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71848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3-19 八年级下册 0 8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6分)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漂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莺飞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阳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伤感。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落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降雪时不消说,有时 ,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曙(      )        凛(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结合语境从下面选择词语填在①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雨交加          B.霜色皑皑               C.冰天雪地               D.白雪皑皑

2.古诗文默写。(8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蒹葭》)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子衿》)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孩子生活幸福、安然自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分)滨河中学开展“文明校园,手机勿扰”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从下列表格中获取的三条主要信息。(3分)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2)星期天,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正确理解材料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4)请你用排比句就正确利用手机向同学发出倡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45分)

(一)名著阅读

4.八年级(3)班全体同学共同阅读名著,下面是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4分)

三是“①________”,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②________”,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声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

(1)根据原著,在文中横线上填写造字法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选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请简要概括《经典常谈》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4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2分)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分)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简析起句“兴”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tiáo)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永州八记”第六篇《石渠记》选段)

【注】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名字)。②)逾:越过。③泓:深潭。④被:通“披”,覆盖。⑤)随:落,流。⑥纡(yū)馀:曲折伸延。⑦箭:小竹。⑧庥(xiū):同“休”,休息。

7.(4分)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鱼可百许头:

(2)岸势犬牙差互:

(3)民桥其上:

(4)又折西行:

8.(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B.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C.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D.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10.(2分)两文都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作,其共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都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3分)阅读《扁担那头的父亲》,完成问题。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1]”。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

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难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

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2],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⑫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1]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2]耄耋:指老年;高龄。

11.(3分)本文作者回忆了父亲一生中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事情,依次为:

①佯装打“我”→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回信鼓励“我”

12.(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出于好奇心,曾无数次偷着试戴父亲的礼帽。

B.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是因为父亲认为对孩子一时的过错无须理会。

C.第⑥段父亲讲述“秦穆饮盗马”的故事,告诉“我”做人要宽厚仁德,与人为善。

D.父亲在回信中说“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勉励“我”面对困难要积极乐观,不退缩。

13.(4分)文章开头写到,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末尾则说“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你是如何理解“我”外貌的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文中作者引用了很多俗语,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又蕴含人生哲理。请从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阅读说明文,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导“约之以礼”,墨家倡导“节用”,法家倡导“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直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综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5.(2分)文章以           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16.(3分)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唐朝前期:①            宋朝:②             明朝:③            

17.(3分)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原以为宗璞院里稀疏伶仃的紫藤萝一去不复返,却不料十年后竟流淌着灿烂的生命;原以为莫顿·亨特会因瘦弱的体质困于山崖,却不料他竟能克服内心的恐惧成功落地;原以为法布尔笔下的蝉会受困于地下的黑暗生活,却不料它竟掘土四年只为在阳光中歌唱五星期……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坚持、努力、奋斗、勇敢……最后变成了可能。

请以“不可能的可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达要连贯,选取典型事件,注重言行细节,突出中心。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1)shǔ     lǐn;  (2)漂     飘     莺     萤;  (3)B

【详解】(1)考查字音。

曙:shǔ,意思是形容天刚亮的时候。

凛:lǐn,寒冷。

(2)考查字形。

漂:意思是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如漂浮、漂流、漂没等等。飘:意思是随风摇动或飞扬。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轻浮、不踏实。根据句意写“泛紫的细云”在其上,应该用“飘”。

莺:黄鹂。萤:萤火虫,昆虫,黄褐色,尾部有发光器。根据句意写“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飞舞”,晚上飞舞的应该是萤火虫,用“萤”。

(3)考查词语运用。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 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根据前后文“降雪时不消说”“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可知,不符合语境。

霜色皑皑:霜色洁白的样子。根据后文“降雪时不消说”“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可知,符合语境。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根据前后文“降雪时不消说”“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可知,不符合语境。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184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