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题
(提醒:①考试过程中注意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和书写习惯。
②考后试卷保管好,第二天评讲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3分)
修葺_______ 商酌_______ 妥帖_______ 恍惚_______ 折损_______ 诲人不倦_______
2、根据所给拼音写汉字(3分)
pì_______如 拖tà_______ 累zhui_______ 竹miè_______ _______niǎn走 陡qiào_______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有错误的三项是:( ) (3分)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 的文辞精练,一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说”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歌颂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显示了社会中处处有温暖的动人画面。
C.《登飞来峰》的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存世。存诗九千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以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泰山的北面和南面,这句诗是说泰山高大,使山北山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现在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春社是最为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古代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古代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E.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文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如:《陋室铭》就用了“诸葛庐”、“子云亭”和“何陋之有”的典故;《春夜洛城闻笛》就用了“折杨柳”的典故。
F.当代散文《驿路梨花》、古代散文《爱莲说》、古代诗歌《登幽州台歌》和古代笔记体散文《活板》的作者分别是当代作家彭荆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和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的那样_______(强壮 茁壮)。它们因山风的_______(凶狂 凶恶)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___(贫困 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_______(刚中有柔 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
A、强壮 凶恶 贫瘠 刚中有柔
B、茁壮 凶狂 贫困 柔中有刚
C、强壮 凶恶 贫困 刚中有柔
D、茁壮 凶狂 贫瘠 柔中有刚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2016里约残奥会上,使中国军团斩获107枚金牌。(去掉“使”)
B.我们应该吸取血的教训,遵守交通规则,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去掉“不”)
C.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把“才” 改“就” )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观察”和“解决”调换位置)
6、古诗文默写(10分)
读古诗文,你可以看到诗人看过的风景,“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你可以品味诗人流露出的忧虑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你还可以揣摩诗人寄托的怀才不遇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你还可以感受作者“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的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你还可以明白诗人感悟过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你更可以像诗人那样拥有锐意改革的远大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米峰》)。
二、阅读
(一)阅读文言文并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①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②也。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沈复)
【注释】①芸:沈复的妻子。②一端:一方面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谈笑有鸿儒( ) (2)无丝竹之乱耳( )
(3)食完再添( ) (4)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都相同的三项是( )(3分)
A.宜省俭而雅洁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芸为置一梅花盒 唐人尚未盛为之
C.用灰漆就 蒙乃始就学
D.盖之上有柄如花蒂 盖以诱敌
E.何陋之有? 盖之上有柄如花蒂
F.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逝者如斯夫
G.无案牍之劳形 其形如梅花
H.中置一只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9、下面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B.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C.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D.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乙文中作者提到“二三知己”,如果刘禹锡生活在清代,你认为他有可能成为作者的知己吗?请联系甲文,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并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①。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④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主簿”和下文的“部使者、军司理参军、转运使”都是指官名。②狱,案件。③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④媚:取悦、巴结。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可爱者甚番 ( ) (2)不蔓不枝( )
(3)有囚法不当死 ( ) (4)乃委手版归( )
13.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乃委手版归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水不在深
D.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以我酌油知之
E.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权谓吕蒙曰
F.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众莫敢争
14.下面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B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C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D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5.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并完成问题
【甲】活板(节选)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乙】玉臂钗
朝士黄秉少居长安①,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予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②。世多谓前古民醇③,工作④率多卤拙⑤,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梦溪笔谈•器用》
【注释】①黄秉:生平不详,熙宁中曾以驾部员外郎知沼州。②功侔(móu)鬼神:制作功夫等同于鬼斧神工。③民醇:民风淳朴。④工作:手工制作。⑤卤拙:粗糙笨拙。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持就火炀之( ) ②一板已自布字( )
③后人不能为也( ) ④世多谓前古民醇( )
18.下面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
B 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
C 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
D 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正由民醇故也 故物多不精
B 有奇字素无备者 可以调素琴
C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可以屈伸,合之令圆
D 刻为凤首,已皆破缺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E 然制作精巧 是大不然
21.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一个“活”字。请结合原文内容分别概括。(6分)
《活板》中的“活”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臂钗》中“活”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古诗并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并完成问题。
紫藤萝瀑布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4)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5.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行文思路的词语。(2分)
26、体会下面句子写景状物的妙处。(6分)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第(8)段插入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意外,乃是意想之外,有惊人之意,也有灾难之意。下面是同学们对名著《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于‘意外’事件中触摸人物精神世界”的主题探究。请完成下表。
29、“孤勇者”指身居困境仍心怀梦想、勇敢抗争的孤独奋斗者。请你结合原著内容,说明尼摩船长是不是“孤勇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并完成问题。
叶圣陶二三事(节选)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30、选文记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通过第①段划线句子?说一说你对叶圣陶先生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第④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qì zhuó tiē huǎng sǔn huì
2、 譬 沓 赘 篾 撵 峭
3、BCF 4、D 5、C
6、阴阳割昏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出淤泥而不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