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资源编号 77671

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2024-06-06 四年级下册 0 81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第一单元 乡村生活-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第二单元...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

知识梳理

《古诗三首》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安排这三首古诗,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大意是: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成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文言文二则》选编了关于车胤和李白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学习的故事。大意是:车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组袋发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课题“囊萤夜读”与课文第二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互为解释;“恭勤不倦”是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的意思;“博学多通”是博学多识、通晓很多知识的意思;“以夜继日焉”就是“夜以继日”的意思,指日夜不停地读书。“焉”在词尾,是个语气助词。

《铁杵成针》是一则关于李白的传说。大意是: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未成”是指没有学成,“弃去”是放弃、离开的意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人大海的感人故事,歌硕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黄继光》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执行爆破任务,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考点讲解

1常考问法

示例: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描写,我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2答题方法

主题阅读

一、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7分)

革命女侠秋瑾

清末革命起义的烽火不断,黄兴策动的长沙起义刚被清朝官吏扑灭,浙江、安徽等省的革命党人又酝酿更大的武装起义,起义的负责人是秋瑾和徐锡麟。

秋瑾是浙江绍兴人,她幼年时代就见到欺压中国工人的外国侵略者,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对压迫者的憎恨情绪,立志要学会文武技艺,长大后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她曾写词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1906 年初,留学日本的秋瑾回到祖国, 一面在绍兴、湖州等地的女学堂教书, 一面秘密联络同志,准备武装起义。在杭州,她会见即将去安徽的徐锡麟,与他约定,安徽、浙江两省同时发动起义,相互声援。

秋瑾是浙江方面发动起义的总负责人。恰逢秋瑾的母亲去世,她回到绍兴,到大通学堂主持校务,就以这所学堂作为革命活动的中心。但是,浙江方面因为 各地步调不统一,起义没有如期发动,而安庆①起义也因叛徒告密,仓促发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起义失败后,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经过短暂的抵抗,秋瑾和她的同志被捕。

在绍兴府的大堂上,知府贵福指着清军搜到的起义文告,问:“这些叛逆的文告是谁写的?你的同伙是谁?”

秋瑾冷冷地回答:“文告是我写的,至于革命党嘛,你不必多问,我不会回答。”

“你与徐锡麟相识吧?”贵福又问。

秋瑾鄙夷地反问:“相识,又怎么样?”

【A】“那你还与其他什么人有来往?”贵福以为可以引秋瑾说出一些人的名字。

【B】秋瑾瞅了贵福一眼,冷笑说:“有啊,就你贵福,贵大人。你来过大通学堂,和我照过相。你还送给大通学堂一副楹联‘竞争世界,雄冠地球’哩。”贵福一脸尴尬,只得草草退堂。

贵福让山阴知县李钟岳来审问秋瑾,但他也没能从秋瑾口中得到什么供词。 他让秋瑾自己写几个字,好向上司交差。秋瑾看着这阴沉沉的世界,悲愤填膺(yīng), 想起远方的革命同志,思念无限,她提笔在白纸上迅疾写下七个大字:“秋风秋雨愁煞人!”就将笔掷在一边。

此后,无论官府如何问话,她也不再开口。

清朝官府没有任何办法,只好下令将她杀害。1907年7月15 日,秋瑾被押往绍兴城轩亭口斩首。

监刑官问秋瑾有什么遗言,秋瑾昂扬地说:“你们可以杀我的头,粉碎我的身体,但你们杀不尽天下的革命党人。我中国四万万同胞, 一定要实现自由平等,光复祖国大好河山。”

秋瑾遇害后不过五年,清王朝就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垮台。她的预言,成了现实。

(有改动)

【注释】①安庆:市名,在安徽省西南部。

1.这篇文章写了关于秋瑾的哪些事情?请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并填写在下面的框图中。(2分)

2.下列对秋瑾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清末革命起义的烽火不断。

B. 秋瑾是安徽方面发动起义的总负责人。

C. 黄兴策动的长沙起义刚被清朝官吏扑灭。

D.秋瑾从小立志长大后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3.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中有关发动武装起义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

