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8日
资源编号 89773

第一章《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2024-12-08 八年级上册 0 64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第一章《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知识清单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

1.现象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图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用手指按住自己咽喉两侧说话;停止说话。 声带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其停止振动。 水花四溅,音叉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用力吹笛,停止吹笛。 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

探究分析:声带、音叉是固体,固体振动能够发声;空气柱是气体,气体振动也能发声。由此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

2.声音的产生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源: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转换法:把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现象转换成我们能够观察感知到的现象。

二、声音的传播

1.实验探究: 固体、液体、气体及真空是否能传声

实验 现象 结论
固体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另一端的桌面上。 能听到明显的

敲桌子的声音

固体能传播声音
液体 把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入水中 仍然听到音乐声 液体能传播声音
气体及真空 玻璃罩内放一个发声的音乐芯片,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罩内的空气,再逐渐充入空气。 玻璃罩内空气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再逐渐充入空气,声音越来越大。 气体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介质:把固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3)实验推理法

对于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物理规律,我们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

例如,我们实验观察到随着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波

(1)类比法理解声波

项目 水波 声波
图示
分析 水滴落入水中,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地向远处传播 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鼓左侧的空气,使其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疏,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总结 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传播的,而声波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的形式

向外传播的,水波与声波具有相似的形式

(2)声波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像水波一样,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减弱,所以当我们离发声体太远时,会因为传来的声波太弱而不能引起听觉。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作回声。听到回声的条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人距发声体距离至少17m。

4.声速

(1)声波1秒内传播的距离叫作声音的传播速度,即声速。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在液体中传播得较快,在固体中传播得最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15 º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三、声能:声音具有的能量叫作声能。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响度

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2.影响响度的因素

(1)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

3.不同响度声音的波形

声音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显示出来。如图所示是音叉发出不同响度声音时显示出的波形。

二、音调

1.音调: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频率: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符号f表示。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快,则频率高;振动慢,则频率低。

3.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频率越低,音调越

4.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振动频率不同的音叉的声音波形图。

5.对音调的理解

①音调的高低指声音的粗细,如“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是指音调。一般来说,儿童发声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女声比男声音调高。

②振动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有关。一般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频率越低;长度越短,频率越高。

三、音色

1.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2.影响音色的因素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利用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的。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例如,有经验的铁路工人师傅,可以通过用铁锤敲击钢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而得知钢轨上的螺丝是否松动。

3.音色与波形

不同的声音音色不同,其波形也不同。下图是同一音调、相同响度的不同发声体的声音波形。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一、噪声噪声的来源

1.乐音与噪声

(1)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如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歌声。

(2)噪声:人们将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如装修施工的声音。

2.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乐音 噪声
区别 物理学

角度

有规律的振动,波形规则 无规律的振动,波形不规则
环保角度 悦耳动听且不影响他人的声音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联系 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

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从环保的角度看却属于噪声。

3.噪声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电器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中的噪声,自然界的噪声等。

二、噪声的危害

1.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2.不同声强级的声音对人的影响

(1)声强级:物理学中,用声强级来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它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2)不同声强级的声音对人的影响

声强级为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它;

30~40 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 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90 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长期生活在90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声音强度超过50 dB就会影响人的休息和睡眠;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痛、血压升高等疾病。

三、噪声的防治

1.噪声测试仪:测噪声的仪器,单位是分贝dB。

2.噪声的防治

在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噪声的特点,人们选择不同的方法防治噪声。

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②在声音传播途中控制;③在声音接收处控制。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8977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