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58570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3-09-22 七年级上册 0 1,99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轻轻地打开语文课本,这里精彩纷呈,美不胜收: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济南的冬天,澄清的河水在绿萍上冒着热气,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刘湛秋笔下热烈、粗guǎng、奔放的夏雨与远方的蝉声【甲】近处的蛙鼓一起奏响了夏天的交响曲;瘫痪的史铁生怀念与母亲jué别时收获的人生真谛;莎莉文老师用她独特的教育方法【乙】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是为“我”再sù生命的人……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和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乙】开启 B.【甲】顿号【乙】开启

C.【甲】顿号【乙】开发 D.【甲】逗号【乙】开发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划线的“安”“水藻”分别是动词、名词。

B.文段中加点的“卖弄”是“炫耀”之意,这里贬义词褒用,写出了鸟儿的欢快。

C.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等;莎莉文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老师。

二、句子默写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树叶子却绿得发亮,_________。

②_________,若出其中。

③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④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⑤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直接道出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

三、综合性学习

5.综合性学习活动。

新学期,为了增进友谊,让大家尽快地融入集体,七(1)班决定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填成语】我们可以从许多成语典故中感受到“友”的文化内涵。请在【甲】【乙】【丙】处选择恰当的成语。

廉颇袒胸露背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称为【甲】;《庄子》中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谈论生死存亡时相视一笑,彼此心意相通,共同结为朋友,称为【乙】;春秋战国时期,伯牙在子期去世后摔坏古琴,终生不再弹奏,称为【丙】

A.莫逆之交    B.知音之交    C.刎颈之交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

(2)【集诗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朋友之谊。歌颂友谊的古诗文俯拾皆是:①“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月亮人格化,表达李白对朋友王昌龄的深切关心;②“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③“________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表达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友人的安慰之情。(请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诗句。)

(3)【邀嘉宾】本次活动中将会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想邀请校团委李书记参加,班委会为此拟写了一份邀请函,请指出内容和格式上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李书记:

我班将于明天上午九点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诚邀您前来指导。同学们都特别希望聆听您的拙见,衷心期待您届时光临!

2022年10月30日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6.阅读王庭珪的《二月二日出郊》,完成小题。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①雨脚:即雨线之意。②含态:摆弄姿态。

(1)请将“飞”“紫”“燕”三个字按恰当顺序填入颈联空格中。

(2)请赏析“云犹含态石披衣”中的“披”字。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切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言之而去。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①陈季方:即陈谌,陈元方亲弟,陈太丘的第六个儿子。②阿:山脚。

7.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期日中(     )    ②言之而去(     )

③去后乃至(     )    ④入门不顾(     )

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言之而去

A.学而时习之 B.博学而笃志 C.温故而知新 D.相委而去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上 有 万 仞 之 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1.【甲】【乙】两文中,陈季方和陈元方的回答方式各有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体现了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六、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推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节选自《父亲的病》)

【语段二】

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都非常新鲜。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并非讲舆地和钟鼎碑版的。只是画铁轨横断面图却有些麻烦,平行线尤其讨厌。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节选自《琐记》)

12.结合上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两小题。

(1)结合语段一,说说划线句子中的“他”是个怎样的医生。

(2)分析语段二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13.《朝花夕拾》一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件事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简要概括。

14.下面是某同学读书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其中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人物评价: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觉醒后却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范爱农恰恰是一位觉醒后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立足,由此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痛苦与悲凉。

B.阅读联想:《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情节探究:“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这是《五猖会》中“我”痛苦背书的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孝道的憎恶之情。

D.匠心感悟:《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描写了阿长那些令人生厌的“缺点”,是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表现阿长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表达作者感激、怀念之情。

E.特色鉴赏:《朝花夕拾》中,作者于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涵了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时事的不满之情。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从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老舍是语言大师,用词贴切而有情味,请结合上下文,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中“得”字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16.第③段中加点词“他们”,在有些地方用“它们”,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17.第④段,作者为表现小雪之“妙”,在结构和顺序上都作了精心安排,请简要阐述。

