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64943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17 八年级上册 0 89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句容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泰州市兴...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25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与考试号。

一、积累·运用(30分)

1. 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学习自读课文《梦回繁华》,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rǒng(   ),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______。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   )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   )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_______。它A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B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长而不rǒng(     )    线条qiú(     )劲    衣冠(     )

(2)加点词“诸人”中“诸”的意思是(   )

A. 姓                                           B. 许多                                        C. 兼词,“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形态各异    细致入微                                       B. 千姿百态     出神入化

C. 形态万千    栩栩如生                                       D. 姿态各异     一丝不苟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A、B处,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不是……就是……                                              B. 不是……而是……

C. 不仅……还……                                                 D. 虽然……但……

(5)课文重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而不是绘画的技巧,你是怎样理解的?

2.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苍梧晚报》“搜城记”栏目有关港城非遗项目系列报道,请完成以下任务。

作为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连云港的根雕技艺有自然型、雕刻型、实用型等多种类型。根雕作品各自独立,无法重复,虽为雕塑,却不求准确的形似,只追求神似,“藏魂在天然,纳灵于神工”。历经两千多年,根雕技艺依然生机勃发,在港城广为传承,2007年,该项目入选连云港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节选自《苍梧晚报》2022年4月16日)

1958年,我市近百名石雕艺人赴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的石雕制作。1977年,我市46名优秀石雕艺人去北京参加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的任务,完成了纪念堂东墙、北墙的花岗岩贴画和台阶的雕琢,受到工程指挥部的奖励。

(节选自《苍梧晚报》2022年4月23日)

(1)选出上文中的非遗项目所属类别(   )

A. 传统表演艺术                                                     B. 民俗活动

C. 礼仪节庆                                                            D. 民间技艺

(2)班级要为“根雕技艺申遗”撰写申请报告,拟列举四项内容,请你写出三条。

①根雕技艺概述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在“文化遗产我来保护”自由发言环节,你谈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请写出你的主要观点。

3.  班级开展“我爱古诗词”主题活动,【日积月累记古诗】请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在日积月累的经典诵读中,我们共赏奇“景”,有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___”的壮丽之景;我们共赏奇“志”,有李贺笔下“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报国热情;我们共赏奇“理”,有杜牧笔下“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的成败哲理。

4. 【传统文化品古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指蓬莱、苍梧、瀛洲。

B. “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指早上4-6点。

C. “豆蔻梢头二月初”中“豆蔻”指十一二岁的女孩子。

D.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阳”指江、河之北。

5. 【咬文嚼字析古诗】“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嗟”和“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叹息  缓慢               B. 盼望   缓慢              C. 叹息   徒然              D. 盼望   徒然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课,老师选择了三篇作品进行群文阅读,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选自《王维集校注》)

【乙】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节选自《清史稿·书谢御史》)

【注释】①谢御史:谢振定,乾隆年间进士。御史,清代行使纠察的官吏。②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籍:除去官籍名姓,即革职。

6. 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下笔不凡,写出在强劲的北风中,号角吹响,将军带兵攻打渭城的情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肃杀的氛围。

B. 颔联用“疾”字刻画鹰飞行速度快,以“轻”字形容马儿姿态优美,表现出将军打猎时放松、悠闲的心情。

C. 颈联中“细柳营”代指军营,即狩猎将军的住处,“还归”照应“忽过”,可见将军返营驰骋之迅速,画面具有飞动之感。

D. 尾联描绘了将军回首弯弓射雕的精彩画面,“千里”指千里马,描绘了将军骑马纵横天地间的骁勇英姿。

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已而之细柳军

(2)居无何

(3)莫敢诘

(4)假他事削其籍

8.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命卒曳下奴,笞之。

10. 王维诗歌有何特点?作者借《观猎》一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11. 乙文中,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丙文中,百姓盛赞谢振定为“真御史”,你认为他们二人“真”在何处?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二)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课上,老师以“《水浒传》中的“刺配””为专题,选择了三个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A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奏山了。为是A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了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A误了贤妻。”(《水游传》第8回)

