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试题5-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58921

期中模拟试题5-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2023-09-27 七年级上册 0 2,38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期中模拟试题5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焕发出一股英雄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pò),也一直为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

(1)文中加点字“滋”的读音正确的是(      )(1分)

A. chī                B. zhī                C. cī                 D. zī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1分)

A. 迫                 B. 魄                 C. 魂                 D. 泊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2分)

A. 浩如烟海           B. 花团锦簇           C. 高谈阔论           D. 富丽堂皇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

B. 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

C.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D.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2.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B.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儿时读书的地方。

D.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前面这句话中,“大船”是名词,“去”是动词。

B.“家母见二弟愁思,故令予作赋。”这句话中“家母”是谦辞。

C.“我的母亲迎着出来,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中“热烈”在语境中有“强烈”“热情四溢”的意味。

4.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 ②天空蔚蓝辽远 ③溪水清澈如镜 ④山谷一片清幽

A. ④③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5.诗文默写。(10分)

春回大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瞧那百草园,“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何等生机勃勃;看这故人,“(1)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无尽心酸。

秋意动人,俯瞰大海的曹操咏叹“(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极写大海辽阔壮美;而马致远慨叹“(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诉说离家的愁思;李白将明月人格化,咏出“(6)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对友人深切的同情和怀念。

残夜将尽,冬春交替,这样的奇特景象被王湾定格在《次北固山下》的两句诗中:“(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面对东流逝水,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慨叹时光匆匆、往者不可复追的句子是:(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

6.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填空题。(3分)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会记录下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的样子:“生得黄胖而矮”的是______;“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的是_______;“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的则是_______。他们都在鲁迅的回忆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7.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猜成语】

下面是与“友谊”有关的成语,请根据释义写出对应的成语。(2分)

①_______: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②_______:关系如手和脚,一日也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

(2)【颂友谊】

班级征集“友谊地久天长”颂词,请仿照例句,写两句歌颂友谊的文字。(2分)

例句:友谊是黑暗中的灯塔,照亮黑暗,指引方向。

(3)【秀自己】

在“自我介绍”活动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分)

A. 自我介绍主要是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不要介绍。

B. 自我介绍可以包括姓名、家庭情况、特长、兴趣爱好等内容。

C. 自我介绍时要充满自信,声音响亮,目光正视前方,适时扫视全场。

D. 自我介绍要做到“心中有听众”,以此来确定介绍的方式、语言风格等内容。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6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②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

8. 下列对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B.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融为一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C. 《春夜闻笛》一诗前两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山上有人吹笛,仿佛是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描绘出典型的边塞风光。

D. 两首诗表现手法不同,《夜上受降城闻笛》以描写“沙似雪”“月如霜”起笔借景抒情,《春夜闻笛》则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借大雁春来北飞抒发情感。

9. 两首诗都因笛声生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节选自《宋史》)

注: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箧(qiè):书柜、书箱。④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10.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2处。(2分)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①学而时习之                ②普少习吏事

B. ①可以为师矣                ②及为相

C.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②读之竟日

D. ①可以为师矣                ②太祖常劝以读书

1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3. 乙文中写赵普晚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4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7分)

修炼“挫商”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挫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充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向往啊。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激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而是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日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4.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3分)

A. 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 第⑦段分别选用了文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 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 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15. 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请简要阐述。(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5分)

即使你是半角

①和半角的斗智斗勇,几乎让我筋疲力尽。

②半角长着棱角分明的脸,才七年级,就有了一米八的个儿。初看他,没有谁不觉得帅气。可是,他考得最高的分数是5分。120分的语文,随便怎么写,也不可能得个5分呀!从此,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半角。同桌送了他这个外号后,再也不愿做他同桌了。半角一个人待在角落,拥有了一个自在的空间。

③我上课时,同学们听得入神,经常哈哈大笑,而半角不笑。讲到精彩处,同学们在唰唰唰埋头记录,半角不记。“郭明,请记录。”半角听到我的指令,埋头翻抽屉。他把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又放回去,再取出来,再放回去。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他在努力找笔。“向同学借吧。”半角不理会,继续翻找。半角的眼神通常是茫然的,他看东西好像没有什么焦点。我很难确定他的视线落在了哪里。

