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同步实验汇总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同步实验
实验09 探究水的组成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实验现象及分析
(1)两电极上均_______,速率快的是_______极,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说明水通电分解产生_______。
(2)正极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说明正极产生的是_______。
(3)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火焰呈_______,说明负极产生的是_______。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种类分析
生成物中有_______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4.实验结论
水由______________组成。
5.实验拓展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可以表示为H2O,请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注意】
①通电时,必须使用_______电。
②电解水实验中,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______________。
③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和体积比口诀:“负_______正_______,负_______正_______”。
【典例01】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组成
C.产生H2和O2的体积比为2:1
D.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典例02】如图所示为水通电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b管中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1∶2
【典例03】下列关于“电解水”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典例0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大
②刚开始实验时左右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③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④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以上描述都不对
1.(2023·北京海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考三模)下列与水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试管a中生成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B.实验1可以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实验2中水分子的体积和间隔均发生变化
D.实验1和2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种类是否改变
2.(2023·北京通州·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水的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B.a 管中气体有助燃性
C.b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D.利用氢气燃烧实验也可得到与本实验相同的实验结论
3.(2023·陕西宝鸡·统考三模)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
C.左边注射器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注射器的2倍
4.(2023·湖南怀化·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甲、乙两管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乙管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D.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5.(2023·广西贵港·统考二模)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将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很小的声音,说明气体不纯
6.(2023·江苏宿迁·统考三模)氢气吸入疗法是新冠肺炎治疗手段之一、患者通过吸入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来辅助治疗肺部炎症,这种混合气体可以通过水电解(装置如图)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管与乙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
D.使用氢气吸入疗法时,治疗区域内应严禁烟火
7.(2023春·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左端是负极
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
C.试管2中的气体可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8.(2023·云南红河·统考一模)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B.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若正极产生2mL的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4mL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是研究水的组成的两个重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B.玻璃管b端连接电源的正极
C.两个实验的能量转化形式不同
D.两个实验均可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0.(2023·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最好用带火星的木条
B.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可能是因为气体溶解度不同
C.该实验目的是验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硫酸在电解水实验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11.(2023·海南海口·海南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1)玻璃管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2)实验时发现a、b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猜测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电极材料发生反应
C.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1.(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检验氧气 B.氢气验纯 C. 点燃氢气 D. 熄灭酒精灯
2.(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的气体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产生气体b的一端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质量比为2:1
B.H2具有助燃性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
4.(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6.(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用下图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经检验a管中产生H2,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______________。
(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b管中气体为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7.(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常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
(3)本实验除了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外,还可验证水分子的微观构成是_______。
…………
参考答案
【典例01】B
【详解】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试管1与电源负极相连,试管1中得到H2,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说法正确;
D、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氧气,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说法正确。
故选:B。
【典例02】C
【详解】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此选项错误;
B、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此选项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D、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2∶1,此选项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