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
专题06古诗文及名篇名句默写
备考策略
名句名篇默写是全卷中评分最严格的部分。错、漏、添字和顺序错均不给分。所以除了会背诵外,正确书写才能得分。复习时识记和书写须并重。
1.领会含义。首先要理解诗、词、曲或文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死记硬背。
2.制定计划。每天坚持背诵一两首(篇),会背诵后默写出来,边背诵边默写,直到能正确默写,做到“首首过关”。
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心非”。
4.圈画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难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争取“字字过关”,做到默写时心中有数。
5.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步”。“三不”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6.养成默写后检查的习惯。
专项训练
一、直接型默写。
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
(4)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
(5)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3)《书戴嵩画牛》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最后得出结论:“耕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遇到不同领域的事,应当请教__________。
(4)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鲁迅先生就曾说过:“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
3.根据积累填空。
(1)《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宫、商、角、徵、羽”统称为__________,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
(3)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
(4)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杜牧的《_______》。
4.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出诗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克服艰难险阻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难当头,曹植说:“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
(4)《回乡偶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孩童的笑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
5.我的日积月累。
(1)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2)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
(3)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4)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
(5)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6)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7)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8)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
6.(1)《春日》中描写春风中百花盛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写江南春天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书湖阴先生壁》用景致的描写来烘托庭院主人的勤劳和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你会想起刘禹锡《浪淘沙(其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动中寓静地描写了令人向往的月下景色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七律·长征》中这一句让我们在夸张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岭逶迤___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被广为流传,“锺子期死,__________。”他们的友情令人感动。正是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
(2)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不少名言和诗句,如杜牧《江南春》中“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们欣赏了江南风景的优美;在《浪淘沙》(其一)中,我们领略了黄河“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雄伟形象;当我们看到水绕农田、青山连绵的田园风光时,会自然而然地吟诵起:“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3)“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曾经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走出迷茫。我还从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懂得了爱国的真正含义。
(4)“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____、麦、____、菽、稷。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五行:( )( )水、火、土
(2)“方鼓琴而志在泰山”中“志”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中“善哉”的意思是___________。
(4)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
(5)捐躯__________,视死__________。
(6)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__________。
(7)《开国大典》是按照( )的顺序进行叙述的,从文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 )的心情和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 ) 之情。
9.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
(1)鲁迅一生忧国忧民,他曾说:“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__________。”
(2)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了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陆游说:“__________。”曹植说:“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李纲说:“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
(3)春天是美丽的,在朱熹的眼中是“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杜牧的眼中是“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4)《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跳下悬崖”的顺序记叙的。
(5)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文中的加点字“少选”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和我们本册书中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了意外之喜。
(4)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脊梁是_______的人_______的人,_______的人,_______的人……
(5)_______先生的《草原》中“那里的天__________,空是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__________。”
(6)《七律·长征》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当时战斗场面的激烈和战士们神勇无比、无所畏惧。
(7)《伯牙鼓琴》的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即___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为___________。锤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11.课文回顾站。
(1)刘禹锡的《浪淘沙》中赞美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说过:“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嗅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过故人庄》写农家劳动生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
(7)五谷:稻、麦、_____、_____、_____。
12.积累填空。
(1)课文《少年闰土》中的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这“五行”是指___、___、___、___、土。
(2)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3)待到重阳日,______ 。
(4)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
(6)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7)《七律·长征》中,总领全诗,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积累填空。
(1)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提示信息,默写古诗句。
诗中有“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有“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册书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鲁迅,______的闰土,了解了______遇知音的故事,知道了______是我们的国粹,明白了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要__________。
(4)记忆中的闰土: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______银圈,手__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______去。
14.根据内容填空。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
(2)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过故人庄》中表现诗人与友人饮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每人都应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正如李纲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的小说,除了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好朋友____,也让阿廖沙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相关的故事情节有:__________。
15.根据积累填空。
(1)《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山水主动与人亲近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江南春》一诗中点明江南春光明朗绚烂、美丽如画的诗句是: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2)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奔走呼号,力图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这些人都是民族的脊梁,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于的人,有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好的故事》一文中,作者将“昏沉的夜”与____、____、____的梦境进行对比,突出了梦境的美好,同时反衬出____。
16.结合课内外阅读,填写合适的内容。
(1)饱览无限风光。置身草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面朝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_______”“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的碧绿的西瓜”。流连花间,人们会忍不住赞叹:“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2)品味多样情怀。新冠病毒疫情来袭,无数白衣战士“捐躯赴国难,_______;漂泊在外,思乡情切的游子低吟“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长征艰辛,但毛主席用“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提振士气,其间洋溢着强烈的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叶落归根,诗人贺知章回到故乡却已是“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
(3)传承中华文化。中国儿女看重知音,“伯牙终身不复鼓琴,____”;中华儿女注重习俗,“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大家喜欢秀美山水的滋养,“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古人认为实践出真知,“_______奴,____婢”。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遇见了最美的风景。江南明如秀美:“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黄河波浪滔天:”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西湖绮丽多姿:“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大草原满眼是绿:“在天底下,_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
(2)我们遇见了最真挚的情。“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这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是孟浩然离家千里的愁肠;“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以为_______复为鼓琴者。”这是锺子期与俞伯牙凄婉而纯真的挚友之情。
(3)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______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我们明白要“为自己想得少,_______”;《穷人》告诉我们___________。
18.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课文《伯牙鼓琴》中,体现伯牙琴艺高超的句子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_____”、“善哉乎鼓琴,汤汤乎_____”。由于伯牙和钟子期二人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
…………
参考答案
一、1.(1)大渡桥横铁索寒 (2)聒碎乡心梦不成 (3)唯见长江天际流 (4)不教胡马度阴山 (5)月如无恨月常圆
2.(1)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2)九曲黄河万里沙 (3)问奴 织当问婢 专业的人士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3.(1)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音 (3)怜子如何不丈夫 (4)等闲识得东风面 (5)江南春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