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真题试卷汇总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文物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从一些考古发掘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下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作生产工具骨耜,这可以用于佐证( )
A. 半坡居民的生活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北京人学会用火 D. 青铜器工艺高超
2.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唯一依据
D.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3.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察举制
4.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5.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 春秋后期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6.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 )
A. 长城的修筑 B. 灵渠的开凿
C. 都江堰的修建 D. 造纸术的发明
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不计安危迎难而上,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无为而治”思想 B. “仁者爱人”思想
C. “非攻、节俭”思想 D. “以法治国”思想
8. 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某一段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①处(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时代特征是(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 秦统一后,为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这一举措( )
A. 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 完善了各地的行政管理
C. 促进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D. 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10. 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这直接反映汉文帝的统治政策是( )
A. 以农为本 B. 废除严刑峻法
C. 休养生息 D. 建立中央集权
11. 汉武帝时期,政府通过盐业获得的利益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这得益于( )
A. 文景之治 B. 轻徭薄赋 C. 平抑物价 D. 盐铁专卖
12. 《后汉书》记载,(公元184年)某次起义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材料描述的是( )
A. 黄巾起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国人暴动 D. 八王之乱
13. 这条道路基本上始于长安,“从事这些贸易活动的,当然有汉人、突厥人、回纥人、吐蕃人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中亚的粟特人”。这一中外贸易的盛况开始出现于( )
A. 战国 B. 秦朝 C. 汉朝 D. 西晋
14. 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图所示战役发生于3世纪初,它的主要影响是( )
A. 加快了秦国统一全国的步伐
B. 为曹操统一北方彻底扫除障碍
C. 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
D.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15. 下表对于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 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改革运动?这场改革给秦国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图1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人物是谁?他的活动与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7. 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石。阅读材料: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创建的何种制度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推行的基本模式?
(2)材料二中《汉代讲经图》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3)材料三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详解】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结合材料“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作生产工具骨耜”可知,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根据题意,B项正确;半坡居民的生活,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项;北京人学会用火和青铜器工艺高超,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