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6日
资源编号 87113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10-16 八年级上册 0 95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202 4学年(上)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初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装满水水杯里还能放多少个回形针?同学们认为可能与液体种类、容器口大小等因素有关。“认为与液体种类、容器口大小等因素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D. 交流与合作

2. 如图是社团活动中学生用古筝表演的情景,弹奏时发出的声音(  )

A. 由手指振动产生                                                 B. 由空气振动产生

C. 由空气传播到人耳                                              D. 振幅不同音调也不同

3. 如图,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依次是(  )

A. ①、②                      B. ③、②                       C. ②、③                       D. ①、③

4.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霜满枝头                                B. 浓雾消散

C. 冰雕变小                        D. 滴水成冰

5. 如图是一只白鹤在水面散步时的优美场景。关于白鹤两个“影”的形成原理,正确的是(  )

A. 影子——光的反射                                              B. 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C. 倒影——光的色散                                              D. 倒影——光的折射

6.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下列做法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 给果树剪掉多余枝叶                                          B. 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 冬天将布裹在树干上                                          D.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7. 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

C. 小水滴凝固成小冰晶                                          D. 小冰晶熔化成雨水

8. 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镜花水月             B. 水中拱桥

C. 筷子“弯折”     D. 墙上手影

9. 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它能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波,人耳不能引起听觉。在靠近茎的切口处录音,用以下哪种方式播放能清晰听到录制的声音(  )

A. 超大音量超低速度                                              B. 超大音量超高速度

C. 超小音量超低速度                                              D. 超小音量超高速度

10. 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会看到试管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 “白气”是水蒸气

C. “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D. “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

11. 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幢大楼,它临街的一面全部采用新型玻璃装饰,过往的车辆都在这块大的平面镜中成像(夹角θ=45°),如图所示。小刚从该镜子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驶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弯。则该汽车实际是(  )

A. 向南行驶左拐弯                                                 B. 向南行驶右拐弯

C. 向西行驶左拐弯                                                 D. 向北行驶右拐弯

12. 小明从热水瓶中倒出半杯热水,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仍很烫,于是又倒入一些冷水,水温下降到适宜饮用的温度。下面能反映整个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 11月3日,我国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

(1)为确保发射架不被喷出的高温气体熔化,发射架应选择熔点较___________的材料制成;

(2)火箭以氢、氧为燃料,为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既降温又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氢、氧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燃料室。

14. 白天,小明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 红色光的缘故,看到红花在湖中的倒影时,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实际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夜晚,剧场里的舞蹈演员身穿红色上衣、蓝色裤子,当蓝色聚光灯投射到该演员身上时,看到演员的上衣为___________色,裤子为___________色。

15. 雨后的南山湖公园鸟鸣清脆、流水潺潺,小明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辨别鸟鸣或流水声,鸟鸣和流水声在相同环境的空气中传播速度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小明对着前方距离330m 的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0s听到回声,此时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___________m/s, 利用声波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16. 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上放置一白色硬纸板,纸板由可绕接缝ON转折的E 、F两部分组成。

(1)硬纸板在E 、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向O点,纸板F面上却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小明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时,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2)若以接缝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先”)变化;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原反射光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原入射光线OA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小明还发现,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反生了___________。

17. 为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小华直接将试管用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火焰温度约为800℃,两图中的固态碘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紫色碘蒸气,但由于___________,所以图乙中的碘不会熔化,因此图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较好。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时会___________热量。

18. 小瑞探究小孔成像特点。如图所示,他在两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观察塑料膜上所成的像。

(1)比较___________两图可知塑料膜上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

(2)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膜上烛焰的像向___________移动;当蜡烛远离小孔,烛焰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状___________;

(3)联想到晴天走在树林中,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___________(选填“太阳的像”、 “树叶缝隙的影子”或“树叶的影子”)。树叶的缝隙越高,圆形光斑的面积越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

