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第19课《大雁归来》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雾霭(_________) 缄默(_________) 苏xǐng(_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________)
A.储存,积蓄 B.留着而不去掉 C.心里藏着,暗中存有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估量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大雁归来》,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B.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是本文的重要特色。
C.“雁”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承担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D.王亚平的成功靠的是她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4.依次填入这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①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
②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③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
④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
⑤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A.①②④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②①⑤③④ D. ④①⑤③②
5.对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判定不当的一项是( )
A.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作比较)
B.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查。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走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打比方)
C.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这种事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每年3月,它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赌注。(举例子)
D.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有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带着野性的诗歌。(打比方)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鸿雁传书或以鸿雁比游子,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也有以鸿雁喻漂泊的人生际遇的,如杜甫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苏轼的“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还有以鸿雁翱翔天际喻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如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另外,古诗词中大雁还有爱情专一、团结忠诚的象征意味。总之,“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展翼 寄乡愁离情 孤雁 抒凌云壮志 鸿鹄 鸣天
★能力培优
(一)阅读《大雁归来》选段,回答各题。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③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④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7.第①段中写道:“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作者在这句话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8.第③段中哪里体现了大雁知道括威斯康星的法则?
9.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10.如果要在文中插入“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这句话,你认为应该放在哪?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蜉蝣
①自古以来,蜉蝣这美丽而又独特的昆虫一直是人们咏怀的对象。最早吟咏蜉蝣的莫过于《诗经·曹风·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处?……”为何人们会钟情于这一不起眼的小昆虫呢?
②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也是现存最古老的飞行昆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蜉蝣的种类,目前世界已知的有3000余种。
③蜉蝣体形细长,体壁柔软。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咀嚼式。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显小于前翅。足细弱,仅用于攀附。腹部末端两侧着生一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1根长的中尾丝。
④蜉蝣一生需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阶段。每只雌蜉蝣基本上能产两三千粒卵。卵在水里经过7~14天就会孵化成稚虫。它们附着在水中的物体上,靠吃水里的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碎屑以及藻类慢慢长大。如果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随意翻开一块石头,就可能发现几只蜉蝣的稚虫静静地吸附在石头上,养精蓄锐,等待飞出水面的那一瞬。
⑤稚虫在水里一般要待上1~3年的时间,经过10~50次不等的蜕皮才能离开水面。每蜕一次皮,它们都会长大一些,等到了末龄稚虫期,它们便顺着水草爬出水面,爬到水边的植物或石块上,然后蜕去稚虫期的最后一次皮,伸出美丽的翅,进入亚成虫期。
⑥亚成虫期的蜉蝣与成虫已经很相似了,已具有与成虫几乎一样的翅膀,但翅不透明,体色暗淡,复眼未发育完全,口器还没有完全退化,前足、尾须等附肢和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一时期时间非常短,短暂的停歇后便再次蜕皮,变成翅膀透明、发育完全成熟的成虫。这最后两次蜕皮的间隔有的仅几分钟,有的则数小时。
⑦成虫只有几个小时到几天的寿命,最长的也超不过10天。刚刚蜕皮的成虫必须在翩翩起舞的同时立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此时的蜉蝣,已经完全没有口器,它们不饮不食,身体轻盈,腹部的尾丝在空中随风飘动,尽展着优雅风采。它们在空中交配之后,同时向水面跌落,雄成虫因筋疲力尽很快死去,雌成虫将卵产在水中后,也在水面静静地死去。
11.第⑥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1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后面最合适?请具体阐明理由。
漫长的水中生活,短暂的陆地和空中生活,这就是蜉蝣短暂而充实的一生。然而就是这样柔弱的蜉蝣,却能存活至今,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
13.古人观察到身姿曼妙的蜉蝣在空中不断飞舞,顷刻间又坠落而死,认为蜉蝣是朝生暮死的短命昆虫。结合下面材料,发表你对古人这一观点看法并陈述理由。
材料:
一般昆虫的一生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昆虫的寿命更短暂,一年能完成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比如,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果蝇,一代只需要10天的时间。
(三)阅读《苍蝇可能感觉自己活了很久》,完成下列各题。
苍蝇可能感觉自己活了很久
①苍蝇的寿命比大象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假如苍蝇对时间有感觉,它真的感到自己的生命那么短暂吗?
②地球上的生物,对时间的感知是由神经传导的快慢决定的,也可以说每个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最新的研究显示,体积愈小的动物,新陈代谢率愈快,时间过得愈慢。这意味着小动物比大动物更能在极短时间内观察到动态行为,它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慢动作回放。譬如昆虫和小鸟,它们在1秒钟所看到的信息,要比诸如大象等大动物看到的更多。
③研究人员利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技术,来测量不同动物的眼睛处理闪光的速度。这项技术简称为CFF,它提供了一种感知时间的方法。它由快速闪耀的闪光点组成,看起来像一个连续光源。被测试个体如果能识别出个别的闪光,那么时间对它而言流动就较慢。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躯体的大小与眼睛对视觉信息反应的速度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体积愈小的动物,看到的世界就愈“慢动作”。【乙】对人类来说,平均的CFF是60赫兹(即每秒60次),这是通常设置的电视图象的刷新率。狗眼睛的刷新率是80赫兹,对狗来说,电视图象看起来像一系列快速变化的幻灯片。【丙】苍蝇的CFF是250赫兹,这就是说苍蝇眼睛对刺激动作的反应,比人类的眼睛快4倍以上,所以苍蝇很难被拍死,因为在人类看来迅速落下的一卷报纸,在苍蝇的眼中就像是慢动作。
④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对大象来说,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对苍蝇而言,一天的时间过得很慢。苍蝇对人类来说是很短命,但是从苍蝇的角度来说,它们可能活了很长。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不同的地球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B.小动物的视野比大动物宽,看到的信息更多。
C.CFF技术可以测量动物眼睛刷新图象的速度。
D.苍蝇对生命长短的感觉可能和大象是一样的。
15.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哪处最合适?
有最快速的CFF的动物,会拥有生物学优势,因为这意味着面对威胁或者机会时,它们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这句话放在 最合适。
16.根据第③段内容,说说画线句中“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具体指的是什么?
★素养拓展
- 四月一日为国际爱鸟日,在国际爱鸟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系列爱鸟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向班里提出两项活动倡议。
(2)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3)班级打算出一期有关“鸟”的专题黑板报,请你再设计出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四个字。
①鸟之起源 ②鸟类之最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4)最近,学校附近的烧烤点推出了“油炸麻雀”“油炸野鸡”等特色烧烤,吸引了不少同学的光顾。班级准备让你去劝说那些同学,你该如何对他们说?
18.片段练笔
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
参考答案
1.(1) (ǎi) (jiān) (醒) (2)“迷漫” “弥漫” (3)A (4)拟人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题应该注意“缄”应该读一声。(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弥漫”形容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3)此题考查词语中单个字的解释,需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来回答。“蓄积”指积聚,储存,“蓄”的意思是“储存,积蓄”,故选A。(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从“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