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常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
① 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南北。
② 文明渊源:尼罗河两岸是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国家建立: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小国。
3.初步统一与发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4.帝国建立: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科学文化
① 科学:古埃及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② 文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之一。
(二)金字塔
1、用途:法老的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大)
2、评价: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阴历;计数法60进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3、经济领域: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5、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 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文明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
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孔雀王朝_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
3.文明:数学——阿拉伯数字
4.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主要内容
种 姓 制 度 |
等级名称 | 从事职业 |
婆罗门 | 掌管祭祀(从事宗教事务) | |
刹帝利 |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国王、武士、官吏) | |
吠舍 |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 |
首陀罗 | 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 |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 ||
特点:各等级界限森严,贵贱分明,职业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的人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是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 |
5.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 6 世纪,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3)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等国。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均为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地区。古代亚非文明的主要成果: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种姓制度、创造从0到9的计数法;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 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一)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亚岛等地区。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2..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海洋文明)
3.希腊城邦
(1)出现: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2)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女子是公民)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鼎盛时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2.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
(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建立津贴制度。(3)局限性: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1.东征:(1)公元前 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2)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攻入埃及。(3)公元前 331年,亚历山大进入两河流域,再次战胜波斯大军。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3.帝国建立: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具有侵略性质。
5.影响:(1)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2)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3)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总结:古代世界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①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 等战争
②和平交往: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
【归纳提升】
★我们应当如何客观公正的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1)进步性: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当时真正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没有公民权和民主可言。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给我们哪些启示?
(1)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2)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亚历山大大军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的部分地区。这些都古代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除了中国外,三大东方文明古国都在其内,而亚历山大统治下的希腊本身就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这样,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将东西方联结起来,帝国范围内文明荟萃,交相辉映,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亚历山大帝国内的文化交流大体上是东西互动的,但由于希腊是征服者一方,人员的流动也是以希腊人到东方去为多,因而相对来说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对东方的影响更大一些;但东方文明对希腊人的某些影响也是不可抹杀的。
第 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程标准】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一)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1000年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二)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建立)
1.国家机构:元老院:由 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决策权;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民官: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决议。
2.《十二铜表法》
颁布:公元前 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新修订)
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来
(三)罗马帝国
1、建立:
(1)凯撒:公元前49年,控制罗马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
(2)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辉煌: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衰亡:(1)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实质:奴隶制危机)。
(2)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3)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归纳提升】
★东方亚非文明与西方欧洲文明的差异及原因分别是什么?
差异: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以农业经营为主;而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都是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
主要原因:
1.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古代东方各国文明的发生多与大河有关。这里的人们最早定居下来从事采集与农耕,由于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从而自然地产生爱故土、爱家乡的思想,并升华为保家卫国的思想。而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岛屿棋布,陆地贫瘠,农业不发达,主要从事海外贸易。在航海和扩张战争中,培养了富于冒险的精神。
2.东西方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古代东方各国经济上多以村社为单位的农业型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专制制度,从而形成“人治”的传统。而西方在经济上在多是以城邦为单位的商业型经济,政治上建立的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比奴隶主专制统治要进步,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程标准】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一)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雕塑:《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二)建筑艺术
(1)希腊:体现在神庙建筑,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特点是石拱门、穹顶等。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 、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
(三)哲学
1.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提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奠定了动物学基础,逻辑学的创始人。
(四)法学
1.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3.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五)历法
公历的起源: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_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 儒略历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成为人们今天使用的公历的_基础_。
(太阳历—儒略历—基督教历法—公历)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