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66383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4-01-02 九年级下册 0 1,97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I卷选择题6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双方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损失

2.法国某将军回忆一战时的一场战役时说:“德国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散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场战役(    )

A.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B.是一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役

C.以德国德胜利而告终

D.揭开了德国反攻的序幕

3.1914年-1918年,英国女汽车驾驶员从1700人增加到28900人;1914年,伍尔维奇兵工厂仅雇佣了125名女工,到1917年上升至28000人。与该现状出现最相关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女权运动的兴起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面积“倒挂”。例如,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速度居欧洲第一,但是它所夺取的土地尚不及英国的十分之一。这一现象(   )

A.为建立资本主义新秩序做准备

B.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推动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D.促使后起国家加快工业革命进程

5.“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材料反映的“一战”影响是(   )

A.改变了传统的世界政治格局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促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D.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妇女在战时的突出贡献使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女性的力量。1918年,英国女性选民占选民总数的39.6%。据此可知,一战(   )

A.为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B.是女性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C.使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

D.促使英国女权意识开始萌发

7.一战期间,大约有14万华工帮助法国和英国战斗,约2万人客死他乡。2018年中、英、法三国代表和旅法华人华侨在诺莱特华工墓园参加了清明公祭仪式。这表明(    )

A.中国为协约国获胜所作的贡献受到肯定

B.中国参战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中国与英国、法国的利益始终保持一致

D.华工的付出使中国在战后获得公平对待

8.李大钊认为它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说过,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这个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他们共同评价的是(   )

A.新和谐公社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9.俄国学者米罗诺夫指出:“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旧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政府。”材料中“推翻了现存政府”指俄国(    )

A.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二月革命结束沙皇专制统治

C.全力粉碎国内的武装反革命叛乱

D.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0.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运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实践中前行的

B.马克思主义是对前人思想彻底否定的结果

C.巴黎公社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局面

D.社会主义运动已成为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

1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第四款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该条约签署的目的是(    )

A.维护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

B.废除德国在中国的特权

C.促使日本放弃对山东问题要求

D.纠正巴黎和会不当决定

12.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对德国和日本过分压制,就不会有二战的爆发。与这种观点相匹配的是(   )

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

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

13.英国害怕德国会倒向布尔什维主义,法国担心自身安全,美国希望对德和约成为对国际罪恶惩罚的一个代表性事件……在三种观点的争斗中产生了《凡尔赛条约》。材料说明《凡尔赛条约》(   )

A.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成为各方矛盾的综合表现体

C.宰割了战败国德国

D.能够维持世界长久的和平

1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某奥地利官员写道:“过去的阿尔萨斯一洛林,现在已经回到了它法兰西祖国的怀抱中了,但是许许多多的新阿尔萨斯一洛林被人为地在东欧制造出来,滋养着民族仇恨和准备着新的战争。……战前,欧洲有六大强国,组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集团。这两个集团曾是相互平衡的,只要它们情愿,就可以保证和平。”材料意在说明(    )

A.战胜国按照自己利益的需要制造新的民族矛盾

B.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矛盾

C.民族自决原则并未在东欧国家实行

D.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的要求为新的战争埋下祸根

15.20世纪30年代,苏联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这一思想极大地促进了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这表明苏联(    )

A.力图掌控民众思想动向

B.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C.教育配合工业建设需要

D.应对美苏军备竞赛挑战

16.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揭示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本质属性

B.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17.列宁多次指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的几年内,俄国农村的灾难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所引起的。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联)(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实行罗斯福新政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建设社会主义

18.读下表“苏俄(联)工农业生产情况表”,1920年-1925年苏俄(联)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                        D.苏联模式

19.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至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

A.甘地的“消极反抗”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甘地的思想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

C.“非暴力不合作”因其空想性而难以付诸实践

D.这一运动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开端

20.下表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

C.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

D.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到1914年时……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一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德国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但是,他们发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自从查理曼帝国分裂之后,法国始终是妨碍德国成为欧洲霸主的主要对手。法国自知实力不足,于是便拉上俄国与自己一伙儿。而德国则尝试着与奥匈帝国联盟,还不太成功地与意大利新王国结盟。

——摘编自威尔斯《世界简史》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欧洲对世界支配”的基础。(3分)

(2)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与德国矛盾尖锐化的主要原因。(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的两大联盟体系及其影响。(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并分析该战争对殖民体系的影响。(4分)

22.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下面是九年级学生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搜集的资料。

①欧洲列强工业生产和殖民地面积统计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史实。(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两方面,各举一例史实说明“欧洲霸权的削弱”。(6分)

(3)请任选下列两种视角之一,从材料三中选取视角对应的支撑材料(填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材料三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材料四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举措有哪些?(2分)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4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60

1.B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不能表明德国成为战争的唯一发动者,排除A项;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不能体现战争的发动者,排除C项;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是战争的后果,战争的后果不能体现战争的责任者,排除D项。故选B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638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