④半角写过课堂作业。自从我送了他一盒水笔,他就送了我几次作业,那字完全是缠绕形的。半角从来不做家庭作业。“忘在家了。”“找不到了。”半角会搬出很多理由。有时,他并不回答你,只顾埋头翻抽屉。他把东西一件件取出来,又放回去;再取出来,再放回去。一直折腾到你从他身边走开。

⑤我联系上了半角的母亲。“老师,他说不会写,我也没办法呀。我说他这么没责任心,干脆就不要读了,可他又要去学校。”听到这番无奈的言语,我的心里乱哄哄的,很久很久都无法平复。

⑥期中考试前,我写了一篇文章,交给半角。半角从来都没有写过作文。这次我希望他有一个全新的改变。“郭明,你把它看熟,考试的时候,照样子写下来。老师觉得你能刷新自己,加油!”同时,我送给半角一本书,里面都是关于成长的鸡汤文。

⑦也许,他觉得我一直没有放弃他,内心对我是有好感的;也许,鸡汤的营养确实不错。反正,期中考成绩一出来,我惊得下巴咚的一声掉在了地上:85分!一开始,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我确定了。

⑧我们学校改试卷,都是年级调换的。我们看到的是电脑上登记的分数,而不是试卷。我赶紧找半角的试卷。我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一个5分的孩子,突然成了85分,那不是奇迹是什么!看到试卷的时候,我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半角的试卷上,赫然写着35分!半角确实写了作文,但他填空题和阅读题有大片的空白。肯定是输分的老师看错了分数。

⑨“这次郭明同学进步非常大,我们给他鼓掌。”半角睁大眼睛看着我,嘴角慢慢地绽放了笑容。我偷偷地把半角的试卷撕了。我只想让他得到鼓舞,即使它是不真实的。我希望半角永远不知道真相。

⑩期中考试后,学校要举行一次家长会,还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当全班都刷刷刷动笔的时候,半角还没有写一个字。信的格式和内容,我已经讲过。现在,我独自为半角讲了两遍。半角终于动笔了。“亲爱的老妈,您好。老妈您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熬夜。干什么事都要冷静,一定要冷静。”

⑪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尤其是“老妈您要注意身体”这几个字。我拍下它们,在全班学生面前转了一圈。“郭明的字,简直是从字帖里走出来的。结构不错,居然还写出了笔锋。”我骄傲地说着,同学们被感染,纷纷伸长脖子欣赏,然后噼里啪啦鼓掌。我听见半角羞涩的声音:“没写好,没写好。”

⑫一节多课后,半角写下了六百多字。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抵达了一个顶峰。我偷偷瞟了一眼,发现他还写到了我:“阿秋老师可神奇了!这次语文我有了大进步!都是老师的功劳!我们班的同学作文发表可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可好玩了!阿秋老师还让我们玩角色扮演!可好笑了!可好玩了!”满篇都是感叹号。那稚嫩的文字下,我看见了一颗正在变得热情和美好的心。

⑬后来,半角的妈妈告诉我,她看了信,忍不住哭了。半角的爸爸几年前进了监狱。她的儿子再也没管住。现在,她终于看到了希望。

⑭我,也看到了希望。

16. 阿秋老师为改变半角做了很多努力。请结合全文,概括具体事件。(4分)

17. 第⑧段两次描写“我”,“手在颤抖”“手抖得更厉害了”,请分别解释“我”手发抖的原因。(4分)

18. 题目“即使你是半角”是半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用“即使你是半角,只要……也(就)……”的句式补全这句话,并说明理由,以体现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3分)

19. 对于第⑨段中划线句子,有人认为,既然半角没考到85分,那“我”就不该撒谎。你觉得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4分)

三、写作(5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次开始。每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刚刚踏进初中大门的你,初一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上学两个月来,你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了哪些感受?

请你以《新的开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1.(1) D    (2) B    (3) A    (4) C

【解析】

(1)滋——zī,滋养:养育,培养。故选D。

(2)pò——魄,气魄: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故选B。

(3)A.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题5-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92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