阅读散文《那时桃花》,完成下面小题。

①天气转暖,春风拂过村庄,一夜之间,枝头就有了春的气色。

②人们的脸上也多了些许春色,是暖的,甜的,是春日下的欣欣然。庄稼也舒展、明朗起来,黄土地带着被阳光照耀的温热感。

③山野花从低处开到高处,从近处开到远处,各色花朵将蜜蜂和蝴蝶请上枝头,在黄土地的案头,春风的画笔让水彩流淌,大片大片的桃红柳绿,让春之河流生动起来。

④生于乡间的我,是在春风的襁褓里长大的,每座山,每条河,乃至每棵树,都是我亲密无间的伙伴。每年春天花开时节,留存在我记忆枝头的那三两株桃花,总会在我眼前倏然闪现。

⑤是的,就是桃花,爷爷屋外不多的几树桃花。打我记事起,它们年年盛开,和其它村庄和山野的桃花相比,它们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我却更愿意一次次走近。爷爷曾笑着打趣,这孩子和花亲哩。我笑着握紧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追问道,这桃树是谁种下的,有多少个年头了?爷爷的回答从未改变,是我在你这般年岁种下的,没过几年,我就娶了你奶奶。坐在屋外院场做针线的奶奶不言不语,只是一个劲地笑。

⑥茶杯口粗的桃树,散落在一片竹林边。和周边高大的杏树、桦树、梨树相比,它们的枝条并不繁茂。但是,当桃花次第盛开时,我总是莫名地感动,像是遇到一位眉眼和善的亲人,静静地站在那,就让人感到踏实、温暖。

⑦桃花颜色纯正,一朵或者一簇,在春风里恬淡安然。对于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孩子而言,花花草草,是最寻常不过的自然景象。而我,唯独对桃花心存眷恋,固执地认为,只有桃花盛开,鸟语花香的春天才是完美的。

⑧一次次,我呆呆地望着桃花。在我身旁,是咯咯叫着啄食的鸡群,是摇着尾巴跟在我身后的大黄狗,是三两只从头顶飞过的麻雀,再远处,就是弯着腰身在田里锄草的老农。恍惚间,一片片花瓣如群山合围,春天似乎被无限放大……

⑨桃花的花期并不长,也就一个多礼拜。当桃粉落下,我并不感到惆怅,因为米粒大小的果实已挂满枝头,在即将到来的夏季,鸡蛋大小的桃子将再次露出桃粉的脸颊。从枝头摘下大大小小的桃子,握在手里,像一杯香甜的蜜酿。每到这时,奶奶站在不远处,扬起拐杖指着桃树,笑盈盈地提醒我,你看,你看,叶子底下藏着那么大个桃子呢。但她并不知道,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春天,我曾和她一样站在院场边,望着在花间旋旋绕绕的蜜蜂,用同样的口气在心里念叨,轻点,轻点,别碰落了桃粉的花朵。

⑩多少年之后,牵手走过一个甲子的爷爷和奶奶相继离世。每个春天花开时节,我依然如少年时静静地望着朵朵桃花……

18.文章开头说“一夜之间,枝头就有了春的气色”,请结合①~③段,说说“春的气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③段中“各色花朵将蜜蜂和蝴蝶请上枝头”,与朱自清《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它们相似的表达效果。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⑥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20.在朗读第⑤段中“这孩子和花亲哩”一句时,丁老师重读了“花”,李老师重读了“亲”。请比较揣摩这两种朗读的不同效果。

21.请结合第⑤段中“是我在你这般年岁种下的,没过几年,我就娶了你奶奶”一句,展开想象,描写爷爷回答时的情景,不超过50字。(可从爷爷的神态、动作、语气等角度刻画)

22.链接材料和本文最后一段都写到“看花”,说说它们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并分析各自的写作意图。

【链接材料】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八、作文

23.作文

小时候,饭桌上的妈妈总让你不懂。不懂她为什么一定要等人齐了才让你动筷子,不懂她为什么总将最好的菜放在爷爷奶奶面前,不懂为什么总要你帮忙收拾碗筷……如今,你总算懂了。回想起来,小时候太多你不懂的人和事,现在好像都有些懂了。

请以“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参考答案

1.贮  犷  诀  塑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书写。

贮蓄,读音zhù xù,指储存,积聚。注意和“伫”的区别;

粗犷,读音cū guǎng,形容粗鲁而豪放;

诀别,读音 jué bié,指再无会期的离别;

再塑,读音zài sù,指重新塑造。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3)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57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