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04-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75587

模拟卷04-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2024-05-09 七年级下册 0 51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 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盐城专用)

第四模拟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本题8分)古诗文默写。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泊秦淮》中,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忧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同是登高望远、游目骋怀,陈子昂感天念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抒写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王安石则拨云见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表现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2.(本题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山花烂漫▢我们在语文的旅途中前行,万物生长,我们也在成长,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藉时锲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犹如关东原野亘古地层岩浆翻涌般的挚痛的爱国热情;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 。

(1).(2分)文段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锲(qiè)而不舍                                      B.鲜(xiǎn)为人知

C.亘(gèng)古                                           D.端木蕻(hóng)良

(2).(2分)文段中画双横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典藉                      B.万丈狂澜               C.挚痛                      D.愧怍

(3).(2分)下列选项中节选了“鲜”在《新华字典》中的四个义项,文中“鲜为人知”中的“鲜”意思应为(   )

A.新鲜                      B.少                         C.鲜美                      D.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

(4).(2分)文中四处标▢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5).(2分)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再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

3.(本题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故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南北朝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卿”,有对他人的爱称如“孤”,有对朋友辈的敬称如“大兄”等。

D.《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本题5分)班里举行“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2分)【颂爱国人物】

学校文学社的创办的校刊,有一个专栏主题为“中国的脊梁 精神的力量”,请你推荐一篇你学过的课文给该专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诵爱国篇章】

班级要举办以“弘扬爱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你作为主持人,将引用一句名言或诗句作为开场白。请在横线上写出一句名言或诗句。

名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赞祖国成就】

材料: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发扬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中华体育精神,勇夺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首次位居金牌榜第三位,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作出了重大贡献。过去我国参与冰雪项目极不平衡,许多项目从未开展。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体育健儿最高参项率也仅是52%。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在总计109个项目上,参赛达105项,实现了全项参项的预定目标,有力促进了我国冬季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所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祝贺“中国成为冰雪运动大国”!

请围绕【赞祖国成就】这一主题为以上这则材料拟写一个简明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古诗文阅读。

(本题13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蕴》

5.(2分)解释下列带横线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       )    (2)则又高日上,日上日妍(       )

6.(2分)下列句子中带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秋矣    水陆草木

B.此皆言可目者也    及茎叶既生

C.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荷钱出水之日

D.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不至白露为霜能事不已

7.(4分)翻译下面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分)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李商隐笔下的荷花荷叶和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22分)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纸上开满葵花

①“爸,我要当画家!”

②“什么是画家?”父亲皲裂的手正敲打着葵花,一些葵花籽掉落下来。

③“在纸上画画,能把画卖出去挣到钱的,就是画家。”

④父亲换了一个葵花,接着用木棍敲打着:“这画能当饭吃?有人会买吗?”

⑤“画不能当饭吃,但能欣赏它。”东旭接着说,“好的画作肯定会有人买的。”

⑥“学画画一年得花多少钱?”父亲问道。

⑦东旭慢吞吞地说:“艺术生一年的学费最少得3万元……”

⑧父亲没接话,扛起满满一袋葵花籽,走进了仓子。父亲从仓子出来时,直了直腰板:“你真想学画画吗?”

⑨“想。”东旭马上又说,“但一年要花很多钱……”

⑩“钱的事你不用管,你只管好好学就行。”父亲觉得嗓子有些干,“去给我舀一碗凉水。”父亲接过碗,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去学吧,学出个样来。”东旭眼角湿润了。

⑪东旭从小就喜欢画画,是母亲教他的。母亲的手巧,会画画,还会剪纸。母亲画的小燕子就跟真的一样,小时的东旭很怕小燕子从纸上飞走。可是,东旭11岁那年,母亲病逝了。东旭常翻着母亲画的画,泪流满面。

⑫一眨眼,东旭的中学生活就画上了句号。他想去学美术专业,父亲一年靠种葵花是挣不了多少钱的,这东旭是知道的。

⑬“爸,我上大学一定好好学,然后周末我就去兼职挣钱。”夜里,东旭躺在炕头,父亲躺在炕沿儿。

⑭“你只管好好学习,剩下的,有爸呢。”

⑮开学了,东旭要上大学去了。父亲将东旭送上了客车,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但他知道,儿子是奔更好的前程去了。

⑯回家的路上,村里人问:“你儿子大学,学的啥?”

