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性培优冲刺
第四单元培优卷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分)
1.(本题2分)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xùn) 滑稽(jī) 烧灼 (zhuó) 哄堂大笑(hǒng)
B.慷慨 (kǎi) 干涸(hé) 狭隘 (ài) 刨根问底(páo)
C.热忱(chén) 榉树(jǔ) 恍惚(huǎng) 拈轻怕重(liān)
D.鄙薄(bó) 琢磨(zuó) 抽噎(yè) 参差不齐(cēn cī )
2.(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实践 动机 极端 拈轻怕重
B.泠清 溜达 慷慨 精益求精
C.呼啸 水渠 琢磨 刨跟问底
D.滚烫 流趟 恍惚 沉默寡言
3.(本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D.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4.(本题2分)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C.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5.(本题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6.(本题2分)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莫顿·亨特,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文章题目说明把生活中的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困难,然后一个个地去战胜它。
B.《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流着奶与蜜的田园。
C.《纪念白求恩》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
D.《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课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中包含着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二、句子默写(共6分)
7.(本题6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由窗外的风雨声想象到自己骑着战马驰骋疆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8.(本题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四、诗歌鉴赏(共5分)
(本题5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2分)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0.(3分)“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解析。
五、课外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1.(2分)解释加点的词。
素雅量( ) 诡告( )
攘者之可惧也( ) 其病良已( )
12.(2分)下列各包中“乃”的解释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A.汝病乃天罚 B.鸭乃某甲所盗
C.屠乃奔倚其下 D.翁乃骂,其病良已
13.(4分)翻译句子。
(1)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2)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14.(3分)从邻翁的角度看,你能从悟出什么道理吗?对你有什么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共21分)
(本题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岁的阳光
艾傈木诺
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
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本文略有删改)
15.(2分)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
16.(3分)文中画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
17.(3分)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
18.(3分)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本题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
①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槽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②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就他?不可能!”换了你也一定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地过来了,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
③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④白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木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看宝贝一样地看着它。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那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着地守望“亚心”。
⑤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点零距离地接触了一番。游客们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个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他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得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⑥四年过去了,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四个A(“亚洲”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型柱子合在一起,直刺云霄,中间垂一个巨型圆锥,直指亚洲地心。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出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⑦然而,吴庭德老人不但没有上交卖亚心石的钱给家里,反而把家里的四十只羊全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两块雕石狮的石料。从此以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边,一斧一凿地雕刻石狮。两年过去了,他雕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他对游客说:“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一个代表成吉思汗,一个代表文成公主……”
⑧值得一提的是,吴庭德老人压根儿没学过雕刻!
⑨远方有一位游客得知吴庭德老人创下如此人间奇迹,特意为他塑了一尊铜像,表达了对他的崇高的敬意!
⑩如果你有机会去亚心塔参观,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雕吸引住的。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执着和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19.(2分)为什么村里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吴庭德不可能创造奇迹?
20.(3分)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砸”字形容吴庭德制作亚心石的情形?
21.(3分)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第④段文意的句子。
22.(2分)为什么说吴庭德老人的所作所为堪称是一个“奇迹”?
七、作文(共40分)
23.(本题40分)世界是运动的,生命是变化的,生命平凡而又不平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你对生命的诠释是什么?请以《感悟生命》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项,“哄堂大笑”中的“哄”的准确读音是“hōng”;C项,“拈轻怕重”中的“拈”准确的读音是“niān”;D项,“抽噎”中的“噎”准确的读音是“yē”。B项正确。
2. A
【详解】B.“泠清”应为“冷清”;
C.“刨跟问底”应为“刨根问底”;
D.“流趟”应为“流淌”。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