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高频非选择题25题)-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8日
资源编号 61385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高频非选择题25题)-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2023-11-04 七年级上册 0 1,8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精选高频考题25题·非选择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出现了耕地用的耒耜。

材料二: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7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

材料三: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在居住区内建起围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还制作大量彩陶盛放食物。

——据网络资料整理

(1)材料一中耒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3)据材料三说明该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

2为探究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某校举行了“远古祖先的拜访”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任务一对号入座】

材料一:①河姆渡原始居民    ②元谋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北京人    ⑤山顶洞人

(1)依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远古人类的序号填入表格A、B两处位置。

【任务二图说历史】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房屋结构的名称。造成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归纳概括】

材料三: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东到安徽。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任务四分析论证】

材料四: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4)依据材料四,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3 [历史与文物]文物与文字一样都承载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河姆渡文化”文物介绍

图一:[名称]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有猪纹,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1)你能从材料一的出土文物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参照材料二中图一-的描述,对图二文物图片进行解释。依据材料二,可推测印证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哪些历史现象?

4探究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同学们一起探究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探访农耕生活】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国原始农耕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列举中国原始农业取得主要成就。

【追溯人文初祖】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的地图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族为什么尊奉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有关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可信吗?请举一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探究国家产生】

材料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同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野果、野虫),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治理水患)。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四:陶寺都城遗址距今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这座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和建筑材料。城内有大型墓葬,随葬品有陶鼓、玉钺、龙盘等礼器,还有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如图)。

(3)相传,“上古之世”中国大地上出现许多了国家及国王。结合材料三、四,列举传说中有哪些“国王”?这些“国王”身上共同品质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四,你认为材料三中的传说可信吗?为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什么感悟?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是我国先民在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1)图一是袁隆平和他培育的杂交农作物,图二是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耐旱的农作物.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示的农作物名称。

材料二:图四是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一处遗址的建筑复原图;图五是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东部一处遗址的圆形房屋复原图.

(2)请分别写出这两处房屋建筑的名称。

材料三:图六是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一处遗址出土的骨耜,骨耜往往用于农业生产。

(3)想一下,该骨耜是用于农业哪方面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6我国是出土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发现于云南的元谋猿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929年是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在发掘中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在1930年的继续发掘中,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数件石制品被发现。1931年发现更多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灰烬等。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

材料三   郑州某历史社团进行以“文化传承,大河先行”为主题的大河村遗址研学活动,内容如下:

(1)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任选材料一、二的内容完成一组史实和推论。

示例:史实: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石器。

(2)将上表中研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在B处补充提炼一个主题,并补充与主题对应的研学内容。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7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远古祖先的拜访”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任务一:对号入座

(1)请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    ②元谋人    ③黄帝    ④半坡原始居民    ⑤北京人    ⑥炎帝    ⑦山顶洞人   ⑧尧舜禹

任务二:分析论证

(2)根据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史实,完成探究问题。

问题:上图房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建筑,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请你结合史实,依次回答出居民名称和地理位置(大河流域)。

任务三:方法总结

(3)结合上述探究,请你归纳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怎样的生活?

(2)材料二反映了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面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我国什么远古人类时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9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搜寻先祖足迹】

材料一   中国远古居民遗址分布图(如图)

【探秘远古文明】

材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

【感悟先人智慧】

材料三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材料四   壬寅年(2022年)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隆重举行拜祖大典,全球华人共拜始祖轩辕。

(1)图中A.B.C.D.四处分别是我国哪些远古居民的遗址所在地?

(2)材料二中的“制耒耜,教民农作”与传说中哪一人物有关?传说他还有哪些贡献?

(3)材料三中的大禹是如何治水成功的?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4)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典,肇始春秋,绵延至今。今天的海内外华人共同举行祭祖大典有什么现实意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据材料一中的图,概括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说明“北京人”成为“人”的原因。

(2)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原始社会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最注重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重要标志。某班级同学开展“原始农耕生活”探究学习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作物种植】

材料一:

某遗址出土的稻谷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稻谷”出土于哪一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遗址农业的发展与 哪一流域有关?

【定居建筑】 材料二:

(2)写出材料二中两处遗址中房屋的样式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处房屋样 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工具进步】材料三:从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开始,人们就使用石头作为工具。最初的石器是对石块进 行简单的敲砸而成。距今20 000多年前,为了提高石器的使用效率,人们开始在石器的刃部进行磨制。距今10 000多年前,出现了对石器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此后,到金属制生产工具出现之前,磨制石器一直被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分析“石头作为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史有法】

(4)上述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属于我们研究历史的实物资料?(写出材料序号即可)

12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与此同时,劳动工具(或生产生活用具)制造技术的进步意义至关重要。

【以石为器粗犷质朴】

材料一: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下图为中国远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

图1 图2

(1)图1中所示的石器曾作为远古人类的劳动工具在使用,这种石器叫什么?中国境内哪些远古人类曾使用过这样的石器?

