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64712

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13 七年级上册 0 3,65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句容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南京...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23分)

学校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任务。

1. 扬子同学在活动中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阅读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我迷恋那些不动声色的描述,那些用纤维(   )连接起来的细部,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我迷恋天马行空的想象,江河山海,天堂冥界,过去未来,无所不臻;我迷恋那些幽旷深邃的思想,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立己达人的经验总结,从不同方面quán释(   )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zhāng显(   )了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1)为加点字注音:纤维(     )        谆谆教诲(     )

(2)根据拼音写汉字:quán释(     )      zhāng显(     )

(3)请从语段中找出一个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语段中词语理解错误的是(   )

A. “一段”、“一条”是数量词。

B. “温暖”、“深邃”都是形容词。

C. “连接”与“抵达”都动词。

D. “那些”是名词。

2. 秦淮同学根据所学古诗制作了诗文辑录表格,根据提示填空。

意象 诗句 情感 出处
白鹤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 豪迈之情 刘禹锡《秋词》
蜡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 思家之愁 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身世之悲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菊花 (4)______,应傍战场开 和平之盼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风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河流 (6)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个性之逐 (7)_____《潼关》
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8)______ 童真之乐 高鼎《村居》
我的

发现

(9)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钟山同学展示的读书摘抄,补全扬子与秦淮同学的对话。

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

扬子:钟山同学摘录的这段话真是写得太好了。它用了(1)__和(2)___,(3)___和(4)____两组反义词,来显示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

秦淮:是的,人们常用反义词形成_________、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这两组反义词真绝,作者对这两位大师的喜爱溢于言表,两位大师的文学风格一下子就能被人记住。

扬子:这段话的画线句我也很喜欢,因为:(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淮:语言表达的具体化、形象化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二(44分)

(一)古诗文·精研(16分)

【古诗阅读】

4. 夏日已成记忆,扬子和秦淮一起从诗作中回味夏日风情。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扬子:夏日诗作中,我最爱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前两句中,“梅子金黄”、“杏子肥”、“(1)____”等将江南初夏的田园之景刻画得真是生动形象啊。

秦淮:诗歌最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用了(2)_____的手法,抒发了_________之情。

【古文阅读】

怒蛙说(节选)

【南宋】陈傅良

日有乌,月有蛙。蛙与乌相遇,乌戏蛙曰:“若,脔肉耳。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蛙曰:“吾已矣,若无靳④我!”乌曰:“若亦能怒邪?”蛙曰:“吾翘吾腹,翳太阴之光;呀吾颐,啖其壤;瞠吾目,列星不能辉,奚而不能怒!若不吾信,月于望,吾怒以示若。”其望,月果无光。

他日,蛙遇乌曰:“曩吾怒,得毋惕乎?”乌曰:“若焉能惕我哉!吾振吾羽,翳太阳之光;肆吾咮,啄其壤;徐以三足蹴之,天下不敢宁而居。吾视若之怒眇矣,奚以若惕为!若不吾信,月于朔,吾怒以示若。”其朔,日果无光。啬人伐鼓,驰且走焉。

(《止斋先生文集》)

【注释】①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只脚的乌鸦。②蛙:蟾蜍,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上有蟾蜍。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④靳(jìn):嘲笑,侮辱。⑤翳(yì):遮蔽。⑥呀:张开。⑦月于望:农历的每月十五那天。下文的“月于朔”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⑧啬人:乡人。

5. 扬子不太理解下列加点字,请你帮他解释。

(1)若,脔肉耳(     )          (2)驰且走焉(     )

(3)徐以三足蹴之(     )        (4)若焉能惕我哉(     )

6. 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扬子不明白意思,请你帮他翻译。

若不吾信,月于望,吾怒以示若。

7.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缺少停顿,扬子不会读,请你用“/”帮他断句(断两处),并告诉扬子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

读出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扬子读完了全文。选文“日中之乌”与“月中之蛙”相遇,引发一场“怒争”;后文“羲和”不满“乌”自夸并与之相争,造成天下大旱;最后“风神飞廉”、“雷神丰隆”和“雨神屏翳”联合起来兴风作雨,向“羲和”示威,以致天下大灾。作者文末感慨:“呜呼,司(掌管)造化之权而私以怒竞,民物奚罪哉!”扬子不太理解这则寓言故事,请结合故事内容和作者的议论,给扬子说说这则寓言故事深刻的寓意。

(二)童话·想象(14分)

驴小弟变石头

威廉·史塔克

①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子。

②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他激动得浑身发抖。雨水落到背上凉凉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颗有魔法的石头!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的话时,天就变黑了,闪电雷声来了,大雨也来了。

③“我真是太幸运了!”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脚蹄上的疙瘩消失,结果都实现了。

④就在他赶着回家,走过草莓山时 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饥饿的狮子瞪着他,把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就会想到要这头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在家里,也可以希望狮子变成小菊花,或蚊子。可是他吓坏了,吓得没有办法用心想。“我希望变成石头。”说完,他就变成一块岩石。狮子跳过岩石,围着他闻了又闻,最后只好嘀咕着走开,“我明明看见那只小驴子的,也许是我饿疯了。”

⑤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待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身边。“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他想。但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这显然没法做到。他心里既害怕,又着急。最后终于明白:唯一的希望是一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许愿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

⑥最后,驴小弟睡着了。随着星星的出现,夜,来了。

⑦驴爸爸和驴妈妈在家急得要发疯了,驴小弟从来没有过了晚饭时间还不回家的,他到哪儿去了呢?他们整夜没睡,天快亮了,还是不见儿子回来。驴妈妈号啕大哭起来,驴爸爸不停地安慰。他们多么希望亲爱的儿子就在身边啊!“我以后再也不责骂他了,”驴妈妈说,“不管他做什么。”

