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66380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4-01-02 九年级下册 0 1,10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I卷选择题6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869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横亘大陆的铁路,后来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到19世纪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这些铁路的修建(  )

A.促进经济全球化

B.消除了种族歧视

C.有利于关税降低

D.加速了经济发展

2.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使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福特汽车的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产量的一半。这体现出(  )

A.技术革新促使社会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3.近200年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如下表)。据此可知(  )

A.英国科技在交通领域里占据绝对优势

B.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C.内燃机的使用拉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

D.科技发展是推动交通革新的不竭动力

4.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材料意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源是能源危机

B.工业革命促进了能源的转型

C.工业革命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契机

D.能源转型推动工业革命产生

5.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著作中写道:“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截至1914年8月之前的这一时期,真可谓是一个壮丽的时代!”与“壮丽的时代”相匹配的是(  )

A.欧洲列强疯狂扩军备战

B.工业革命推动下的经济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D.经济大危机前夕的虚假繁荣

6.19世纪60年代,德国制表匠乔治以制作一种被称作“无产阶级手表”的计时器而成名,这款廉价大众手表在欧洲工人中很受欢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兴起

B.垄断组织的产生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机器工业的推动

7.下表为德国和英国不同时期部分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统计表。

据此可知,儿童入学率的增长(  )

A.反映了两国教育体系的完备

B.加速了欧洲城市化发展进程

C.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

D.解决了科技人才的短缺问题

8.下图是英国学者  B·R·米切尔在其著作《世界历史统计》中的统计图表,该图展示的是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D.英法工业实力全面衰落

9.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成立,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  )

A.国家干预的加强

B.垄断组织的发展

C.市场竞争的激烈

D.市场经济的衰落

10.皇家学会作为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吸纳了各行业的人才。据表可知,当时英国(  )

1881-1953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数量变化表(单位:人)

A.科学研究的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B.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控制

C.业余爱好者的科研兴趣持续降低

D.英国的创新能力在欧洲排名第一

11.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见下图),这种裤子以它的创始人阿米莉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

A.男女平等的社会风貌

B.古典复古风格的流行

C.女性生活方式的变化

D.战争影响民众的生活

12.贝恩斯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曼彻斯特、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但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此段材料反映了贝恩斯(  )

A.对城市化持否定态度

B.对工业化持否定态度

C.全面看待工业化影响

D.全面看待人口增长的影响

13.下图是英国约翰·利奇的漫画《泰晤士老爹在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子孙》、画面中远处工厂林立、浓烟滚滚,河道中充斥着动物的尸体。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使人口集中于大城市

B.工业化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

C.工业化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D.工业化使社会矛盾激烈加剧

14.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新兴工业城市发生了粮食歉收、谷物价格上涨,民众骚乱,其中曼彻斯特为代表的英国粮食问题日益突出。英国出现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是(  )

A.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B.工人购买力日益低下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世界性粮食危机影响

15.法国1913年颁布的《历史文物法》要求国家对从历史或艺术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进行列级保护,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经产权人的同意进行征收。这表明法国()

A.阻碍城市化进程

B.推崇公共利益至上

C.注重城市的个性

D.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16.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棉纺织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

B.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C.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

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17.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

A.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基本矛盾

B.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C.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完善

D.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1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提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但丁、莎士比亚

B.达尔文、马克思

C.拿破仑、贝多芬

D.达·芬奇、林肯

19.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通过这部著作告诉世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有人说他使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D.推动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20.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  )

A.抨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B.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现实

C.塑造了社会的典型人物

D.完善了近代文学题材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蒸汽机车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各地的市场,便捷又便宜。船只的改进,使发达国家的廉价制造品可以运往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美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蒸汽机车”发明与发展的积极作用(两点,不得照抄原文)除了“汽车和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核心发明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这次的生产力大变革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世界工厂”的变迁对今天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2分)

22.糖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量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直至15世纪前,欧洲糖的产量偏低,另一方面,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下,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

材料二:“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方式、工作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原因?(4分)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个。(4分)

(3)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4)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4分)

23.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人口迁移的过程既是不同生产方式传播交流的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500年后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

材料二  18—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占比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泰晤士河受到污染,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富人们居住在高档小区,而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留着水的地下室,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小偷随处可见,酗酒成为了唯一的精神安慰。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流动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你可以得到英国社会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近年来,城市飞速发展。综合上述问题的研究,请你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议。(2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60

1.D

【详解】根据材料“到19世纪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可知,这些铁路的修建提高了运输能力,使货物商品等更加快速地流动,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从而加速了美国经济发展,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种族歧视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贸易关税事宜,排除C项。故选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638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