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调研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14 Ar(S)=32 Ar(Na)=23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A.工业污水随意排放
B.研制开发太阳能电池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推广垃圾的分类回收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倾倒液体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金属铜 C.金刚石 D.氨气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疾病可能与缺碘有关的是( )
A.佝偻病 B.侏儒症 C.贫血症 D.甲状腺疾病
6.对测定铟的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拉瓦锡
7.下列需要垫上陶土网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
A.燃烧匙 B.烧杯 C.试管 D.蒸发皿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空气 B.石灰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O
B.H2O2和CO2中都含有一个氧分子
C.3Cu表示3个铜原子
D.Fe2+表示1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0.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推翻了“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观点
B.铁管在该实验中起催化作用
C.实验中水蒸气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
11.我国的5G通信芯片主要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中子数是69.72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
12.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图所示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钙、锌、碘等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H2S、Na2S、Na2SO4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2MnO4、MnCl2、MnO2
14.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C.氯化钠的形成
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5.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主火炬“薪火”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甲醇(分子式CH4O)为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甲醇分子中碳、氧、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4:1
D.甲醇的化学性质由甲醇分子保持
16.下列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1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4个推理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质量不变
B.氧化反应都放热,所以光合作用、铁生锈都放出热量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就是离子
D.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面对刻度,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读数为1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mL。这位同学取出夜体的体积是( )
A.11mL B.小于11mL C.大于11mL D.无法判断
19.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氧气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绘制氧气浓度与时间的曲线图。曲线在AB段时,隔板未提起;曲线在BC段时,隔板稍微向上提起。通过该实验不能得获取的信息是( )
A.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
B.AB段氧气浓度增大,说明氧气在空气中能够较快地大量下沉
C.C点之后,氧气浓度减小,左侧区域中带火星的香剧烈燃烧
D.实验结束时,氧气被完全消耗
20.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下方案,白磷量足,白磷体积忽略不计,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可以有多种方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活塞可以放在注射器任意刻度处
③实验中可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④若实验前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8mL刻处
⑤若白磷量不足则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⑥该方案可以避免产物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⑦该实验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⑥ B.①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①②⑥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7分)
21.Ⅰ.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①稀盐酸 ②高锰酸钾 ③碳酸氢铵 ④干冰 ⑤氮气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2)常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
(3)常用于除铁锈的是_______。
(4)能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是_______。
Ⅱ.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5)硫酸_______。
(6)2个铵根离子_______。
22.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1)漫步于青果巷,青砖瓦勾勒出古巷的容貌,砖瓦由黏土烧制而成,黏土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是_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或“混合物”);
(2)青果巷内展卖的常州梳篦一直享有“宫梳”的美誉,檀木梳香气淡雅,体现了_______(用微粒的观点填空);
(3)常州萝卜干皮嫩肉鲜,咸香脆口,腌制时一层萝卜一层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写出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
23.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C6H8O6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g C6H8O6中含碳元素14.4g;
(2)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CaF2中F的化合价是_______。
(3)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写化学式)。
2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选填“物质A”“物质B”、“物质C”):
(2)上述变化I、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
(3)写出A→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2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均为有关水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中B为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2)图二是对运河水净化的简易装置。图中小卵石和石英砂作用是_______,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除去河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不便,生活中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用洗衣水冲厕所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
26.氧气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很广。
Ⅰ.工业需要大量氧气,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获得
(1)利用氮气和氧气_______的差异进行分离,其中主要涉及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Ⅱ.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__,图F实验目的是_______。
(3)小毛选用装置A、D来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C装置也能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写出符号表达式_______,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外壁发热,说明该反应_______,若将二氧化锰制成块状固体用H装置反应,则优点是_______,I、J两套装置中也具备H装置优点的是_______。
(4)小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有_______(填化学式):她发现实际获得的氧气,比理论计算的氧气的数值小(若装置不漏气且实验操作正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一点即可)。
(5)将红热的铁丝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如图所示),没有看到铁丝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擦除细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油污
B.水槽中导管有气泡冒出时马上收集气体
C.点燃火柴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D.没有在集气瓶底铺一层水或细沙
Ⅲ.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数字化实验手段用装置A探究其他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选用0.2gMnO2粉末作催化剂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压强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6)分析图中实验二、实验三所示数据,你认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其他条件是______。
27.以二氧化碳为例,学习科学家研究物质的方法。
(1)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二氧化碳能使燃着蜡烛熄灭,该变化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
(2)1755年,布莱克第一个运用定量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研究的主要过程如下图:
①白垩充分煅烧后(杂质不参与反应),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______(填化学式)的质量。
②步骤Ⅲ生成的白色固体是______(填名称)。
③实验室制取气体部分仪器与装置如下图: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组装连续产生较多气体的发生装置需选择的仪器为______(“A、B、C、D、E”中选填)。若要检验气体是否为CO2,应选择装置F,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处通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3)1766年,卡文迪许测得: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图4所示针筒内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混合后,针筒内的上液面将停留在______mL处。
(4)图5为模拟伯格曼实验,试管②的现象为_________。你认为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进行试管的对比实验。
28.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自制装置进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进行实验)
实验1
(1)步骤①进行的操作为______,说明自制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步骤②中的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
(3)若假设成立,步骤③中,预期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2
实验1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发现,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得澄清。他用上述装置加入与实验1等体积的石灰水,做下列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反思与评价)
(4)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A、工业污水不能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该做法符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电池,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垃圾分类回收,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
C、过滤时玻璃棒尖端紧靠滤纸三层处;烧杯嘴部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操作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