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74033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2024-04-21 七年级下册 0 99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统编版 部编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zào(           )。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chún(          )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3)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4)在那亘(           )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对这些杀人放火、坏事做尽的侵略者深恶痛绝。

B.民族英雄那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C.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D.对于那些站在一线抢救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简直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怀念杨绛,因为她的作品让人在浮躁的文学风气中感到一股清新的原因。

B.广大志愿者全身心地服务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开放自信的中国青年形象。

C.在“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下,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D.中华民族能否生生不息、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具有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

①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②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③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④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5.下列各句中,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杨振宁1957年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6.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学习了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后,崇实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加吧!

(1)【活动二:美文鉴赏】

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请你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完成仿写。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热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三:栏目策划】

你们小组决定出一期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手抄报。在规划手抄报内容时,你们组的同学设计了“壮美河山”“英雄人物”等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以丰富手抄报的版面内容。

栏目一: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

(3)【活动四:访问爱国基地】

崇实中学全体同学参观了泰州白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同学们对海军诞生历史很感兴趣,想让纪念馆解说员介绍一下,如果你是崇实中学团委书记王静,该如何向解说员提出请求?(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①祥子没等她说完,就晃晃悠悠地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的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②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③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节选自《骆驼祥子》)

(1)选文中祥子对待生活的态度与他初进城时简直判若两人。概括说说初进城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原著内容,分析祥子最后“变成了走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8分)

(1)《邓稼先》一文中准确描述邓稼先一生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入京使》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题目中“洛城”交代地点,“春夜”点出季节以及具体时间。

B.首句描写深夜时分,诗人难于成眠,忽闻笛声,触动诗人的情怀。

C.次句运用比喻手法,极写夜之静、笛之悠,反衬诗人悠闲的心境。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甲】【乙】段文言文,回答小题。(12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13.用现代汉语翻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文都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结友”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_________;【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的品质。(2分)

15.【甲】【乙】两文中的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母亲的花园

吴娟

①父亲给我发消息:海棠开了,你妈问要不要给你送过去?

②消息下方是图片:富贵典雅、两人合围的大花盆内,一株垂丝海棠花开正艳。虬枝盘旋、花团锦簇,挂满枝头的一朵朵花儿娇艳欲滴,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们在枝头的颤动,比当初从花市买来时枝干更显粗壮、花儿也更繁盛,着实惹眼,让人心欢。

③看我入神,身侧闺蜜瞅一眼我的手机,我立刻感觉到她口中的奶茶冲动地跳跃了几下,听见她喉间咕咚一声,才算没喷我一脸:这是啥呀?

④我知道她问的不是海棠,干脆把图片局部放大,手机递给她——海棠根部密匝匝、绿油油的,是一水儿鲜嫩的鸡毛菜!花盆放置的地方,前后左右全是整齐划一的韭菜,在这雨水充盈的三四月,估计不用三天就可以夜雨剪春韭,下锅炒鸡蛋了。

⑤海棠是前年年前我在花市买的。温室里温度控制得好,当时连花带盆买了放在新居,春节时正好开花,浅粉娇艳、喜气洋洋,来串门的亲戚朋友都说好看。可惜春节过后花谢了叶子也蔫了,瞧着占地方我想连盆一起扔了。母亲说:“这高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点地气都不沾,花儿都不愿意呆。让我回家,我把花儿带回家救救!”花盆太重花枝太脆,实在不方便搬运,而且母亲是年前来的,接地过来原本是想长住,可她不习惯,如今就是借花说事坚持要回家:“在这儿啥事都没有,天天大眼瞪小眼,丝光吃饭,长了一身肉。年一过,雨一下,老家房前屋后都要长草了,我得回去看看……”

⑥母亲要回家,我们都清楚,她就是舍不得老家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

⑦春风拂面时我们回家,母亲大手一挥:去门口树上找几枝香椿芽,中午给你们上“时鲜”——香椿蒸鸡蛋!我们这才惊觉为啥到处烟翠弥漫,唯独这两根光杆树仅在顶端支棱着几片嫩芽,让人不忍直视。

⑧多年过去,香椿树下巴掌大的地方,三畦春韭排列有序、两排莴苣傲然挺立,菠菜、豌豆苗间杂其间,密密匝匝,看不见一寸黑土。见缝插针的母亲在不超过香椿树的边界旁还点上一排蚕豆。春日里蚕豆开着黑白相间、指甲盖大小的花儿,像极了小姑娘的眼眸,怯生生却又得意地偷偷看着我们笑。

⑨我哭笑不得:“妈,门口种些花花草草不好嘛?”

⑩“哪儿没花?还要专门种?我这门口一年四季都有花儿!”

