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64630

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12 七年级上册 0 1,37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句容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南京...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30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经过广大市民的踊跃投票,人们翘首qǐ盼的扬州“运河十二景”终于尘埃落定。据报道,这次评选吸引了三十多万人次热情投票,五万多名网友争献良策。在入选的景点中,既有生态佳境,    甲    ;既有历史名胜,    乙    ;既有浪漫情怀,    丙    。这“十二景”是扬州大运河段最精彩、最典型也最有魅力的窗口。

“运河十二景”并非只是空头衔,它不但是时代的造势、公众的选择,而且是扬州运河风情的高度浓缩。作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流经南北,水域广袤,内涵深奥,景点繁多。要让一般人在尽短时间内领lüè其精华,最好的办法是择其精粹,还其真容,灵活推介,以少胜多。

运河十二景是扬州运河的招牌,必将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悉、喜爱、了解。同时,在着重打造“运河十二景”的同时,统筹兼顾运河的其他景点,也是扬州未来旅游发展的新课题。

(1)给加点字注音。

头衔(     )   精粹(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ǐ(     )盼   领lüè(     )

(3)依次填入语段中甲、乙、丙处横线上的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也有当代新景  ②也有务实精神  ③也有人文高地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4)语段中画波浪线语句有语病,写出修改意见。

“运河十二景”是扬州运河的招牌,必将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悉、喜爱、了解。

2. 清晰的思路对文章来说非常重要,下列有关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自《聊斋志异》的《狼》一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后描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B. 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由现实的街市写到天上的街市,进而描写天上自由幸福的生活,然后又回到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通过对比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以时间为序,先后描写了自己早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性的关注。

D.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以“新装”为线索,围绕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揭穿假新装等内容展开情节,有很强的讽刺效果。

3. 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3)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6)学习文言文,最妙的是经历由积累知识到产生兴趣再到享受乐趣的过程,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诫子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双重否定句强调看淡名利、静心钻研的重要性。

4. 学校正在筹划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准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初中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每周阅读时长的情况进行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对问卷统计制作了下列表格。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类别

 

年级

课外阅读的内容 人均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
文学名著 科普读物 中外故事
七年级 35% 19% 46% 8.5小时/周
八年级 45% 21% 26% 6.2小时/周
九年级 61% 25% 13% 2.2小时/周

你从以上表格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分点陈述,不少于3点)

(3)你的同桌小李是个小军事迷,特别爱看与军事有关的书,其它书基本不看,你该如何劝说他改变内容单一的阅读习惯呢?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5.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两位师傅是_________和唐僧,《朝花夕拾》中鲁迅也写到自己的两位老师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 孙悟空随唐僧取经后曾有几次被迫离开取经团队,请选择其中一次说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7.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他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西游记》孙悟空   《朝花夕拾》范爱农

(二)诗歌阅读(6分)

还自广陵

[宋]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注释】①还自广陵:作者从广陵返回高邮老家。②冰将裂时发出的响声。

8. 从动静结合角度分析一、二句中“依”和“戏”两字妙处。

9. 诗歌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谢道韫传(节选)

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注释】:①白:告诉。②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一种屏幕。③孙恩之难:起义军领袖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④厝:同“措”。⑤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此指孙恩。⑥肩舆:乘坐轿子。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俄而雪骤下(     )  (2)安大悦(     )

(3)道韫遣婢(     )    (4)乃被虏(     )

1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恩 虽 毒 虐 为 之 改 容 乃 不 害 涛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

(2)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

13. 请模仿《三字经》的形式,分别用三个字概括二、三两段中有关谢道韫的事件。

谢道韫,能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

对“朋友”的历史解释

①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

②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说邹朋友要相访,不免启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的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③朋友别语: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刘宏毅《千字文讲记》:在上古人类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见不到大海,贝壳很稀有,故此以贝壳作为流通的货币。贝壳上打洞,用绳子穿起来,五个叫一系,二系叫一朋。老友来了,在脖子上挂两串贝壳去喝酒,就叫“朋”友。——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一、倾听朋友的诉说

①作为朋友,你要学会倾听。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碰上烦恼,他便要找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而你作为朋友,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为朋友开了一个情感的发泄口。朋友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你不仅耐心地倾听,而且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亦或为朋友出出点子想想法子,朋友的情感就会因此而步出沼泽,他会觉得有你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依靠,朋友的情感会更加深,友谊更会与日俱增。

二、朋友之间也要说“不”

②朋友之间常常有事相托相求,这是正当的,也有的人相托相求的事常常超出原则范围和客观现实。比如:有的朋友托你办的事超出了你的主承受能力,是你无能为力的;还有的朋友托办的事是违资助你的主观意愿的等等。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作为朋友,你应该果断地说一声“不”。首先,违反原则的事,你若干了,一旦东窗事发,你与朋友都将沦为阶下囚或违纪者;其次,超越你承受能力的事,你无能为力,如果不说明情况予以拒绝,反而会因为事不办成而伤害彼此友谊;再次,有违你意愿的事你不拒绝,会影响你与其交往的情绪,也会妨碍你与朋友之托。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不可态度生硬,冒冒失失。常用的方法:一是可耐心劝阻,言明利害关系;二是可扎实说明情况,让朋友理解你的难处;三是迂回发婉转处置,巧借其它方法帮助完成朋友委托之事。——百度百科

材料三: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它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恩格斯)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②《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③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④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⑤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相继问世。——百度百科

14.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选项中符合上古时代的“朋”字字形的一项是(   )

15.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你对“朋友”的认识。

16. 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巨人之间的友谊,你觉得他们的友谊具备哪些特点?

17. 为了引导同学们“择善而从”,班主任王老师准备开展一次以“交友”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你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做一次演讲,请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拟写演讲的思路。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采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梆梆,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zhà)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比她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2022《语文报》)

18. “采春。”“采春!”“采春?”文中连续出现三个“采春”,分别赋予不同的标点符号,说说这三个标点依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19.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

20. 开篇没有直接写“采春”,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冬天的煎熬和漫长,这样写有没有偏离正题?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

21. 读这篇文章不禁联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春》,两篇文章展示了相似的春色,但是两篇文章描写的侧重点和主题有所不同,请具体分析。

三、作文(60+3分)

22. 写作。

在半年以来的初中生活里,你一定有过不少经历。游览一处风景,就心随景动,谛听自然的呼唤;结交一个朋友,就见贤思齐,沐浴品质的芬芳;阅读一本书,就浸润其中,领悟书中的精髓;经历一次不同寻常的语文活动,就倾情投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经历一次挫折,就坦然面对,展露一种胸怀……事情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用心去做、有始有终。每经历一件事,都是一次成长。

回顾你的初中生活,请以“成长的足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以外,文体自选。600字左右;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参考答案

1.(1)    ①. xián    ②. cuì

(2)    ①. 企    ②. 略    (3)C

(4)将“熟悉、喜爱、了解”的语序调整为“了解、熟悉、喜爱”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头衔(tóu xián):官衔、学衔等称号;

精粹(jīng cuì):指精美纯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463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