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练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55857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练习

2023-08-12 八年级上册 0 95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6单元同步阅读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同步阅读练习

第三单元同步阅读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同步练习

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

(3)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  (4)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审美特点?

【链接材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澦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瞿塘不可触……(滟滪:瞿塘蟹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候如牛马般高大。幞: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短文二篇

(一)(2021·山东济宁·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下列加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颓废)

C.沉鳞竞跃(代指鱼)                   D.四时俱备(四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夫君子之行                           D.然则天下之事

7.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纷扰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短文,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岛卤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节选自《大唐西域记》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②山阜(fù)隐轸(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④畴:已耕作的田地。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______________

11.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中“入”字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和【链接材料】在写景时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天台山者,山水清深,灵奇栖止之所也。其径路迥殊,卉草亦别,霜霰异色,风霜态歧。山最幽者为琼台。金碧之影见层宵之中,云霞之光衣九地之表。山花抽篮,圆叶疑扇;林翼接翠,和声同琴。樵踪蛇纡,升降数十。岩果润肺,作朝霞之红;灵泉清心,漾夕涧之绿。双阙峙其前,绝壑振其表。霜同剥藓,偶印来踪。云与昔贤,难停去影。(节选自洪亮吉《游天台山记》,有删改)

注:①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②纡(yū):屈,曲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泉水激石(     )    (2)蝉则千转不穷(     )

(3)鸢飞戾天者(     )    (4)经纶世务者(     )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①猛浪若奔               ②虽乘奔御风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自非亭午夜分

D.①春冬之时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下面写景的句子,说说它妙在何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和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五首

(一)(2022·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东皋”交代地点,“薄暮”交代时间;这两句看似平淡,却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B.颔联总写秋色,“树树”“山山”运用叠词,强调了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C.颔联与颈联承接“望”字,描写野望之景。颔联写动态、远景;颈联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D.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光影相称的田园秋景图,却更平添了作者孤独寂寥的心绪。

(2)诗歌尾联运用了典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请分析颔联中运用“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诗人在尾联中是怎样表达“愁”这种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问边”一词点明了出使路途之远,烘托了孤寂的心境。

B.额联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诗歌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热烈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四)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字用得极其巧妙,请结合内容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春”字写景,选取了诸如“早莺”“新燕”等意象以体现西湖春天的勃勃生机。

B.诗人畅游西湖的行踪依次是:“孤山寺北”到“贾亭西”再到“湖东”。

C.“几处”“乱花”等问语说明此时的西湖已经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27.请品析尾联中“行不足”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古诗文诵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8.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是对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庭院中,一棵奇异美丽的树长得枝繁叶茂,花开得十分繁盛,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心上人的怀念,于是从树枝上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远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的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他的手中。

D.全诗写主人公看到奇树时,心情兴奋起来,折到花时突然想到要送给心上人,闻到花香时兴奋到了极点,但一想到无法送达,心情又低落下来。

29.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告诉我们,与神龟的长寿、腾蛇的通灵相比,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B.诗人自比衰老的骏马,即使年迈,仍有志在千里的雄心。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诗人强调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

D.这是一首抒怀咏志诗,书写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同时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31.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本诗中哪句诗是诗人看待暮年的观点?他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赠从弟(其二)》,回答下列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亭享”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诗歌第三、四句中,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C.“风声”“冰霜”是环境描写。渲染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

D.这首诗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

33.“松柏有本性”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3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然现象,提醒最高统治者要关注民生。

B.颔联描写了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不得已寄身荒野。

C.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海边人民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

D.尾联中的“翔”指自在的行走,凸显出家园荒芜的场景。

35.本诗语言朴素简练,不重词藻修饰,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1)阙同缺,空隙、缺口。  (2)冲上(漫上)  (3)逆流而上  (4)飞奔的马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B

4.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④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

(2)句意: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襄,漫上。

(3)句意: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溯,逆流而上。

(4)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奔,奔驰的快马。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练习 https://www.0516ds.com/5585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