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
2.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
3.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称量氢氧化钠
C. 吸取药液 D. 点燃酒精灯
4.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都走在各国之前,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下操作不属于古代化学工艺的是( )
A.冶炼铁、铜 B.烧制陶瓷 C.引爆火药 D.指南针的使用
5.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颜色是黑色 D.熔点高
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8.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9.用托盘天平称量8.4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 )
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
10.小芳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气体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并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1.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
A.长颈漏斗 | B.蒸发皿 | C.烧杯 | D.酒精灯 |
12.维生素C片放入了水中,结果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的如下实验探究环节。这些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产生的气泡是什么?
②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
③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13.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14.下列关于蜡烛的实验操作和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成分
B.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以研究蜡烛燃烧产物
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
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焰的温度
15.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
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
16.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它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以下关于化学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C.纯天然物质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安全性更高
D.生活中钢铁生锈、葡萄酿酒、火药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17.“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某同学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就“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 C.获得结论 D.收集证据
18.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下列有关“铜绿”(固体粉末)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铜绿”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铜绿” D.加入盐酸
19.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 )
A.氦(Ne) B.锰(Mn) C.钠(Ng) D.钙(Ka)
20.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60分。
21.(10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取用8.0mL稀盐酸,量取时视线应与_________保持水平。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_。
(4)简要说明下列操作的主要目的: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取下细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上,其目的是_________;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应向着手心而不是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
(5)实验室贮存固体试剂的仪器_________,取用块状固体应用 _________;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_________mL,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_________夹持,而且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_________。
22.(10分)经过第1章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_________,可夹持燃烧着镁条的仪器是_________。
(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47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某山村学校因仪器不足,同学们用图4生活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
用A来代替试管,你认为B可代替_________,C可代替_________。医用注射器D可用来代替量筒,现有三种刻度的注射器:a.10mL b.50mL c.100mL。要量取48mL的水,应该选择医用注射器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下图为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白色固体消失,同时看到试管壁上有 出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还能闻到一股_________气味。
(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通过本实验,请你谈谈如何合理的保存这种化肥?_________。
25.(10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火焰层 | 平均温度/℃ | |
乙 | 丙 | |
焰心 | 432 | 598 |
内焰 | 666 | 783 |
外焰 | 520 | 667 |
(2)由表得出结论:_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的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请找出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请跟随小组一起来完成吧。
(1)实验1,蜡烛熄灭时间的长短与_________有关;
实验2,白瓷板上出现了黑色物质是因为_________造成的;
实验3,火柴梗的_________ (填“内”或“外”)侧先炭化;
实验4,要想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应选用一个_________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
(2)小组通过微型实验如图所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①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
B.增加注射器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②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_________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③图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结合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涉及到对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涉及到对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主要是关于数字信息和加密算法等方面,与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等化学相关内容关系不大,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符合题意;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涉及到物质间的转化,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