起义地区 起义总负责人 起义结果 成功/失败原因
浙江
安徽

4.阅读【A】【B】两处画线内容,从秋瑾回答贵福的话中可以看出(2分)(  )

A. 秋瑾坚决不说出革命党人的秘密的决心。

B. 秋瑾为了保守秘密,在故意戏耍贵福。

C.秋瑾为早点获释,假意与贵福寒暄。

D. 贵福只是在和秋瑾开玩笑,并不是真想杀她。

5.仔细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回答下列小题。(4分)

(1)阅读画波浪线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到了秋瑾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秋风秋雨愁煞人”中的“愁”含义深刻,“愁”表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阅读文章,说一说秋瑾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章,完成题目。(20分)

船长的勇气(节选)

几十年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

我乘船到欧洲去。这是当时最好的一艘船,它曾经在大西洋远航过。在开 始的绝大部分航程里,天气好极了,可是后来,天公不作美,我们遇上了一场罕见 的风暴,它足以使任何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船长束手无策。所有的桅杆全断了,船 就像是一片在煮沸的锅里上下翻腾的菜叶,更糟糕的是,船还漏水了,水不断地 从船体上的一个大窟窿里涌出来。水泵一刻不停地转动着,可水仍然越积越多。 舵几乎失去了作用。水手们全是体格强壮、意志坚强的男子汉,大副、二副也都是经验丰富的一流海员,但是他们全都绝望了,离开了岗位,决定听天由命。

【A】刚才一直在研究海图的船长,这时神态自若地走了过来,看看事情究竟糟到了什么地步。 过了一会儿,他镇定地命令水手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在船长坚定的信念面前,那些强壮的水手不由得为之折服。

船长在经过我面前的时候,我问他,船是否还有得救的希望。他仔细地看了看我,说:“【B】有希望,先生!只要还有一英寸甲板露在水面上,那就有希望。”他转过脸去,对所有围在身边的乘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们都已经绝望了,然而在船长不屈不挠的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又重新振作起来,奋力抢救,而且比原来干得更猛。

他终于指挥着船安全到达了利物浦港。乘客们下船时,船长一动不动地站 在渐渐下沉的船上,频频向乘客们点着头,接受他们的祝贺。当我经过他身边 时,他拉住了我的手,问:“普莱斯顿法官,您不记得我了?”我想了想,遗憾地摇了摇头。

“三十多年前,在辛辛那提市,您曾经跟着一个男孩去买书,他多次碰了壁,却从未放弃。这个男孩您还记得起来吗?”

“哦,不错,我记得很牢,他的名字叫威廉·哈特雷。”

“我就是威廉·哈特雷。”船长说。

“哈特雷船长,”我说,“是您三十多年前买书的勇气拯救了我们全船的人!”

(有删改)

1.阅读文章,梳理故事情节,将下图补充完整。(4分)

2.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难,哈特雷船长是怎样指挥的?(多选)(3分)(        )

A. 命令水手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  B. 鼓励船员和乘客们重新振作起来。

C. 冷静指挥着船开往利物浦港。       D. 研究海图,规划航行路线。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    )

A. “这是当时最好的一艘船”,为下文写人们遇到危险时的反应作了铺垫。

B. “它足以使任何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船长束手无策”与下文船长的反应形成

对比。

C.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难,船上的人们一直满怀希望,等待救援。

D. 文章结尾提到了船长小时候买书的事情,进一步突显了船长的品质。

4.【A】处画线句中的“神态自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船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品读【B】处的画线句,这句话是对哈特雷船长的什么描写?你从哈特雷船长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他怎样的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语境,将第4自然段中船长的话补充完整。(2分)

7.阅读文章第6自然段,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4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6分)

谢谢您,“鱼爷爷”!

