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第20课《狼》
基础练
一、基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积薪(xīn) 屠大窘(jǒng) 眈眈相向(dān)
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苫蔽成丘(zhàn)
C.尻尾(kāo) 意暇甚(xiá) 狼亦黠矣(xiá)
D.变诈(zhà) 倚其下(yǐ) 顷刻两毙(qīng)
2.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堂”是谦称,“家父”是尊称。
B.《狼》写了屠户与两只狼搏斗的经过,旨在突出人的勇敢和智慧。
C.《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褒义词是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例如“高尚”“奋不顾身”等。
4.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国都中的人谈论这件事,并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
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松地拿起屠刀。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6.下面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
B.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其”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积薪) B.屠自后断其股(狼)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9.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B.狼亦黠矣(狡猾)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恐前后受其敌(遭受)
D.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
10.下列对《狼》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尚未彻底认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余地的情况下做出了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那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提升练
二、课内阅读与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一狼洞其中 洞:挖洞
D.狼亦黠矣 黠:狡猾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投以骨 ②静以修身
B.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思而不学则殆
C.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于我如浮云
1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A.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昏花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暴怒而起,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B.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心中似乎也放松了警惕。屠户暴怒而起,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C.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D.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昏花了,心中似乎也放松了警惕。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1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B.文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C.文中“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②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④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其一犬坐于前( )
③意甚仓皇( ) ④气已绝矣( )
1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B.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C.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D.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1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18.狼是一种凶狠残暴的动物,选文中的狼最后都被杀死了。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甲文中的屠户和乙文中的竖童主要凭借什么杀狼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拓展练
三、拓展阅读: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②树而圣③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④,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⑤近视,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欻(xū):忽然。②诸:之于。③蚤:通“早”,早上。④昧爽:黎明。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或后退的样子。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有屠人货肉归 货:
(2)瞰担上肉 瞰:
(3)又从之 从:
(4)直十余金 直:
20.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2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22.【新考法】选文与我们所学的课文《狼》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至少两点)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屠大窘(jǒng)——jiǒng;
B.苫蔽成丘(zhàn)——shàn:
D.顷刻两毙(qīng)——qǐng;
故选C。
2. D
【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