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梳理
专题05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一、天下家国
(一)爱国人物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1103年3月24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后又攻破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兵“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4月24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12月29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 爱国诗词
1.《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爱国名言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苏联)列宁
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
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呱呱落地那一天起,母爱就像阳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普照着我们。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把我们养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一日日让我们成长。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爱;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家。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孝敬父母,敬爱老人。
有关“孝”的名言、诗句: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三、我的语文生活
1.从广告语中学语文
美国著名广告家奥根尔维说:“精彩广告语,语言训练的好材料。”广告词内容必须真实、健康。真实、健康、清晰、明白,是广告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如何写好广告语呢?
(1)巧用修辞。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把广告语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广告意图。
①对偶。如推广普通话宣传广告语“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义务献血广告语“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等,这类广告语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使人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②双关。就是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赋予词语多层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如“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二字一语双关。利用双关创作的广告语,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
③对比。譬如“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这就是利用对比创作出来的广告语,它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④比喻。例如“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等,这些广告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各自的作用。
⑤设问。运用设问,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这些广告语构思新颖,提问巧妙,发人深省。
(2)善用质补、真切的语言。就是运用日常通俗朴实的语言拟制广告语。如:“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等。这些广告语质朴无华,给人以随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华丽的辞藻,实则独具匠心,体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
(3)在押韵上做文章。在拟制广告时注意押韵,目的是让读者(观众或听众)便于记忆。请看以“生态安徽建设”为内容的广告语——“生态安徽大家创,持续发展奔小康”,在创作中注意了押韵,从而达到了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效果。
(4)借用侧面烘托。如:“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这是瑞士钟表公司的广告。这则广告上说维修人员“闲得无聊”是“正话反说”。若是产品质量低劣,返修者必踏破门槛,维修人员会“闲得无聊”吗?“闲得无聊”是产品质量上乘、经久耐用的另一种说法。“世界各地”道出了公司产品质量好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现象。表达十分巧妙,言在此而意在彼,侧面烘托,令人称奇。
此外,使用幽默风趣的艺术手段,概括商品或劳务的特点,施展语言功夫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我们在拟制广告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语法和逻辑。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这句广告语是自相矛盾的,第一句话说“不收礼”,第二句又说要“收礼”,岂不矛盾?书面语言,特别是这种反复向广大群众宣传的广告,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语法与逻辑。
(2)不要随意篡改成语。例如:有个宣传止咳露的广告,其广告词将成语“刻不容缓”篡改为“咳不容缓”。把成语作为广告语篡改,的确便于人们对广告的记忆,但同时也使人们记住了篡改后的成语,久而久之,人们容易对某些成语的个别字词混淆不清。我们在创作广告语时,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广告语言的好听、好记,而糟蹋我国的优秀传统语言文字。
(3)注意规范用字。有一个化妆品的广告词中写道:“永保青春”。这其中的“保”字就是一个错别字,应该写为“葆”。我们在创作广告语时,要做到不写错别字,要写规范汉字。
(4)特别注意简体字与繁体字不要混用的问题。
2.从传统文化中学语文
(一)漫话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之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真可谓:地不分东南西北,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
(二)各类对联
(1)春联
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心想事成兴伟业,万事如意展宏图。
横批:五福临门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