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68543

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1-28 七年级上册 0 3,23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连云港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南京市鼓...

邗江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32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开展与经典同行的主题读书活动。

1.小语和小文是“与经典同行”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一起参与主持词的修改,根据语境完成下面问题

【开场白】

文学经典,历经岁月cāng(    )桑依然在绽放光彩。像嘹(   )亮的歌声,唱响时代;似陈年的老酒,贮(   )蓄醇香;如无瑕的翡翠,流传百代。读经典能bó(   )闻强识,能涵养性情。让我们来一场与文学经典的约会吧!

【串词】

小语: 所谓文学经典,如曹丕所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小文,你知道“经”和“典”的汉字演变过程吗?

小文: 那当然,我特意查阅了资料,“经”原作“坙”(图一),好像织布机上排列着的纵线,后引申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一个名词,如“四书五经”中的“经”;也可以引申为从事、治理,是一个①_______(词性),如“经纬天下”中的“经”。按照这样的方式,你能推断出“典”的演变吗?

小语: 图二告诉我们,“典”的样子像②_______,本义是重要的文献或书籍,后来引申为准则、制度等含义,如“经典”“③_______”等词语。

【结束语】

文学经典记载了一个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一代(    )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阅读经典,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同学们, 与经典同行吧,让我们的人生溢满芳香!

(1)请给加点词注音。

①嘹_______亮           ②贮_______蓄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cāng_______桑         ② bó_______闻强识

(3)联系语境,将【串词】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4)填入【结束语】括号内最恰当的短语是(    )

A.承前启后               B.潜移默化               C.耳濡目染               D.循序渐进

(5)【结束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不当,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习经典】

2.学期结束,小语和小文在温习七上所学经典篇目并尝试归纳总结,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我从文学经典中悟得了道理。节选自《伊索寓言》的《蚊子与狮子》使我明白做人要低调谦虚,切不可妄自尊大;节选自《列子》的《杞人忧天》则告诫我不要做徒然自扰的庸人,要积极乐观;节选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则启发我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正确建议。

B.我从文学经典中学到了“想象”。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虚构故事,揭露社会黑暗。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是借助美妙的“想象”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缥缈的天上街市,表达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童话《皇帝的新装》则是通过奇特的想象讲述了一个皇帝“裸游”的故事,揭露了皇帝、大臣和骗子的愚蠢可笑。

C.我从文学经典中认识了社会人生。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让我懂得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干涸的荒地也能焕发生机。郑振锋的《猫》中作者对芙蓉鸟被猫吃掉充满愧悔,我认识到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弱小者会受到总会受到不合理的对待。

D.我从文学经典中习得写作技法。莫怀戚的《散步》借助“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借助“小题大做”让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奥地利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运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调侃喜剧的笔调,叙述了作者所见到的一个“疯子”怪诞不经的行为,收到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

【诗词积累】

3.小语和小文要参加诗词大赛,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7)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8)成长路上,我们凡做一件事,都必须懂得戒骄戒躁,才能修养性情的道理,正如《诫子书》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辨别】

4.文学经典的语言表达要规范、严谨。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解说:句中的加点词是贬义词。

B.“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解说:这句话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

C.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

D.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解说:“热烈”常形容人情绪高昂,兴奋激动,这里有“生命力蓬勃”“旺盛繁茂”的意味。

综合性学习(6分)

5.班级开展“与经典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语和小文邀你一起参加:

(1)【宣传标语我拟写】请仿照上句,补写下句。

上句:亲近经典启迪智慧

下句:_______________

(2)【读书活动我设计】学校举行了丰富的读书活动引导同学们亲近经典,请仿照示例设计两个读书活动。

示例:经典名著我推荐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坛帖子我回复】有个同学在论坛里发表了下面的帖子,请你以他的好朋友小语的身份在“回复”中劝说他积极地阅读名著。

【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书比较轻松。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名著阅读(2分)

6.小语和小文在读《西游记》和《朝花夕拾》时,巧妙地发现作者运用一个“骗”字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如《朝花夕拾》的_______(人名)怂恿小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并到处散播谣言,这样的情节突出了她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鲁迅对她的“骗”是批判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从罗刹女手中取得芭蕉扇,第三次变成______________的模样骗得真扇,这样的“骗”表现了孙悟空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骗”的行为是持肯定、赞扬的态度。

7.小语和小文在阅读《西游记》时发现这部书重复出现“大闹”和“大战”,内容精彩,引人入胜。请你从以下故事中选择一个简述其情节。(要求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①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②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③悟空大战圣婴大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班级开展以“成功需要执着追求还是适时而变”的辩论赛。小语的观点是“成功需要执着追求,勇往直前”,小文的观点是“成功需要适时而变,顺势而为”。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下面某一名著陈述理由。

