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8日
资源编号 89785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2024-12-08 八年级上册 0 55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第一章《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

第一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单位

(1)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是,符号m。

(2)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

1km=103m=106mm=109μm=1012nm      1m=10dm=102cm=103mm。

二、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使用

(1)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例如,卷尺、直尺、三角尺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

(2)认识刻度尺的“0”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①“0”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线。

②测量范围(量程):是测量范围上限和下限的。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015cm

③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范围与分度值可能不同。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3)刻度尺的选择

我们可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例如,要测量家里门窗的长度或宽度,可以选用卷尺来测量;如果要精确测量螺母的尺寸,可以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等。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做到三看

一看零刻度线: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另选一个未磨损的刻度线作为起点。

二看量程:测量长度时要求一次测量出物体的长度,如果测量范围小于物体的实际长度,则肯定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使测量的结果与物体的长度产生较大的偏差。

三看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

(2)测量时:使用时做到五会。

①会“选”: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取分度值量程适当的刻度尺。

②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即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而且要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如图甲所示)。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刻度线为“零点”,与被测物体长度起始端对齐,读数时应注意要减去“零点”的数值。如图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6.20cm-4.00cm=2.20cm.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应该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④会“读”:读数时,先读出准确值,再进行估读(一位)。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出准确值是4.7cm,估读值是0.5mm(0.3~0.6 mm均正确),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4.75cm。

读数时,如果物体的长度恰好对准整数刻度线,应该用0补上。图乙中铅笔长度应该记录为52.0mm 或5.20cm。如果记录为52mm或5.2cm,就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估读值,体现不出刻度尺的分度值。

⑤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适用于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某些微小量。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加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例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塑料胶带的厚度等。

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的方法:把铜丝紧密绕在铅笔上;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n圈铜丝圈的长度L;则铜丝的直径d= L/n.

(2)辅助法

对于用刻度尺无法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用三角板等进行辅助测量,实质就是将被测长度平移至刻度尺上进行测量。例如测量圆锥体的高、硬币的直径等。如图所示,纪念币的直径约为1.06cm。

(3)化曲为直法

用不可伸长的细棉线和要测量的曲线重合,在起点和终点做好记号,拉直后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标记之间的距离,有比例尺的利用比例尺可计算出实际长度。测量圆柱体的周长、地图上铁路长度等可以用化曲为直法。例如,用地图测出武汉与广州两地间铁路线长度的方法:用棉线AB与地图上两地间铁路线完全重合,测出棉线AB的长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n即可求出铁路线的长度s=sAB×n.

(4)化直为曲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线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滚轮周长。例如,测量操场的长度,汽车、火车的里程表。如图中测出轮子的周长L,再让轮子沿操场滚一周,记录车轮滚动的圈数n,则操场周长为nL

(5)化暗为明法

有些待测长度不是明显地露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钢针插入孔内,在管口处给钢针做上记号,然后再测出钢针尖端到记号处的长度即可。测量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深度等,如图所示。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

(1)国际单位是,符号s。

(2)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钟(min)。

(3)单位换算: 1h=60min   1min=60s

2.时间的测量工具

(1)古代的测量工具:在古代,人们用圭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

(2)现代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

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机械秒表、机械秒表来测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如铯原子钟。

3.机械秒表的使用

机械秒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大表盘、小表盘、分针、针、启动暂停键等(图甲所示)。

(1)机械秒表的使用

甲  机械秒表的主要组成

一按:实验开始,需要计时时,用大拇指迅速按下启动暂停键,指针转动,开始计时。

二停:当需要停止计时时,再迅速按一下同一按钮,指针停止走动,停止计时。

三读:停止计时后,先读出小表盘指针指示的“分”,再读出大表盘指针指示的“秒”,将两个时间相加即是所测的时间间隔。

四归零:测量结束后,按一下复位键将指针归零后存放入盒中。

(2)机械秒表的读数

示数=小盘读数(min)+大盘读数(s)

乙  机械秒表的读数

在读数时,先读出小表盘上指针所通过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是否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若不超过,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若超过,则大表盘按照31~60s读数。如上图乙所示,机械秒表的读数=3min+37.5s=3min37.5s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误差。[

2.产生原因

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跟测量的人读取的估计值不同有关;受环境等因素影响。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1)误差: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因人的眼睛不能准确地估读,所以误差是存在且不可以避免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

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

2.速度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2)公式:vs/t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4)单位:速度的单位由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①国际单位制:/,符号是m/s或m•s-1

②常用的速度单位:厘米/(cm/s)、千米/(km/h)。

③单位换算:1 m/s=3.6km/h         1 m/s=100cm/s

(5)路程与时间的计算

根据v=可以得出路程与时间的计算公式: 路程s=vt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8978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