⑧天亮了,他们到处打听,毫无音讯。他们去找警察,警察也找不到他们的孩子。A燕麦谷的狗全都出来搜寻,他们嗅过了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叶,搜过了远近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批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他们也闻过了草莓山上的那块岩石,可是那气味半点也不像驴小弟的气味。

⑨同一个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动物问了一次又一次,这样过了一个月,驴爸爸和驴妈妈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们推测: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也许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B他们试着重新振作,但仿佛到处都有驴小弟的影子——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他。(批注B: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家人在生活中如何想到驴小弟,但是读者在此处可以通过想象来脑补画面。)他们伤心极了,觉得生活已经没什么意义。

⑩日夜更替,驴小弟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他醒着时,只有伤心和绝望。他觉得他会永远变成岩石。他想要习惯这件事,他不想醒了。

⑪C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啸着掠过草莓山。下雪了,大多数动物都待在温暖的家里。冬天的草莓山荒凉极了,驴小弟就这样孤零零地趴在那里。又过了一段时间,雪融化了大地渐渐暖和如来,树木开始吐出了嫩芽。(批注C:此段描写貌似有点繁复,好像“冬去春来”四字即可,作者写这段到底有何用意呢?)

⑫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坚持要跟驴妈妈一起出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虽然我们的宝贝不在了,但生活还得继续。”他们来到草莓山,驴妈妈恰好坐在那块岩石上,她温暖的体温使沉睡的驴小弟苏醒过来。他真想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可是他不能说话,他只是一块石头。

⑬驴妈妈在岩石上摆放食物,驴爸爸则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突然,他看见了草地上那块小红石子。“啊,多奇妙的石头!小宝肯定会非常喜欢。”说着,他就把小红石子放在了岩石上。

⑭这时,驴小弟虽然还是石头,却像驴子一样完全清醒了。驴妈妈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小宝爸,你知道吗?我有个奇怪的感觉:我们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这附近!”

⑮“我就是!我就是!”驴小弟想喊,但是喊不出来。

⑯“多希望他跟我们一起坐在这美好的五月天里啊!”驴妈妈说。驴爸爸悲伤地低下了头。然后,他们两个互相看着,又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中。

⑰“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成真正的我!”驴小弟想。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之后的情景你想也想得到——D拥抱、亲吻、问答、凝视和欢呼!(批注D:五个动词连缀成句,将五幅幸福画面融为一体,精妙地描写了驴小弟从石头变成驴后一家人团聚之景,表达了激动喜悦之情。)

⑱等他们回家后,驴爸爸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放进一个铁盒子。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用到它。但是现在,说真的,他们还需要什么呢?E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批注E:“一切”指什么?好像不仅仅靠神奇的小石头得到的吧?)(选自绘本《驴小弟变石头》,明天出版社2013版,有删改)

9. 童话故事曲折有波澜。秦淮读完文章后,梳理内容,形成以下思维导图,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驴小弟发现有魔法的石头→①______________→驴爸爸妈妈着急寻找驴小弟→②______________

10. 童话中有优美的语言。批注D是秦淮发现精彩语句后进行的赏析,请模仿批注D,将批注A补充完整。

11. 童话是想象的艺术。请用描写的方式将秦淮批注B中的想象的画面具体化。

12. 童话的创作独具匠心。批注C和E是秦淮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请你联系上下文,帮他解答。

批注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品悟(14分)

【文段一】

次早,悟空起来,请师父走路。三藏着衣,救行者收拾铺盖行李。正欲告辞,只见那老儿,早具脸汤,又具斋饭。斋罢,方才起身。三藏上马,行者引路,不觉饥餐渴饮,夜宿晓行,又值初冬时候,但见那:

C霜凋红叶千林瘦,岭上几株松柏秀。未开梅蕊散香幽,暖短昼,小春侯,菊残荷尽山茶茂。寒桥古树争枝斗、曲涧涓涓泉水溜。淡云欲雪满天浮,朔风骤,牵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A行者用手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

……

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进人口!如今欲寻他无处寻,欲叫他叫不应,去来!去来!”

(选自第二十七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版)

【文段二】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请你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咪,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B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D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进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版)

阅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扬子和秦淮交替使用了“精读”与“跳读”的方法,他们在阅读中产生不少疑惑,请你帮助他们解答。

13. 精读就是鉴赏。请品析划线A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 精读就细读。划线B处,孙悟空为何在临别时嘱咐沙僧要留心防着八戒?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15. 精读就是精思。结合两个文段,以“离开取经队伍”为话题,说说孙悟空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变化。

16. 跳读就是跳开某些情节去读。请分析划线处C和D哪一处可以跳读,哪一处需要精读。

三(33分)

17. 根据要求写作。

猫是郑振铎的家庭小侣,橡树是牧羊人的忠实伴侣,小鸭子和大鹦鹉是康拉德·劳伦兹的亲密伴侣……因为有它们,人生旅途才不寂寞,人生的意蕴也渐次丰厚。

请以“侣”为题,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和人名。

…………

参考答案

1.(1)    ①. xiān     ②. zhūn    (2)    ①. 诠    ②. 彰    (3)谆谆教诲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①纤维(xiān wéi):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天然纤维如棉花、麻类植物的韧皮部分,以及动物的毛和矿物中的石棉等。

②谆谆教诲(zhūn zhūn jiào huì):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2)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471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