19. 如图所示,S为固定光源,MN为竖直墙面,小明手拿一乒乓球,开始时球与光源S等高,松手后球竖直下落,墙面上球的影子也随之而动,请通过作图确定:当影子刚好到达墙角N点时,乒乓球的位置在哪里(用字母A标记),完成相应光路图。

20. 如图, 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反射光线已经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1.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图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___________和温度变化,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3)图乙中,A点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在A点时冰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或“=”)在B点时冰的质量。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试管中,不用酒精灯加热,也未放入温水中,发现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推理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

23. 小丽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此时水___________(选填“没有”或“正在”)沸腾,图中有些气泡未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气泡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

(3)实验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 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4)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加热另一部分水,画出如图丙b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两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辙去酒精灯,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的沸点。

24.  小明用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1)多次改变蜡烛___________(选填“A” 或 “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原因是___________;

(3)将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发光点S, 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位置,如图丙所示,发光点S 的像的轨迹为_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离M点的距离___________  (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

25. 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水中竖直放置一块自制的刻有角度的圆形量角器,圆心O 位于空气和水分界面处。

(1)实验前先在水中滴几滴牛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量角器由可绕接缝MN 转折的E 、F两部分组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3)当入射光垂直水面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

(4)小明测得两组数据如下表: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序号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r/° 22 32 40

表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序号 1 2 3
入射角/° 22 32 40
折射角r/° 30 60

①表二中“◆”数据被遮挡,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个数据是___________;

②若小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规律时,完成了第4次实验,入射角是40°,折射角可能是___________ ;

A.20°             B.28°               C.35°               D.60°

③写出②中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

26. 学习了温度计相关知识后,小明收集到如下的信息: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

(1)以上信息说明:许多物体,在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下列何种状态的物质中___________;

A. 仅固体、液体     B. 仅液体、气体        C.仅固体、气体  D. 固体、液体、气体

(2)查阅资料发现: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程度不同,这可以用体膨系数β来表示,β在数值上等于温度上升或下降1℃时所引起体积的增大或减小量与原温度下体积之比。下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些固体、液体的熔点和接近室温时的体膨系数。

物质 熔点/°C 物质
7.2×10-5 660 酒精 75×10-5
3.6×10-5 1300-1400 甘油 49×10-5
4.2×10-5 1083 水银 18×10-5

由表格看出:金属熔点越___________,体膨系数就越大; 一般来讲,液体体膨系数远比固体的体膨系数___________;

(3)小明联想到水泥路面上被切割出一条条缝隙,结合探究热胀冷缩得到的信息,明白了缝隙是防止水泥路面在___________ (填“夏天”或“冬天”)由于体积变大而损坏;

(4)现代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你认为能把钢筋和混凝土结合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它们的体膨系数___________(填“大致相同”或“有较大差异”);

(5)制作精确温度计,要选择体膨系数较___________的液体。20℃、1cm³ 的酒精温度升高10℃时,体积约增大___________cm³。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

“智能玻璃”可实现温度的调节,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人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智能玻璃”还可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透过玻璃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c,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车胎采用新材料,有效降低了行驶时与路面间摩擦带来的噪声;车身配有多个雷达、挡风玻璃倾斜安装等都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车胎采用新材料降低摩擦声的方法属于在______控制噪声;倒车雷达引发的警告声提醒司机小心倒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冬天的早晨,汽车挡风玻璃上会出现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写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这些白雾在玻璃的______(填“内”或“外”)侧,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______;

(3)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白色

B. 在车内透过窗玻璃看到车外的行人是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C. 透过汽车的侧窗玻璃,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几乎看不见车内景象,是因为车外的光不能通过侧窗玻璃进入车内

D. 夜间行车时,为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路况,车内应开较亮的灯

(4) 汽车挡风玻璃是倾斜,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______ (选填“上方”或“下方”或“正前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5)当车外光照度为200Lx 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_____%;车内光照度的值c= ______Lx。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认为与液体种类、容器口大小等因素有关”,是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正确与否还需要经过实验验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711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