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2023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预习讲义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7日
资源编号 56809

专题17: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2023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预习讲义

2023-08-24 七年级上册 0 2,05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无忧衔接预习讲义汇总

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预习讲义

专题17: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

【知识梳理】

1.考点概述

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2.提问方式

3.答题思路

四步法  (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庭中栀子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优美的语言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3.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5.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一、二句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从修辞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阅读

钟山①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②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钟山:山名。②相对:对着山。

7.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所呈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迎燕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②“遮”古音读zhā。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顿,令人略感凄凉。

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2)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醉著①

(唐)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②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wò):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和五代初期,那正是沧海桑田,朝野混乱之际,一个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②桑柘:指桑木与柘木。

10.诗人善于以画入诗,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歌前两句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暗示”是诗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试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所暗示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1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

南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①,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释】①《周易》: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

(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辕门:军营之门。②洮河:黄河支流,流经青海、甘肃境内。③吐谷浑: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名。此处借以指前来进犯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赏析“已报生擒吐谷浑”中“已”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诗歌阅读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又同遭贬谪。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专项练习】

一、

1.前两句描绘了雨中山村的优美景色:弯弯的小溪边是一片葱郁滴翠的竹林,沿着竹林旁的小路走过横在溪流上的木板桥,听到几声鸡叫,循声望去,朦朦细雨中的山崖间隐约露出几间农舍。

2.本诗抒发了诗人恬淡而喜悦的心情。通过描绘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表现出农人淳朴、忙碌又欢乐的乡村生活情趣。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专题17: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2023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预习讲义 https://www.0516ds.com/5680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