【乙】两个公人道:“这里又没人看见,我们担些利害,且与你除了这物,快活吃两碗酒。”便与武松揭了封皮,除下枷来放在桌子底下。都脱了上半截衣裳,搭在一边窗槛上。只见那妇人笑容可掏道:“客官,打多少酒?”式松道:“不要问多少,只顾荡来。内使切三五斤来,一发算钱还你。”(《水浒传》第27回)

【丙】B洒泪拜辞了父亲。兄弟宋清送一程路。B临别时嘱付兄弟道:“我的官司此去不要你们忧心。只有父亲年纪高大,我又不能尽人子之道,累被官司缠扰,背井离乡而去。兄弟,你早晚只在家侍奉,休要为我来江州来,弃撇父亲,无人看顾。”(《水浒传》第36回)

12. 选段中的A、B分别是谁?他们被刺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3. 有人认为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 请探究“刺配”这一情节在整本书中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班级开展“聚力‘双减’促发展”专题活动,请围绕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29日,全国人大发布《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大幅下降,校内减负提质受到普遍欢迎,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87.8%的学生认为作业量明显减少,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96%,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87.1%,绝大多数学生校外培训时长较“双减”前减少了50%以上。

(节选自“中国人大网”10月29日)

材料二:

关于“双减”政策落实情况的问卷调查

材料三: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提升“双减”效果不能只在校园里寻找方案,发挥好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的协同力量同样重要。无论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还是完善教师激励制度,解决好课后服务师责、场地、经费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都需要更精准的政策配套。与此同时,如何将“走出去”与“请进来”更好结合,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养分,也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家长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比如,家长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生动力。落实“双减”工作不是某一方的事,相关各方形成合力、一起推动,政策成效才有可能更好显现。

(节选自吕晓勋《人民日报》2022年02月09日)

15.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90%左右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课后服务实现了“5+2”全覆盖。

B. 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大幅下降,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均超过了85%。

C. 落实“双减”工作不某一方的事,发挥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的协同力量对于“双减”的有效落实同样重要。

D. 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生动力。

16. 材料二的图是家长对目前“双减”工作的看法调查表,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17. “双减”的有效落实,不能仅从校园寻找方案,你觉得还有哪些是可以做的?请结合材料三说说你的看法。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一篇散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微信步数

姜萍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岔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农活,又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能让身体棒棒的,才能支撑起这个家。

③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的时光,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大姨、二姨和亲戚朋友们点上赞。

④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域里立下了脚,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一人了。我们轮番动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菜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⑤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着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运动圈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⑥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那步数背后,是一个永远生机勃勃、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母亲。

⑦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当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步。天哪,到底怎么了?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是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昨天我就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⑧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过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时,我们和甲方会面时,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

⑨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⑩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

⑪推开门,看到的一眼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看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⑫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我想,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

(选自《广州日报》2022年12月6日)

18. 结合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年轻时,母亲为了___而走路;子女考上大学后,母亲为了_____而走路;子女立业后,母亲为了____而走路;摔伤后,母亲为了___而“走路”。

19. 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1)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从描写角度)

(2)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从加点词角度)

20. 文章两次提到母亲的笑,请你揣摩并写下母亲笑背后的心理活动。

21. 文章写小萌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22. 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这句话的理解。

三、表达·交流(60分)

23. 作文。

山有顶峰,湖有被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终有回甘。——央视《你好,生活》宣传语。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以“回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

…………

参考答案

1.(1)    ①. 冗    ②. 遒    ③. guān    (2)B    (3)A    (4)B

(5)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要通过这幅画作展示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繁华,描绘当时的社会现实。读者通过文章的细致介绍,自然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长而不冗(rǒng):指作品或授课虽然时间长,内容多,但是没有一句多余废话和无用的内容;

线条遒劲(qiú):线条雄健,刚劲有力;

衣冠(guān):指衣服和帽子。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494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