⑰“画画。”

⑱一人说,“这四年学费算下来,得10多万吧!”

⑲另一人说:“这就是败家子啊,一点也不为他老子考虑考虑。”父亲听了这话,狠狠地瞥了他们一眼。

⑳父亲回到家,边喂猪边想:“还是得多寻思点挣钱的路子,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㉑吃午饭的时候,村头老刘来了,跟父亲说:“我儿子在镇里包了份工程,我觉得你合适去,一天能挣150块钱。就是活儿累,不知道你能不能受得了?”

㉒父亲笑着说:“咱就是劳动命,有啥活是干不了的呢?明天我就去。”父亲更累了,辗转于工地间。夏日,骄阳似火,尘土飞扬;冬天,冷风飕飕,寒气逼人。父亲伛着身子,默默坚持着。这一年,父亲挣了不少钱,人瘦了,头发也白了。

㉓父亲常给东旭打钱,然后电话里叮咛:“不用太节省,有些钱该花你得花。”但父亲一次也没问东旭的学习情况,他知道东旭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在大学期间,东旭受到专业指导,他的画作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公开表扬。大三那年,他的一幅画作获得了一项美术比赛一等奖,奖金5万元。钱打到银行卡里的时候,东旭激动极了,他跟老师请了一周假,给父亲买了新衣服,又买了很多熟食。

㉔父亲去村口接他,路上,遇到的人问:“东旭回来啦。”

㉕“回来了,回来了,你看看给我买的衣服。”父亲又说,“孩子的画获奖了。”

㉖村里人便竖起大拇指,说:“东旭有出息了!”

㉗这天夜里,父子俩喝多了,抱头痛哭。“东旭,你那张获奖的画,给我看看。”父亲忽然想起这事。

㉘“画作已经被美术馆收藏了,不过我用手机拍了下来。”东旭急忙拿出手机,翻到相册递给父亲。

㉙父亲看着这幅名为《在纸上开满葵花》的画:一大片金灿灿的葵花,向阳而生;天上,母亲微笑着,俯视弯腰劳作的父亲;半空中几只喜鹊在飞。

㉚良久,父亲微笑着说:“这葵花,画得不错。”

(摘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3年3月14日,有删改)

9.(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父子对话开头,没有铺垫,直奔主题,构思巧妙。

B.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东旭想学美术的原因及家庭条件。

C.村民前后两次对东旭的评价,表现出村民的冷漠和无知。

D.标题“在纸上开满葵花”暗示了东旭的画家梦得以实现。

10.(4分)依据提示,梳理小说的情节。

东旭提出当画家的梦想,父亲答应他____________

11.(6分)请分析以下两处东旭“哭”的原因。

(1)父亲接过碗,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去学吧,学出个样来。”东旭眼角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天夜里,父子俩喝多了,抱头痛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分)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父亲听了这话,狠狠地瞥了他们一眼。(赏析加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骄阳似火,尘土飞扬;冬天,冷风飕飕,寒气逼人。(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本题10分)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地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

祥子愿意早早地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看着那裹着灰沙的风从他面前扫过去,他点点头。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驰,像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地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趁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

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胜利是祥子的!及至遇上顺风,他只需拿稳了车把,自己不用跑,风会替他推转了车轮,像个很好的朋友。

14.(2分)选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15.(4分)选段画线句子中祥子“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他的“主意”和“光明”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选段中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动地再现人物活动的环境,而人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了起来,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17.(本题50分)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风景好。与老师同行,在老师的教诲下我们受益匪浅,茁壮成长;与朋友同行,在朋友的影响下我们取长补短,携手并进;与书籍同行,在书籍的滋养中我们获取真知,提升品位;与拼搏同行,在拼搏的历程中我们砥砺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00字。

 …………

参考答案

1.惟吾德馨     朔气传金柝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馨、柝、悠、怆、遮、缘。

2.(1).C    (2).A    (3).B    (4).D    (5).示例:读郭茂倩的《木兰诗》,我们感受到了木兰巾帼不让须眉奔赴疆场的爱国热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模拟卷04-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盐城专用)(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558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