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64715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13 七年级上册 0 2,45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句容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南京...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25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与考试号。

一、积累·运用(30分)

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一)

1. 下面是“诗歌里的文学意蕴”兴趣小组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诗歌中的意象,含情xù(   )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朝晖夕阴,晨钟暮鼓,对同一诗人,会因境遇不同而有别;浮云落日,野渡舟jí(   ),对不同诗人,更有不一样的意趣。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味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着(   )色,________________;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含情xù(     )意  野渡舟jí(     )  反复着(     )色

(2)加点词“鉴赏”中“鉴”的意思是(   )

A. 照                             B. 镜子                          C. 仔细看                       D. 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3)下列最适合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是(   )

A. 如同一幅风格明亮艳丽的中华田园画卷

B. 幻化为中华儿女记忆中的一抹美丽底色

C. 好像一曲韵味悠远绵长的中华山水歌谣

D. 成为中华儿女心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这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B. “体味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数量词、形容词。

C. “意趣”“甘醇”“经典”“发酵”这四个词感情色彩完全相同

D. “朝晖夕阴”中的“朝”“夕”是反义词,“玩味”“体味”是同义词。

2. 根据下文语境,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诗歌中有“海”的雄壮。《观沧海》中“(1)_________,若出其中”,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罗星汉的雄伟气势;《次北固山下》中“(2)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描写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有而出的壮丽场景。

诗歌中有“风”的萧瑟。《潼关》中“终古高云簇此城,(3)_________”西风猎猎,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4)_________” 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画面的对比,抒发了游子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

诗歌中有“雨”的凄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5)_________,(6)_________”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忱;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7)_________,(8)_________”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

3. 请续写一段话,分享阅读诗歌带给我们的成长。

诗歌的阅读和积累,丰厚了我们的生命底色,_________。

(二)

班级拟创办班刊《青春飞扬》,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4. 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

一片心   振翅    少年    九万里    报国     鲲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 班刊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的各个板块的名称,为了增加班刊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请你在现有板块下面再增加一个栏目。

A.原创天地   B.班级新闻    C.名著大家谈   D._____________

6. 阅读名著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班刊“名著大家谈”栏目中,有两个话题,请参与讨论。

(1)有人认为《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个才能平庸的人,你的看法呢?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按要求写一段心得体会。

读经典作品,有利于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要求:①要有整本书初读和再读的经历与体验;②要有某一部名著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③要体现大师思想对你成长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文阅读(24分)

活动一:“月”这一意象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线,老师选择了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下面问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峨眉山月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丙】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7. 下列对甲乙丙三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表明时间已到暮春初夏,杨花落尽,杜鹃声声表达了诗人心中苦闷、彷徨、伤感之情。

B. 乙诗中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丙诗以“峨眉山月”为主线贯穿始终,诗人由自己写到故乡月,再由月写到人,月成为李白诗歌中的经典意象。

D. 李白的许多诗歌都写到了月亮,月在他的笔下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充分体现诗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8.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并加以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和“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在抒情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寓言故事经常给我们带来思考,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有删改)

10.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凡闻言必熟论_________        (2)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

(3)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        (4)然则何以慎_____________

11.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在名著导读课上,老师给大家选取了“三调芭蕉扇”的内容进行精读,请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甲】

罗刹道:“波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又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好猴王,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那罗刹挣脱手,举剑来迎,行者随又轮棒便打。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这一场好杀……

【乙】

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见是个八戒的模样,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里去?”牛魔王绰着经儿道:“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我来迎你的。”行者笑道:“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牛王道:“却是生受了,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14. 【甲】文画线句子中的“亲情”指的是什么?“仇隙”又是何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老师推荐同学们用对比方式阅读:“同样是借,借的方式不同。”请同学们说说这三次借扇的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西行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之路,和之前的情节比较,悟空身上的“人性”滋生强化,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班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学习活动,请围绕以下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据住建部数据,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91亿吨,2016年是2亿吨,2021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2.49亿吨。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刻不容缓。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小环境污染的关键。”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破解城乡垃圾难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仅如此,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提高后续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难度,节约社会资源,进而将垃圾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和能源。比如,将热值较高的可燃成分进行燃烧发电,提高熬效率;将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等等。

材料二: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材料三:

据江苏省住建厅的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0976吃,比2015年增长10倍,基本实现县以上城市全覆盖;全省建筑拉规年资源化利用能力3500万吨,比2016年增长6倍。全省共建成690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带动2.16万个居民小区、3.52万个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全省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0.1万吨。

(摘编自《JSTV荔枝网》2022年11月1日)

17.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B. 要实现在源头垃圾减量化和减少环境污染,唯一途径在于垃圾分类。

C. 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基本实现县以上城市全覆盖。

D.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垃圾分类习惯差,是我国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18. 结合以上材料,简述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材料二,对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取了一篇文章,请阅读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老妈是个菜贩子

