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速记知识清单及高频考点练习(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26日
资源编号 67733

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速记知识清单及高频考点练习(统编版)

2024-01-18 四年级上册 0 1,10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基础复习

第八单元速记知识清单及高频考点练习

【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诸(zhū)位   竞(jìng)赛   唯(wéi)一    投笔从戎(róng)

荒芜(wú)    娶(qǔ)妻     媳(xí)妇 旱(hàn)灾

饶(ráo)命   官绅(shēn)   磕(kē)头      开凿(záo)

拜(bài)访    时候(hou)    肤(fū)色      灌溉(guàn gài)

溶剂(jì)      骨髓(suǐ)     纪(jì)念 标(biāo)本

二、易写错的字

戎:注意与“戒”区分。

尝:上略短、下略长,党字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竞:下部是“兄”,注意与“竞”区分。

唯:右边是“隹”,不是“住”。

派:右半部分撇画要写出不同的长短与角度,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略往上扬。

三、一字组多词。

戎(róng):戎马  戎装  兵戎  戎狄  投笔从戎

尝(cháng):未尝  尝试  何尝  品尝  尝鲜  浅尝

诸(zhū):诸子  诸位  诸侯  诸多  付诸实施

竞(jìng):竞选  竞争  竞技  竞赛  竞相开放

唯(wéi):唯一  唯独  唯恐  唯利是图  唯唯诺诺

豹(bào):豹子  猎豹  雪豹  豹子胆  管中窥豹

派(pài):指派  派送  气派  派别  派头十足

娶(qǔ):迎娶  嫁娶  娶亲  娶妻生子

媳(xí):孙媳  媳妇  婆媳  儿媳  弟媳

妇(fù):少妇  夫妇  妇女  妇人  夫唱妇随

淹(yān):淹水  淹死  淹没  淹留  淹博

逼(bī):威逼  逼迫  逼近  逼真  逼不得已

浮(fú):悬浮  漂浮  浮现  浮夸  浮出水面

旱(hàn):耐旱  旱灾  旱情  旱涝  干旱

徒(tú):师徒  徒弟  学徒  徒手  徒劳无功

扔(rēng):扔砖  扔球  扔掉  扔垃圾

饶(ráo):饶命  饶恕  求饶  富饶  不依不饶

骗(piàn):蒙骗  骗人  受骗  骗取  骗钱

灌(guàn):灌注  浇灌  灌溉  灌木  醍醐灌顶

溉(gài):灌溉  浇溉

四、多音字。

纪   漂   折扎

五、形近字和同音字。

尝(尝试)   竞(竞争)   唯(唯唯诺诺)

偿(赔偿)   竟(竟然)   惟(惟妙惟肖)

娶(嫁娶)   浮(漂浮)   徒(徒弟)

取(取下)   俘(俘虏)   陡(陡峭)

【隹】 唯(唯一)   惟(惟妙惟肖)

【奄】 淹(淹没)   掩(掩护)

【走】 徒(徒弟)   陡(陡峭)

【乃】 扔(扔掉)   仍(仍然)

【尧】 饶(饶恕)   绕(缠绕)

róng   戎马   容易   光荣

jìng   竞走   竟然   安静

hàn   干旱汉族   汗水

gài   灌溉   大概   瓶盖

六、重点词语

1.必须掌握的词

管理  人烟  媳妇  新娘  眼睁睁  干旱  迎接  求饶  灌溉  收成

2.成语

人烟稀少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一声不响  深入骨髓  无能为力  聚精会神  百发百中

七、近义词

取—拿   唯—只   荒芜—荒凉

荒芜—荒凉   打扮—装扮   竟然—居然   满意—满足

灌溉—浇灌   请教—求教   拜见—拜访   麻烦—烦琐

满意—满足   漂亮—美丽   打扮—装扮   理睬—理会

高明—高超   人烟稀少—荒无人烟   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面如土色—大惊失色   一声不响—默默无言

八、反义词

问—答   多—少   苦—甜   荒芜—茂盛   高明—拙劣

荒芜—茂盛   漂亮—丑陋   满意—不满   喜欢—讨厌

麻烦—方便   进步—后退   提心吊胆—心安理得

人烟稀少—车水马龙   面如土色—面不改色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九、词语解释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十、词语积累。

①历史故事: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类似的词语: 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②形容人少的词语:人烟稀少

类似的词语: 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地广人稀

③含有数字的词语:百发百中

类似的词语: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九牛一毛

④形容神态的词语:面如土色

类似的词语: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炯炯有神神采奕奕

⑤出自历史故事的词语: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

类似的词语: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   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

⑥形容害怕的四字词语:提心吊胆

类似的词语:面如土色大惊失色魂飞魄散胆战心惊惊恐万状

⑦量词:一条苇席   一条渠道

类似的词语:一个目标一只虱子一根牛尾毛

⑧动词:架起巫婆

类似的词语:投进漳河磕头求饶报告消息

⑨修饰词:漂亮的姑娘

类似的词语:聚精会神地盯着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⑩日积月累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十一、句子积累。

1.比喻句

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这句话把虱子比喻成车轮,形象地写出纪昌眼力练习的效果。

2.神态描写的句子

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这句话是神态描写,写出了官绅们看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后害怕的样子,十分生动。

3.一语双关的句子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这句话一语双关,他是想去惩办巫婆和官绅,而且计划成竹在胸。

十二、课文回顾。

25.《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7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到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那些小朋友争着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成语“道旁苦李”出自本文,现在用来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26.《西门豹治邺》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管理邺地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官绅的奸诈。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妙在:第一,安排周密;第二,不动声色;第三,顺理成章;第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27.《故事二则》中,《扁鹊治病》以蔡桓侯的悲惨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纪昌学射》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的道理。另外,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也非常重要。

