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02 词语、成语运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下面是某同学为长沙撰写的导游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方山水一幅画,北去湘江络绎不绝∙,寻常巷陌车水马龙。长沙拥有旁逸斜出的岳麓山、惟妙惟肖的橘子洲等5A级景区,山水洲城真是如歌如画。
A.络绎不绝 B.车水马龙 C.旁逸斜出 D.惟妙惟肖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实地到中国的人惊讶地发现,无论是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进步幅度,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常常与从国外媒体上收获的印象大相径庭。
B.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常常能语出惊人、怪诞不经,深得老师们的赞赏。
C.美国新冠疫情死亡病例已超过8.5万,而进一步研究则暴露出更骇人听闻的事实,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竟都发生在美国的养老院中。
D.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夸赞李华的文章旁征博引、文笔优美,他却谦虚地说这不过是妙手偶得。
B.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C.巷中人家很会过日子,老人们在天井里正襟危坐,一只棋盘一壶茶,悠闲地漫说世道。
D.山上的树叶和颜悦色,或碧绿、或金黄、或绯红……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如果网络“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之徒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警惕盲目冒进,也要避免踌躇不决。
B.王希孟作《千里江山图》,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成就传世名画。
C.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做人就要脚踏实地,切忌胡乱地吹嘘,不懂装懂。
D.每当我取得好成绩,父亲总是振聋发聩地表扬我,鼓励我继续努力。
6.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描述,其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分内外两层。
B.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虬枝状光芒。
C.外层图案环绕在内层图案四周,由四只相同的飞行的鸟组成。
D.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圆圈共同构成该标志的主体部分。
7.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毫无思想准备,一下被问住了,张目结舌,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B.年夜饭摆上桌,妈妈做的糖醋里脊色香味俱全,真是油光可鉴。
C.在北京地坛庙会上,游客们摩肩接踵,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D.现在已是仲秋季节,原野被染黄了,坦荡如砥的稻田,一层层的金色浪头涌向无尽的天边。
8.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不吵嘴。”
B.虽然世界杯足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人们的运动激情仍在燃烧。这句话中“帷幕”“激情”“燃烧”的词性相同。
C.“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句话是陈述语气。
D.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这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和侵犯,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B.他的十指在琴键上飞快地跳跃着,摧枯拉朽之势完美地演奏了这首世界名曲。
C.因为有他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赢得国际上的赞誉。
D.中国人民能够以不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
10.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个气质高雅的人说话必定是懂得抑扬顿挫的,既可以掷地有声,也可以轻言细语。
B.在学校组织的迎新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吃美食赏美景,共享天伦之乐。
C.腊月二十九,博兴兴国寺里,游客们摩肩接踵,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D.经典诗句,有的是诗人妙手偶得,但大多是字斟句酌后的结晶。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他的话说得巧妙绝伦,大家都信以为真。
D.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1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天山之行虽时间仓促,浮光掠影,但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B.楼阁建筑精美,尤其是砖雕图案,造型新颖,神奇多姿,真可谓是雕梁画栋。
C.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D.在李白的诗中,这种看似妙手偶得的佳句比比皆是。
13.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的领域,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随着电视剧《人世间》的播映,作家梁晓声也倍受关注,因而家喻户晓。
C.全社会都要响起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D.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木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工匠们入木三分的雕刻技艺。
14. 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他的年龄还是太小了,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显得有些不省人事。
C.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D.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长大了自然会注意。
B.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约翰·斯特劳斯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成的。
C.疫情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为研发疫苗殚精竭虑,半年时间她头上生出了许多白发。
D.写文章应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
1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__________了中国书法、篆刻的灿烂辉煌、流光溢彩。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__________,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文字灿若星河,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无数先贤__________,他们洒一滴墨使山河一色,凿一个字让天地改观,把书法艺术__________得淋漓尽致。
A.铸造 洒脱 诲人不倦 上演
B.造就 飘逸 孜孜以求 演绎
C.造就 洒脱 诲人不倦 演绎
D.铸造 飘逸 孜孜以求 上演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B.万籁俱寂时,还有哪种昆虫的鸣叫胜过意大利蟋蟀的?络绎不绝,优美清脆。
C.当昆虫母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昆虫父亲的心中却无动于衷,仍到处溜达。
D.吃白食者自出心裁,待隧蜂飞走了,它就立刻飞进洞去,像进自家似的大大方方。
1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被老师安排和他坐同桌后,倒霉的事就一桩接一桩,络绎不绝地发生在我身上。