①许朵的叛逆,是从厌烦“菜贩子老妈”开始的。

②读初中时,许朵私下里叫老妈“卖菜的”,嫌她不似同学车卉卉的老妈,举手投足,一股文化人的范儿。一想到卖菜的,许朵就巴不得离老妈远远的。

③不过许朵老妈的菜摊,经营得真不错。她做买卖诚实,人又热情活络,很快就从菜摊发展到菜店,后来拥有十多家连锁店。但在许朵看来,老妈骨子里是暴发户,不管老妈的职业还是素养,都不值得敬重,以至于坚决要让自己和老妈的人生拉开距离。

④读到高中,许朵坚决要求住校。老妈不同意,说:“牟卉卉跟你一个班,人家咋不住校?”许朵“哧”地冷笑一下,压根不想服从。最后老妈拗不过许朵,只好依她住校。但让许朵没有想到的是,开学时,老妈不仅自作主张执意开车送她到学校,还一见如故地和班主任聊上了。她那卖菜的大嗓门一嚷嚷,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于是开学当天,全班都认识了许朵——她妈是卖菜的,是家喻户晓的“诚信菜店”的老板娘。许朵简直沮丧透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天阴沉沉的,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也垂着枝条,没有一丝生气。坚持住校就是想离老妈远一点儿,可是一天没过,又被罩在她的影子里了。

⑤因为卖菜的老妈,许朵不由自主地在同学面前显出自卑,甚至承受不了一些善意的玩笑。在大家聊起老爸老妈的时候,她便找借口溜出去。由此,许朵对老妈的忌恨又多了一重。

⑥而老妈还是老妈,又跟学校管后勤的校长扯上,零利润为学校食堂送菜。老妈得意洋洋地对许朵说:“你们校领导说了,你吃饭不用花钱,想吃啥就去吃啥。”

⑦许朵简直要崩溃了,但这次,她默然不语,只是坚决不肯再去食堂,而宁愿去学校门口那些不卫生的廉价小食店吃。结果没几天就吃坏了肚子,患了急性肠炎。

⑧至此老妈终于知道许朵的抗议行为,她又气恼又意外,哆嗦着嘴辱,抬起手掌,可看着许朵苍白的小脸儿,还是无力地放了下来,叹口气,转身走了。这样的抗争之后,许朵觉得再多花一分钱就是对老妈的妥协与认输。她分外努力,只想远远地逃离老妈。

⑨可到底是长身体的时候,功课越来越紧张,到了高二上学期,许朵明显出现营养跟不上的疲累。恰在这个时候,牟卉卉的老妈找到许朵,以一个母亲的急切央求道:“朵朵,卉卉也住校了,可她不许我中午送饭,这样营养怎么能跟得上呢?阿姨求你,跟她做伴儿吃饭好不好,卉卉说了,只要你同意我给你们俩送饭,她就让我送。”

⑩许朵过意不去,可看着牟卉卉老妈祈求的眼神,她还是点了头。许朵想,这才是爱孩子且有素养的妈妈,不像自己老妈,是个卖菜的,永远不考虑后果,总把事情做得那样浅薄。

⑪于是,牟卉卉老妈每天中午都送来丰盛的午餐,让许朵有了足够的体能,加上要远离老妈的动力,许朵的状态越来越好,高考时发挥出超常水平,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一所远离家乡的一流大学。

⑫接到通知书的那天,许朵很兴奋,去答谢牟卉卉老妈。没想到牟卉卉老妈微笑着揽过许朵的肩膀说道:“朵朵呀,你真把你老妈逼急了,就为你的吃,来求我求卉卉想了这个法子。孩子你想想,卖菜怎么了,靠自己劳动把生意做得这么大,不值得你自豪吗……”

⑬这些话,一句一句戳在许朵心窝里。

话语如蚕,心似桑叶。

⑮真的,老妈有什么错,她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赚血汗钱,过好自己的生活,竭尽全力爱自己的孩子……

⑯许朵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光。

⑰那天下午,许朵第一次去了老妈的菜店,看老妈正弯着已然有些佝偻的身子,跟员工一起码菜,菜在老妈的手里是那样乖巧,服服帖帖地任由老妈侍弄。许朵愣了愣,过去接过老妈手里的菜,轻声说:“妈,你歇着去,我来吧。”(逸自《意林》2022年第3期,有删改)

20. 概括出许朵对菜贩子老妈感情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从描写角度赏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又气恼又意外,哆嗦着嘴唇,抬起手掌,可看着许朵苍白的小脸儿,还是无力地放了下来,叹口气,转身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结合全文,写出你对画波浪线这句话的理解。

话语如蚕,心似桑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分析“菜贩子老妈”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交流(60分)

25. 作文

请以“走近,才发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

参考答案

1.(1)    ①. 蓄    ②. 楫    ③. zhuó    (2)C    (3)B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含情蓄意(hán qíng xù yì):含蓄着情意。

野渡舟楫(yě dù zhōu jí):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的船只。

反复着色(fǎn fù zhuó sè):一遍又一遍地涂颜色。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471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