天津有一位“鱼爷爷”,如果没有他,你我的餐桌上可能会少一条鱼。

“鱼爷爷”是谁?有人说,他是“水产界的袁隆平”;也有人说,他为千千万万的淡水养殖户守住了养家糊口的生计。

“鱼爷爷”名叫金万昆,1932年出生在天津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他从小最

美慕的就是能去上学的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从捕鱼改为养鱼,还参加了扫盲识字班。当时北 方少有淡水鱼养殖场,敢为人先的金万昆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带领渔民创建集体渔场。

凭着一股干劲,他们首批养殖的3000尾鱼苗长得又快又壮,金万昆也因此成 了当地的名人。好强的金万昆并不满足于养鱼的成功,20世纪50年代,20 岁出头的他走上了淡水鱼类育种研究、繁育生产、推广养殖第一线。

一穷二白搞育种,对他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起初,金万昆看不懂专业书,就只能买来字典,按偏旁部首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几年下来,字典竟然被翻烂了好几本。除了看书学习,金万昆还夜以继日地 守在鱼塘边,观察、记录每种鱼的习性:产卵前如何摆尾,孵化时要什么温度,长得好的有什么特征……老乡们都笑他像是鱼塘边的雕塑。

风吹雨淋,酷暑严寒, 一年四季,金万昆没有清闲的时候,怕错过鱼的最佳繁育时间的他,却错过了儿女们的婚礼。因为常年在水中工作,他的指甲被水泡得发白,腿脚也落下了疾病。

多少次, 一池子选育的鱼儿都不尽如人意,他就从头再来;多少次,别人劝他 不行就放弃,他安慰自己:“人们都说‘选育一个鱼,十年八年能成功一次就了不起’。”

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他带领团队培育出十多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

种,拥有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培育的鱼多了,金万昆也老了。如今,“鱼爷爷”已满头白发,身体变得佝偻, 脚步愈发蹒跚。但他说:“一辈子这么短,哪里舍得浪费。”每天6点,“鱼爷爷”会在同事的搀扶下,准时趴在产卵池边的矮墙上,紧盯着池中的鱼儿,目不转睛的样子像个孩子。 “我们要把我们自己育种这个‘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只要是我不停止呼吸,最后一分钟我也会为水产种业奋斗到底。”金万昆说。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向“鱼爷爷”致敬,愿我们都做前进路上的追梦人!

◎ 梳理素材

1.“鱼爷爷”的一生经历了2次重大转折,请你通读文章,完成下面的框图。(4分)

◎ 感知人物

2.下列关于“鱼爷爷”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鱼爷爷”名叫金万昆,193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

B. “鱼爷爷”带领渔民创建集体渔场,他也因此成了当地的名人。

C. 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鱼爷爷”带领团队获得了许多成果。

D. 如今,“鱼爷爷”虽已高龄,但是仍然对工作充满热情。

3.金万昆被称为“鱼爷爷”的根本原因是(2分)(  )

A.他是天津著名的淡水鱼养殖户。

B.他带领渔民通过养殖淡水鱼致富。

C.他从一穷二白开始,用几十年的时间专注养殖淡水鱼。

D.他在淡水鱼类育种研究、繁育生产、推广养殖等领域贡献突出。

4.文章有多处地方突显了“鱼爷爷”的可贵品质,请你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知,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方法),突

出了“鱼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2分)

(2)文章中体现“鱼爷爷”精神品质的句子还有很多,请你用“      ”画出一句运用其他描写方法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革命女侠秋瑾

1.①拒不招供  ②惨遭杀害

2.B

3.①秋瑾②失败③各地步调不统一,起义没有如期发动  ④徐锡麟  ⑤失败

⑥叛徒告密,仓促发动

解析: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题干及表格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概括。第一步,阅读题干可知,需要填写的是有关文 中的武装起义的内容。第二步,根据表格中的“浙江”“起义结果”“成功/失败原因”,定位到第4自然段,由“秋瑾是浙江方面发动起义的总负责人”“浙江方面因 为各地步调不统一,起义没有如期发动”可知,秋瑾领导的浙江地区的起义失败了,原因是“各地步调不统一,起义没有如期发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及主题阅读 https://www.0516ds.com/7767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