十三、单元复习要点

1.《王戎不取道旁李》:背诵并默写全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西门豹治邺》:能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复述课文。

3.《故事二则》:根据故事发展顺序,复述课文。

4.会写感受类作文。

十四、“1+X”阅读

推荐篇目:《黔驴技穷》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很有意思而且含有深刻道理的文章。文章讲的是过去贵州(黔)没有驴,有人运来了一头驴,一只老虎见了以为很神奇,躲在一旁偷看,驴叫了一声,老虎大惊,远远躲开。然而,老虎反复观察后觉得驴并没有特殊本领,于是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去踢老虎。老虎知道了驴的底细,咬断了驴的喉管,吃了它。

阅读方法: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读完后把道理进行归纳总结。

十五、素养与能力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反复朗读,背诵,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26.《西门豹》分角色朗读,把握情境,体会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体会人物对话,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7.《故事二则》读懂故事的内容,反复诵读,揣摩感悟,理解其中的寓意。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口语交际》借助卡片提示的重要信息,讲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述生动。

《习作》能选取一件感受强烈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能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

《语文园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课文,重点注意课文中提示顺序的词语的运用。掌握形近字,注意易写错字,体会把句子写具体的好处,学习正确书写。积累形容长像的词语。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1.课题解读

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2.课文重点解读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理解:尝:曾经。诸:众多。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理解:竞走:争着跑过去。唯:只有。译文: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用“诸儿竞走取之”来衬托王戎的不动,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和分析的特点。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理解:必:一定。译文: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4)取之,信然。

理解:信然:的确如此。译文:(大家)摘来一尝,的确如此。“信然”说明王戎的判断是正确的。通过一件小事说明王戎是一个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3.主题概括

这篇文言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王戎的赞赏之情,也让我们明白了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道理。成语“道旁苦李”出自本文,现在用来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4.学有所得

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一切既是神秘的,也是存在客观规律的,只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观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少走很多弯路。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展开想象,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理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2)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动作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想到的情景吧。

理解:小伙伴们看到满树的李子,纷纷大叫起来:“好多的李子呀!”他们一边叫,一边跑向李子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乱成一团。

(3)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理解:王戎认为那些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4)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

理解: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5)“之”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意思一样吗?

李子   李子   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6)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苦味的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7)这则故事中,王戎性格中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善于观察   冷静分析

7.课外拓展

(1)王戎

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彻。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2)出处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3)古代像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26课:《西门豹治邺》

1.课题解读

西门豹在治理邺县时,发现巫婆和官神以给河神娶媳妇为由骗取老百姓钱财。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并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灌溉田地。

2.课文重点解读

(1)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理解:一个“闹” 字反映了“河神娶媳妇” 的危害之大,也表明了当地人对此事的无可奈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很迷信,对河神娶媳妇的事并没有怀疑。

(2)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

理解:“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当地老百姓在迷信思想的蒙蔽下和巫婆、官绅的欺压下的无奈处境。

(3)西门豹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理解:这句话是反语。实际上是说河神不灵。西门豹表面上假装相信,实际上已经识破了巫婆和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的把戏。

(4)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理解:“等了一会儿”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为了吓唬官绅,也给老百姓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明白巫婆和官绅是在骗人。西门豹以巫婆久去不归、麻烦官绅的头子去催一催为借口,将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5)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理解:“面如土色” “头都磕破了” 是对官绅们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官绅们在骗局被拆穿后极度恐慌的丑态。表明西门豹彻底制服了这些官绅。

3.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管理邺县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体现了西门豹的智慧,赞颂了他一心为民敢于破除迷信的品质。

4.学有所得

西门豹面对长期欺压百姓的巫婆和官绅,嫉恶如仇、有勇有谋,巧妙地揭露了坏人的真面目,让百姓弄清了事实真相,破除了迷信。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迷信,遇事有计谋。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课文主要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理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西门豹管理邺。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这里又繁荣起来。

(2)西门豹是怎样的一个人?

理解:调查情况胸有成竹

惩治巫婆和官绅安排周密

兴修水利为老百姓着想

(3)读下面的文段,与课文“兴修水利”部分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西门豹发动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农田都得到灌溉。在开凿河渠时,老百姓开渠多少是有些劳苦的,不是很愿意干。西门豹说:“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难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现在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是百年以后,希望让父老子弟们再想一想我所说的话。”直到现在,那里都得到河水的利益,百姓因此富裕起来。

理解:课文保留的是西门豹管理邺县的业绩。老百姓的不理解,以及西门豹对老百姓说的话,与此文关联不大,可以省略。

(4)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理解: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人祸

年年闹旱灾→天灾

(5)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这种方法巧妙在哪里?

理解:西门豹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使其他官绅受到了相应的惩戒。

巧妙之一:借老大爷的口,让巫婆和官绅知道“他也相信有河伯”,以免打草惊蛇,也为他能根除祸害、广泛地教育老百姓打下基础。

巧妙之二:安排周密。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这样一来,可以用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满意为理由救下姑娘。

巧妙之三: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

巧妙之四:假戏真做。西门豹以巫婆久久不归、麻烦官绅头子催一催为借口,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巧妙之五:讲究策略,区别对待。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治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了他的过人的智存慧和谋略。

(6)西门豹知道了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而是去参加河神的婚礼呢?

理解:西门豹假装说新娘不漂亮,让巫婆到河伯那里说一声,改天送个漂亮的,把巫婆投到了漳河里。过了一会儿,说要官绅头子去催催,又把他投了进去。西门豹的办法妙在既制服了官绅们,又破除迷信,教育了老百姓。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四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速记知识清单及高频考点练习(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6773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