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化学自学预习精品讲义
第01讲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物质,提高科学素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了解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3.认识碳酸氢铵及其受热分解,了解酒精灯、试管的使用。
【重点】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酒精灯和试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酒精灯和试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加热碳酸氢铵
二、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氮气的用途:a.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主要是白炽灯内填充氮气,如果灯泡中含有空气,则钨丝容易被氧化而烧断)
b.液氮(液态的氮气)用于医疗手术
c.用作粮食和瓜果的保护气(氧气含量少,减缓呼吸作用,保持新鲜)
d.用于制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作原料制得氨气,氨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2、铁的锈蚀实验
[实验现象]铁丝网表面有少量红棕色物质出现,烧杯中的红墨水沿导管上升一段距离,形成一段红色水柱
[解释原因]红棕色物质是铁锈,铁生锈消耗了氧气,使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红墨水倒吸入导管中
[应用]日常生活中,使用铁制品时应注意保持干燥,不能长时间盛放食盐水等。
三、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和瓷器的烧制
(2)现代新型材料:光导纤维、半导体材料、钛合金等。研制新药物:青霉素等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物质 B. 物体 C. 运动 D. 实验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
A.开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3.下列不属于古代化学工艺方面成就的是( )
A.烧制瓷器 B.发明黑火药 C.纳米技术 D.造纸技术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是( )
A. 生产化肥 B. 合成药物 C. 电脑程序 D. 开发能源
5.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天问一号”飞行轨迹的追踪
B.人类战胜新冠疫情所需药物的研发
C.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D.农业上粮食高产所需化肥的生产
6.下列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D.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是先排放后治理
7.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作火箭的助燃剂 C.用于医疗冷冻麻醉 D.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
8.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
9.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10.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11.某同学将沾有清水的细铁丝放入图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丝不变,b液面升高
B.铁丝不变,b液面不变
C.铁丝生锈,b液面升高
D.铁丝生锈,b液面不变
12.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人类征服了火 B.中国发明了火药 C. 张衡发明地动仪 D.古代制瓷技术
13.下面是人们对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B.化学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的发展极大满足了人们对新物质的需求
14.下列比较玻璃、有机玻璃、聚酯塑料的方法、现象、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A.分别将样品摔在瓷砖上,均没碎裂
B.分别将样品在强光下照射,不透明的是聚酯塑料
C.分别将样品用铁制小刀刻划,没有痕迹留下的是有机玻璃
D.分别将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会儿,没有变化的是玻璃
15.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二、填空题
16.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已有相当的成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举世闻名的。
17.王兵同学从家里收集到如下日常生活用品。
①食醋 ②医用酒精 ③洗衣粉 ④洗发水 ⑤酱油
请回答问题:
(1)与化学有关的物质有_____(填序号,下同),因为它们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而是用_____(填“化学”或“物理”)方法创造的新物质。
(2)其中能食用的是_____,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能除污去垢的是_____。
18.进行如图所示的“铁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将上述经处理后的铁丝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4mL的浓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橡皮塞(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对此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为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白色固体________,同时看到试管壁上有________出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还能闻到一股________气味。
(3)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加热反应生成了氨气、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俗称碳铵,通过本实验,请你谈谈如何合理的保存这种化肥?________________。
1.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 )
A.无色无味 B.密度与空气接近 C.熔沸点低 D.化学性质不活泼
2.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3.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用于制造硝酸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4.碳酸氢铵(NH4HCO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安全的氮肥,但易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和一种液体,有较浓的氨味,试写出其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5.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后,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无明显变化
6.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能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如何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参考答案
基础与提升
1.A
【解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故研究对象是物质。
2.C
【解析】
A、研发氢能源,属于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正确;
B、合成新材料属于制取新的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内容,正确;
C、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是生物学研究内容,不是化学研究的内容,错误;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属于制取物质是化学研究的范围,正确。
故选C。
3.C
【解析】A、烧制瓷器,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错误;
B、火药的发明,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错误;
C、纳米技术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而是现代工艺方面成就,故选项正确;
D、造纸的发明,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故选项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