⑪是的,春天蚕豆花儿,夏天黄瓜花儿,秋天的扁豆花儿……冬天花儿倒是少,可豌豆苗、莴苣叶从雪堆里冒出头,绿莹莹地直往人心里钻,也的确是养眼养心的佳品呢。

⑫母亲的菜园子就是她的大花园。我的海棠回去可没有贵格抢占她一分一亮的土地,只能委屈地暂借韭菜一畦宝土沾点地气。

⑬“花盆里的鸡毛菜就当是粗借宝地付的租金吧。”我无奈地向闺蜜解释,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很开心,在电话里一个劲儿絮絮叨叨,说这两天蚕豆花儿开了,她已经准备育黄瓜苗了……声音传来,温暖如春风拂面,我似乎闻到母亲花园里的花草香味儿了。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新民晚报》2021年5月9日,有改动)

16.文章以“母亲的花园”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语境,揣摩人物心理。(4分)

(1)听见她喉间“咕咚”一声,才算没喷我一脸:“这是啥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儿没花?还要专门种?我这门口一年四季都有花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春日里蚕豆开着黑白相间、指甲盖大小的花儿,像极了小姑娘的眼眸,怯生生却又得意地偷偷看着我们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语境,展开想象,在文末续写几句话,为文章添加一个合适的结尾。要求:所写文字契合前文内容,至少使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10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陆先生

夏元祥

①当年从乡下考进县中读初一。班主任是陆先生,先生五十上下年纪,身材矮小,一袭灰色长衫。站在讲台上,几乎只露出一个齐耳短发的圆脸。调皮鬼晓宁给先生起了一个外号“根号2”,意指先生只有一米四的个头。自习课,躲在门边放风的晓宁看到先生夹着教本朝教室走来,大呼一声“根号2来了”。鸭吵塘立刻变得静悄悄,神兽归位假装做作业。先生也许已然听见却故作不知,不动声色地走上讲台。“很好,上自习就应该这样,只是晓宁同学以后不要再鬼鬼祟祟、探头探脑了”。大家禁不住捂着嘴望着晓宁偷笑起来,从此班级自习纪律出奇地好。

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陆先生来回踱着方步,大声朗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读到“长衫”处故意加重音调,抑扬顿挫,好生投入。她模拟孔乙己的举手投足,吃茴香豆吧嗒嘴声,俨然就是个浓缩版的孔先生。讲台下不时发出欢呼声。其时,先生然一本正经,板着脸摇着头道,我也穿长衫,但不是孔乙己,时代不同啦,人民教师再也不是“臭老九”。先生站在讲台上浅吟低唱,一脸自豪。

③初二那年端午节,远在乡下的外婆来看我,带来粽子和烧饼,课间匆匆见一面刚坐定准备上课。她似乎忘了什么,又折回来。“大祥,放假到我家去呀,不要忘了。”外婆穿透四里八乡的大嗓门隔着窗户对我喊。

④这声音犹如炸雷,我觉得脑袋“嗡”一声,________________。教室里哄堂大笑之声显得格外刺耳。这时,踮起脚尖伸长了手臂正在板书的陆先生转过身来:这有什么可笑的?这就是农人的质朴和淳厚。不要忘了自己来自哪里,在农村你们的亲人不也是这样吗?她放下手史的笔记,神情严肃,目光如炬。瞬间,教室里一片寂静。尴尬顿时释然,深深的感激在心头弥漫升腾。要不是先生解围,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⑤先生每天晚上必是等到最后和我们一起放晚自习,风雨无阻。初三的一个晚上,先生像往常一样披着夜色独自回家,在路过教学楼和办公区的小桥时,一不小心绊倒摔到沟里。我们去看她时,她拍着自己受伤的腿显得很懊恼,这不争气的腿,关键时候怎么掉链子?可没过两天,先生还是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课堂。班级同学悄悄商量轮流值日,每逢下晚自修时,就有两盏罩子灯亮在小桥头,那昏黄的光一直温暖地摇曳着。

⑥中考后,我拖着行李回家。在校门口正好碰见阅卷回来的先生,在马路对面,她跳下车喊我,隐约像在问考得怎么样。我使劲地点头挥手。一辆卡车从我们中间穿过,卷起浓浓的尘土,遮住了我和先生。

⑦大学时,我和晓宁去看先生。她忙为我们倒茶,笑着告诉我,想不到当年的调皮鬼竟是来看她最多的。临走,还坚持把我们送到路边。远远地,我们看见先生她那矮小的身影,她久久地向我们挥手,她那矮小的身影仿佛渐渐高大、伟岸起来,她慢慢转身,略显迟缓笨拙。先生,老了。回过头,我发现晓宁眼睛红红的。他说,有灰尘落了进来。

21.结合语境,给文中第④段划线处补上合适的文字,注意运用神态、心理描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给第④段划波浪线句子做批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陆先生的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简要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任选一题,50分)

25.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每一个追梦的身影,都将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开水,都将洗灌出未来。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新的远方。生命不息,奔跑不止,做永远的追梦人!

请以“奔跑路上的追梦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26.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一种亲情,或是一种友谊,或是曾经逝去的蓝天,或是童年流过村前的潺小澳……这些美好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因为它们的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到成长的路上阳光多于阴雨,温暖多于寒冷。这些曾经的美好,我们怎能忘记?

请以“         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躁   淳   yǔ   gèn

【解析】此题考查注音、写汉字。

(1)烦zào(躁):烦闷急躁。

(2)chún(淳)朴:形容人十分诚实,很朴素或比较老实。

(3)伛(yǔ):曲背,弯腰。

(4)亘(gèn)古: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2.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很极端厌恶痛恨。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C.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这里用来演唱家的歌声不合适。与语境不相符,使用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403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