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统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背景: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创立者:耶稣。
教义: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国教基督: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修建立了许多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 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2、建立者:克洛维。
3、克洛维的统治: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把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4、法兰克的扩张: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和封臣
1、土地分封的改革: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2、封君:赐地的人是封君。
3、权力与义务:
封臣:接受封地的人是封臣。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4、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力和义务的交织,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5、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四、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查理的扩展: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查理的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什一税”制度。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帝国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 西欧庄园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形成:9世纪开始兴起,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
2、庄园统治者:领主。
庄园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特点: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4、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耕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二、庄园法庭
1、权利: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通常是处以罚金,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不出庭者也会罚款。
4、审判依据: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5、法庭作用:
(1)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佃户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3)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规模:新兴城市规模较小,人口一般不超过 5000人。
3、位置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聚集的地区。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手段: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5、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的“特许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他们一般都是从周围的农村的农民转变来的。
2、市民身份获得:农奴进入城市居住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市民的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
3、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早期资产阶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大学:本义是一个团体或行会,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教育的机构。
2、兴起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欧洲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欧洲。
3、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4、大学包括: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4、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5、大学自治地位体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6、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先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完成基础课程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编纂法典的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编纂时间:529年开始,历时 6年结束。
4、《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5、《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内容:仍然承认奴隶制,但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此外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
6、《罗马民法大全》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2、拜占庭帝国衰弱:
(1)7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占领拜占庭帝国部分地区。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