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6日
资源编号 81249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07-25 八年级上册 0 71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单元综述: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分子中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阶段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主要表现:

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4.中外联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5.关键词:

 12  新文化运动

考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主要思想:民主科学

5.最为重要的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考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知识拓展】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1)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深受欢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旧思想发生激烈的冲突。(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3.新文化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有何关系?体现中国近代化怎样的特点?

答:新文化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史实,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是政治民主化的开始,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的继续,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现。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即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三个阶段,体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4.中国近代前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提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第三次,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以宣传“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易错提醒】

1)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李大钊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3)《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4)新文化运动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

5)新文化运动中,不应将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全盘否定,应当否定的是其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关内容。

6)“《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是指民主科学时代。

【经典练】1918年,《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和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其中,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提倡民主与反对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提倡新文学和反对旧文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排除D项。故选B项。

【教考衔接】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为(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答案】D

【详解】据题干“陈独秀在《敬告青年》”“……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和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宣扬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目标,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张謇等实业家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3     五四运动

考点3、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191954日。

3.地点:北京天安门前。

4.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5.主力:学生。

6.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考点4、五四运动的扩大                                                                                                                                                                                                                                                                                                                       精练版P31

1.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2.初步胜利: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考点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文化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知识拓展】

1.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事件是什么?在中国人民的斗争压力下,当时的中国政府对此事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答:事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回应: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你认为取得这些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五四运动使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主要原因: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3.什么是五四精神?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答:(1)五四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民主和科学的伟大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

(2)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奋斗和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4.五四运动的特点

答:(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4)新的觉悟——民族意识觉醒。

【易错提醒】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而不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诞生)登上政治舞台。

2)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关键,工人是其主力军,并开启了这次运动发展的新阶段。

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指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不是日本割占山东。

4)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5)五四运动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经典练】“这场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对这场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文中“这场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五四运动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重要准备,因此五四运动被认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朝洋务派官员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自强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排除A项;1913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排除B项;1915年,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排除C项。故选D项。

【教考衔接】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5月”“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B项正确;《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排除C项;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124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