B.研究现状要深入实地考察,分析问题要入木三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上取得实效。
C.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坚定不移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自会有妙手偶得的乐趣。
D.他没有讲一句感谢的话,只是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地搞好本职工作。
19. 下面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莫言在台上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
B.这些纪录时光的照片,再现了前辈们奋力创业的艰辛,展示了赈灾将士摧枯拉朽的气势。
C.北京东奥会赛场上,当运动员们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誉时,观众席上总会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医术高超的王医生在听到患者由衷夸赞时,谦虚地说:“我只是妙手偶得罢了。”
B.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C.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D.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只是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传给在家乡等待的亲人。
21.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课堂上充满欢快的气氛。
B.疫情期间,防疫物资供应络绎不绝,从未缺货。
C.一棵棵白杨高耸入云,秀颀挺拔,苍翠欲滴。
D.开发商信守承诺,按时将早就业已竣工的房屋交付业主。
2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你应该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只要你愿意付出代价,只要你能 地向着你的目标,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A.只要 就 坚持不懈 努力 B.如果 那么 持之以恒 工作
C.只要 才 持之以恒 前进 D.如果 那么 坚持不懈 努力
2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的淋漓尽致。
B.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2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武汉东湖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B.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的同学却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不以为然。
C.美国逆时代潮流,动不动就对他国挥舞制裁大棒,这种做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研学活动现场,郑老师惟妙惟肖的演讲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B.近年来,庄河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的特色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C.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大,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抱有侥幸心理。
D.王明为人诚实可靠,待人接物更是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2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鸟类以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时而逍遥________地游弋,时而________,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________着人的心绪,足以_______心头所有的烦恼。
A.悠闲 冲天而起 拨弄 洗刷 B.散漫 拔地而起 撩拨 洗刷
C.悠闲 冲天而起 撩拨 冲散 D.散漫 拔地而起 拨弄 冲散
2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回望历史,老一辈共产党人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殚精竭虑,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令今天无数的后辈触目伤怀。
A.白手起家 B.殚精竭虑 C.永垂不朽 D.触目伤怀
28.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老家的房子因为长时间没有打扫,很多角落藏污纳垢,让人无处下脚。
B.我国核工业人白手起家,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两弹一艇”。
C.疫情期间,各科教师殚精竭虑地考虑着,为学生们精心准备“泉引桥”课程。
D.小颖和小倩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2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网红餐饮店深知年轻人的喜好,所以才有了五花八门的菜品和自出心裁的装修布景。
B.即使到了夜场时间,前来看展买书的市民依旧络绎不绝。
C.古筝演奏家精湛的表演技能和优美的手势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无动于衷,甚至都忘记了鼓掌。
D.是种瓜还是种豆?各地应该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
30.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里山水环绕,白鹭飞翔,田园村舍错落有致,高树低树俯仰生姿,散发出浓浓的“苏式”乡村韵味。
B.明清时期,北运河漕运进入了最为发达的时期,呈现出一派舳舻相接、商贾云集、百货积山的繁华景象。
C.中国动画具有极为丰富的底蕴,许多永垂不朽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都适合通过动画形式来表现。
D.融媒体时代,主持人未必要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电视主持人也还可以是段子手、演讲者、带货员。
31. 下列各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真可谓妙手偶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B.“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你改悔吧!”——这三个句子表达的语气是一样的,都属于感叹句。
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行文活泼,常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这个文学常识是准确的。
D.《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同为说明文,但从说明对象上看又有所区别,《苏州园林》属于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32. 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疫情期间,到人民广场遛弯的人少多了,可谓络绎不绝。
B.每一位成功人士为了自己的事业可谓是殚精竭虑。
C.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D.考试的时候,如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一律视为作弊。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此处不能形容湘江,对象错误;
B.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此处形容繁荣热闹景象,使用正确;
C.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此处不能形容岳麓山,对象错误;
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此处不能形容橘子洲这个景点,不符语境;
故选B。
2. 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