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
温馨提示: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石油严重短缺,“一滴汽油一滴血”是那个年代的残酷写照。青年李德生在目睹了国家的这一落后状况后,立志要改变祖国落后的现状。为此,70多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中国所有的含油气盆地,参与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兴起和飞跃。李德生的事迹能够佐证( )
①人生目标可以帮助个人在社会中获得更高的地位
②人生目标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③正确的人生目标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④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人生要有规划,不要想一年以后干什么,要想一年内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构想。”这句话提醒我们( )
A.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B.加强时间管理,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C.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D.设定短期和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过于遥远的梦想
3.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梦想是人生奋斗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②梦想和现实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④编织人生梦想是少年时期的唯一生命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从下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所有近期目标都是围绕长远目标展开的②长远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奋斗终生
③只有分阶段实现近期目标才能实现长远目标④目标一旦确立,就不能修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下列诗句与之表述一致的是( )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④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景海鹏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梦只有融入中国梦才更加出彩。”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
C.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D.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7.萧凯恩出生三个月就因病摘除眼球,但是她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她成为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萧凯恩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放弃顺境,在逆境中成才
②要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③必须经历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④要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小冬和小阳都参加了校园书法大赛,且并列第三名,小冬很开心,并且对下次取得更好名次信心满满;而小阳很沮丧,觉得这个成绩不够好,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下列对小冬和小阳截然不同的态度理解正确的有( )
①人生态度决定人的行为倾向
②消极的人生态度会取代积极的人生态度
③消极的人生态度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
④积极的人生态度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下列选项中体现人生态度的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诗句中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下列诗句也能表达这一人生态度的是( )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滋养心灵要保持心理健康
B.生命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
C.每个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D.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12.从漫画中我们能够获得的感悟有( )
①要取得成功必须经历挫折和失败
②消极的人生态度使人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③经历挫折和困难不利于我们成长
④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是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他们有的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有的是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的航天人,有的是大国麦田的守望者,有的是与白血病斗争的中国药神……我们要学习他们( )
①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放弃个人梦想,一味追求国家发展
③爱岗敬业,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伟大
④发扬实干精神,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是我最爱的一句京剧唱词。”95岁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壮心不已,“我要继续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人民教育家”高铭喧( )
①是“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是“国之大者”
②将个体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③履行了教育教学职责,承担了教书育人使命
④已成为教育家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唯一传承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摔倒在电梯旁,某学校初二年级学生刘彦琦在众人之中挺身而出,主动搀扶起老人并及时拨打了120,随后护送着老人安全到达医院才返回学校。刘彦琦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高尚的道德是精神生命的体现
②要与人为善,用爱和温暖照亮生命
③生命是独特的,同时也很有限
④要尊重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围绕“过有意义的人生”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以下同学们的想法能够助力实现人生意义的有( )
小轩:我想参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保家卫国
小娜:我想成为一名老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小田:我没什么想法,只想干一份不用努力的工作
小琳:我要当一名大科学家,只有这样的岗位才是有意义的
A.小轩和小娜 B.小轩和小田 C.小娜和小琳 D.小田和小琳
17.2024年4月2日,江西省文明办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榜”:从事社区公益法律服务27年的耄耋老人宁天云;舍命勇救落水儿童,谱写人间大爱的乡村青年邹亮;遇“意外之财”不动心,辗转将巨款物归原主的实习护士黄露、龙怡萍;与病魔抗争,扎根讲台36年的乡村教师吴维平……这表明人生的价值( )
①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是抽象的,难以实现 ③需要别人发现和创造 ④需要一点一滴地建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建队50年来,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2023年11月,中央宣传部授予该站“时代楷模”称号。这启示我们( )
A.只有成为消防员,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B.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
C.要勇于面对生活的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D.要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创造精彩的人生
19.2023年7月30日,K396次列车被暴雨滞留在落坡岭站。北京市门头沟区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孟二梅带领社区300名居民,想尽办法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她的事迹告诉我们要( )
①敬畏生命,为社会贡献力量 ②做完美的自己,获得他人认可
③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④积极服务社会,放弃了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时代楷模”张桂梅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张桂梅已帮助众多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张桂梅坚守贫困山区40多年,忍受着多种疾病缠身的折磨,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假如请你为张老师写颁奖词,下列语句符合的是( )
①用行动照亮他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②爱民如子,争做模范
③不言代价与回报,肩负责任勇担当 ④发掘生命力量,绽放生命之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21.活动小组的同学策划了一场“人生目标”主题演讲比赛。以下是小华的演讲《我辈当如》(节选):
(1)小华的演讲对你树立人生目标有何启示?
(2)听了小华的演讲,同学们纷纷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请你分享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22.2024年6月7日,来自即墨一中的考生高志宇“以手代步”从送考车上“走”下来,随后坐着轮椅进入考场。12年前,年仅7岁的高志宇遭遇车祸失去了双腿。为了方便他行动,父亲用木板给他做了一对木头盒,盒子中间有手柄,这双“木鞋”成了陪伴高志宇的“双腿”。
为了锻炼臂力,每天早晨起床后,年幼的高志宇都要练习半个小时的哑铃,趁着暑假还学习了羽毛球。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是高志宇一直坚信他的人生依然非常精彩。
班主任说,高志宇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高志宇乐观积极,目标明确,理想大学为山东大学,想要从事的行业为科学研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报答父母,报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卓越贡献的人。
(1)请你根据高志宇的事迹,概括他身上的感人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向高志宇学习。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杨华德参加的援非项目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从20世纪90年代起,四川向埃塞俄比亚、布隆迪等多个非洲国家先后派遣了超过200名农业专家,包括农业、畜牧、水产等多个专业,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1)有同学认为:成为领域内专家、从事伟大的职业才能获得认可,成就精彩人生,在普通岗位是无法达到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驳斥。
受国家派遣,杨华德带领中国农业专家组来到布隆迪,他们带领当地村民种植杂交水稻,检查秧苗生长和健康状况,培养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解决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难题,为当地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减贫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中非友谊的使者。
(2)请你书写赞扬词,歌颂援非的中国农业专家组的劳动与创造。
(3)援非农业专家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请你制订活动方案,宣传他们的事迹。(方案须切实可行,达到宣传目的)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本题考查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②③④:“立志要改变祖国落后的现状”说明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踏遍了中国所有的含油气盆地,参与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兴起和飞跃”说明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正确的人生目标会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获得更高的地位”,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规划初中生活的方法。
D: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人生要有规划,不要想一年以后干什么,要想一年内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构想。”启示我们应该关注更短期和具体的目标,而不是构想过于遥远或宏大的目标,故D符合题意;
ABC:观点正确,但题文未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