《朝花夕拾》           《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5分)

秋 日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节选自《唐宋诗词》)

注释:①菰蒲:ɡū pú,菰即茭白,蒲即蒲草,都是长在浅水中的植物。

9.诗歌前两句中诗人通过_______点明了秋季,接着通过清冷的水面、寒星等景物表现了秋夜的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王粲传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节选自《三国志· 王粲传》)

[注]①屣(xǐ):鞋子。②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③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④加:超过。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       (2)宾客盈坐 (      )

(3)一坐尽惊(      )                               (4)善属文(      )

12.请你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 王 公 孙 也 有 异 才 吾 不 如 也

13.翻译下列句子

(1)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蔡邕认为王粲有异才,请你简要概括王粲有哪些方面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材料二】

淄博烧烤成为2023年“五一”顶流,它带火了一个城市。“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美食最能调动人们的感官和情绪,最能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很多年轻人喜欢发现美食,追求消费时尚和个性化。而淄博烧烤在众多烧烤中走出了差异化路线,拥有独特之处:“一桌一炉一卷饼”的独特仪式感,“小串+小饼+小葱”的灵魂吃法,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有人甚至把淄博烧烤形容为人生,烤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豪爽。如此一来,不少年轻人便乐于尝试了。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想要留住人才的心,首先就要抓住他们的胃。就像一位网友所说,“要让别人爱上你这座城,就先让他爱上你的味”。因此,淄博大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烧烤品牌,实际上就是以美食为媒,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吸引更多青年人才。

【材料三】

2024元旦假期落幕,南方“小土豆”攻占北方,哈尔滨旅游经济“杀”出重围。“南方小土豆”,是“大东北”对南方游客的爱称。随着的“南方小土豆”走红,不少网友开启了新一轮的创作,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野生菌”宁波“小汤圆”……,由此诞生出了一大堆以地方特色为主的称呼。

 哈尔滨关注了异地游客的生活细节,提供给游客情绪价值和情感体验。这份温暖,不仅来自于政府,还来自于哈尔滨本地人的人文关怀,东北人的热情人人皆知,爱心车队,白狐合照,文旅局带头整花活儿,各种新意以及心意层出不穷,哈尔滨简直是把游客宠上了天!

北方文化持续输出,南方消费火力全开。猪肉炖粉条鲜美不油腻;红肠色泽鲜艳,口感鲜美、嫩滑;烤冷面、酱骨头口感香浓;鄂伦春族人表演驯鹿;“非遗”打铁花;与东北虎的亲密“互动”;洗浴中心的“搓澡”等等北方文化在哈尔滨的街头随处可见。

15.仔细观察【材料一】的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中反映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语小文寒假想去旅游,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语:小文,我们这次寒假,到哪里旅游好呢?

小文: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哈尔滨。

小语:好。我们就去滑雪。东北人真有意思,“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野生菌”。这些名字亲切好听,还能体现旅游者的地方特色,我们扬州人去,这些“大东北”会给我们起什么爱称?

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这个名字我喜欢,我们可以参观冰雕艺术,感悟匠人精神。

小文:我们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小语的语言,写两句话。)

小语:是的,我们有口福了。

17.扬州旅游局要进一步推动扬州旅游业的发展,请你结合材料给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美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手艺

孙如静

①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②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③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④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又抽气了。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⑤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蜗,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⑥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⑦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⑧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⑨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到了活。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⑩原以为一切恢复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18.小语围绕老罗头这个人物梳理了文章情节。请仿照示例,补充出空缺的地方。

县城儿子家中老罗头观看漏水的盆子; A______________;补锅小摊前老罗头心里郁集;B______________。

19.小文要朗读这篇文章,请帮他设计下面这句话的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

(老罗头)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赏析下面这个句子。

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老罗头,文中为什么花了很多笔墨写长河老爷子?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董宇辉在一次演讲时说:“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但是因为喜欢看书,所以我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书籍给了他很多力量与勇气。他认为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爱看书的习惯。是的,一个人读书的样子是很美的,这种美是从内而外的美。

请以“你读书的样子很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立意自定。(诗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1)liáo   zhù

(2)沧   博

(3)动词;两只手捧着“册”/重要的文献/书籍(意对即可);引经据典/典故/典雅/典范/典章

(4)B

(5)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嘹亮(liáo liàng ):形容声音清脆洪亮;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

(2)本题考查字形。

沧桑(cāng sāng):沧海桑田的缩用;

博闻强识(bó wén qiáng zhì):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854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