(2)图2中所示的石器是什么石器?这种石器的发展与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以铜作器精美绝伦】

材料二:

(3)材料二中所示的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请问它当时的用途(或功能)是什么?

【以铁为器实用高效】

材料三: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译文:假如要大力士乌获用力拽牛尾巴,即使把尾巴扯断,力气用尽,但是牛还是不肯走,因为方向反了。假如五尺的小孩牵着牛的鼻环,牛就会任他拉到哪里,这是因为方向顺了。)

——《吕氏春秋》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生产技术?在这一生产技术出现的同时,什么农具也出现了,使它们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我国青年古人类学者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此后又陆续有新的发现,在北京人遗址的历次发掘中,共发现分属四十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十多万件石器和石片、一百多种动物骨骸,还有灰烬层厚达六米的用火痕迹。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灿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

——《河姆渡文化》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四: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战胜各种困难,终于获得成功。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历史教材

(1)请从材料一中找出北京人会使用火的依据?这段考古资料告诉我们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

(3)材料三中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4)材料四中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4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较多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元谋人遗址的遗物

材料二   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

材料三   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1)从上图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从元谋人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已经测量出元谋人距离我们现今大约有多少年?

(2)材料二中的右图是哪种原始人的头部复原像。可以发现他使用的是什么石器?

(3)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请写出最早建造图A.图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

材料二   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到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 这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材料三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它的使用有什么 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影响?

16学习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后,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网络考古”活动,请你参加。

【构建时空观念】

(1)小组成员绘制了“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请写出下图中A、B处对应的古人类遗址。并说说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和这样分布的原因。

图1

【研读历史史料】

(2)你从图2、图3中分别得到了哪些信息?

【养成家国情怀】

2022年4月5日上午,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人民网

(3)你知道黄帝在中国历史上做出的贡献吗?今天我们举行拜祖大典有什么重要意义?

17探究我国原始人类的活动轨迹,意义非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厚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材料二   约10000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和原始的农耕生产,出现了著名的河姆渡原始聚落遗址和半坡原始聚落遗址。

材料三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这则材料证明了北京人学会了什么?这能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吗?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他们中谁会制作和使用彩陶?

(3)这段材料中的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了什么?因此,后人尊称谁和谁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然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依据材料分析,上述传说时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在上述制度下产生了哪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这些首领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3)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请简要说说。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有两种原始居民分别住在长江流域和③,他们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②、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1)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中国古代史“早期农业部落居民”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①②③的内容。

图1

(2)分析两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从地理环境方面考虑)

材料二【连环画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2中的“尧皇”把位置让给了谁?这种“让贤”的制度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说说图3大禹治水的故事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0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较多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吧!阅读下列问题,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元谋人遗址的遗物。

材料二   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时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下图)。

材料三   文物识别

(1)从材料一的图片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从元谋人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已经测量出元谋人距离我们现今大约有多少年?

(2)材料二中的照片1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京人的基本体貌特征。

(3)观察照片2,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石器?

(4)照片3为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根据图片,说出当时的用途有哪些。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5)请将材料三的文物对号入座。

①山顶洞人_________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_________ ③半坡原始居民 _________

(6)通过文物古迹,我们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请你举出两条我们了解文物的途径。

21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在学习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后,某校七(1)班的同学对我国古代人类的吃住进行了专项的探究。

【食物见变迁】

(1)中国稻作、粟作农业分别起源于图中的哪两个区域(写序号)?请分别举出我国农耕时代以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2)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宅现差异】

(3)请根据所学说出这两座房屋建筑的名称,并判断这是哪两个原始居民时期的房屋。

(4)请说出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名片解读:

①名称:______②距今时间:______③发现地点:______④该遗址的重要地位:______

(2)学会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完善年代尺的内容。

(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远古居民使用的陶器和种植的作物?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考古发现有什么意义?

23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文物中的历史】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探究中的历史】

(1)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2)参观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3)图三文物被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5)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

24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食物话变迁】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诸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琼、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戟。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摘编自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

(1)读材料一图1,指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早期人类遗址。

(2)读材料二,请写出图2的史料类型,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的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和主要情况。

(3)归纳材料中可以印证的历史现象。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

参考答案

1(1)说明了原始农业生产水平的新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2)材料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依据:材料中提到了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和干栏式建筑(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材料三是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材料中提到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有半地穴式的房屋(或有固定的居住场所);有种植的农作物;有生活用具陶器等;(答出两点,意思接近即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高频非选择题25题)-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部编版) https://www.0516ds.com/6138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