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同步实验汇总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同步实验
实验03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排水法收集气体
(1)适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______溶于水,且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将集气瓶______,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______,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______在水槽内。当集气瓶内的水______时,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放在实验桌上。
【注意】
(1)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是毛玻璃,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______(填“上”或“下”)盖好集气瓶。
(2)吹气换气时不要______集气瓶内的水。
(3)若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瓶口朝______(填“上”或“下”) ______(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若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瓶口朝______(填“上”或“下”) ______(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
2.对照实验
指其他条件都______,只有一个条件______的实验。该探究实验在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时,都采用了______的方法。
-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多少
【注意】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不是二氧化碳,是______。
【典例01】小明在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何不同时,“将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提出问题 B.进行实验 C.猜想与假设 D.得出结论
【典例0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①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②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桌上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将饮水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充满呼出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典例03】下列有关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出气体中仍有氮气
B.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C.利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
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典例04】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差别,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少量空气),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曲线X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图2中Y体积分数在60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D.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23.34%
1.(2023秋·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稀有气体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2023·广东珠海·统考一模)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这样会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4.(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有错误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B.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C.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氧气的含量
D.用玻璃片来比较水蒸气的含量
5.(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的气体,下列方案中不能成功的是( )
A.分别闻两瓶气体的气味
B.向其中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C.向其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D.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6.(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校联考期末)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相同状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a<b
B.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C.呼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
D.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
7.(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8.(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小组同学欲探究“操场与教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集气瓶装满水,到操场倒掉后盖上玻璃片,收集操场空气样本
B.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种气体反应完全并粗略测定其含量
C.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只有气体样品的体积
D.教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一些,因此课间应加强通风
9.(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为了探究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实验所用木条的粗细、长短应该相同
C.实验中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的木条很快熄灭
D.该实验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更少
10.(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5 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80 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
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11.(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校考期末)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中均放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A中的澄清石灰水比B中的澄清石灰水更浑浊验证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A瓶作用是除去被人体吸入的空气中CO2
C.C瓶作用防止人在吸气时将澄清石灰水吸入嘴中(安全瓶)
D.B瓶作用是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12.(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所示,向袋内缓缓吹气,用传感器采集O2、CO2、湿度(测水蒸气)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曲线是X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C.根据图示可知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
13.(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入气体时,应打开活塞______(填字母,下同),关闭活塞______。
(2)人呼出气体时,应打开活塞_____,关闭活塞_____。此时可以观察到②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瓶②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
参考答案
1.排水法收集气体
(1)适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不(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当集气瓶内的水被完全排出时,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放在实验桌上。
【注意】
(1)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是毛玻璃,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填“上”或“下”)盖好集气瓶。
(2)吹气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
(3)若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瓶口朝上(填“上”或“下”)正(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若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瓶口朝下(填“上”或“下”)倒(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