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年春学期宜兴市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提示: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跨入初中学习将满一年了,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遨游在语文的世界里,涵养心灵,润泽生命。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请积累、运用、赏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1分)
1. 经典诗文名句我会默写。
①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③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④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⑤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⑥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
⑦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和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常见的文言词汇我会解释。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___________
②愿为市鞍马 市:___________
③愿驰千里足 愿:___________
④出郭相扶将 郭:___________
⑤双兔傍地走 走:___________
⑥释担而立 释:___________
⑦康肃忿然曰 然:___________
⑧宜乎众矣 宜:___________
⑨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
⑩独怆然而涕下 涕:___________
3.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错误的我能辨别( )
A.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间的史事。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中的“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C.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古代经学传授的学官;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 “无丝竹之乱耳”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以水南山北为阳,水北山南为阴。
4. 小宜同学在宜兴下裴桥上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屺虞是指宜兴境内的屺山和虞山)而下联已模糊不清,你认为下面三句哪一句做下联最恰当( )
A. 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 B. 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
C. 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 D. 两岸荆溪静水绿千舟。
5.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①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②,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
及荟秩满③,与文育还都,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④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注】①义兴:指江苏宜兴。②戍主:古代驻守一地的长官。③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④槊:古代的一种兵器。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见而奇之 (对……感到惊奇)
B. 及荟秩满 (等到)
C. 写《劝学》及古诗以遗之(遗失)
D. 谓弘让曰(对……说)
(2)下列句中的“之”与“弘让壮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兄何见事之晚 B. 睨之久而不去 C. 何陋之有 D. 水陆草木之花
(3)请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在须停顿处画“/”,仅限4处)。
年 十 一 能 反 覆 游 水 中 数 里 跳 高 六 尺 与 群 儿 聚 戏 众 莫 能 及。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
②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5)请简要概括文中周荟主要做的三件事。
6.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①争豪。
一登一陟②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注】①旋:立刻。②陟(zhì):升;登
(1)请赏析“一登一陟一回顾”一句妙处。
(2)这两首诗蕴含的哲理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二、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在生活中运用语文。(39分)
7. 下面是小宜同学学期结束前在日记本上写下的一段文字,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______的六月,阳光灿烂,shuò( )果飘香。回首初一生活,我们学会了勤奋与坚韧( ),在知识的殿堂里,与zhì( )友结伴前行,走向辉煌。再见,六月!让我们一起期待九月!
(1)给加点字注音。
坚韧(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ò( )果 zhì( )友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喻户晓 B. 不期而至 C. 忍俊不禁
8.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桥对联用整块条石刻制,阳文凸现
②起到了很好的文化装饰作用
③宜兴保存古代对联最多的地方,在古石桥上
④提高了桥的艺术品位和历史价值
⑤镶嵌桥洞两侧,路上行人、来往航船都能看到
A. ①④③⑤② B. ③①④⑤② C. ③①⑤②④ D. ①④②③⑤
9. 语文老师让班上每位同学都制作一份“天下家国”手抄报,你准备设置哪三个栏目?
10.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祥子没了主意。对于钱,他向来是不肯放松一个的。可是,在军队里这些日子,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况且,可以拿到手的三十五块现洋似乎比希望中的一万块更可靠,虽然一条命只换来三十五块钱的确是少一些!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可是,有什么法儿呢!
(1)联系前后文,概括回答祥子为什么会有“三条大活骆驼”。
(2)简要分析选文中“骆驼”在全文中的作用。
11. 《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载着巴黎自然博物馆教授与他的仆人在海底穿行,在1月28日中午,他们来到锡兰岛,艇长决定邀请教授跟随自己再次踏上历险之旅。
(1)请你帮艇长将这封给教授的邀请函填写完整。
邀请函
_______先生:
兹定于明日清晨四点出发前往马纳尔岛_____(填写事件),敬请先生大驾光临。先生如果能携两位同伴孔塞伊、_____先生一同前往,将荣幸之至。
尼摩艇长敬上
1868年1月28日
(2)在这次冒险中,他们遇到遭鲨鱼袭击的人,艇长挺身而出勇斗鲨鱼,并救下被袭之人。在教授跟随艇长的这两万里的海底之旅中,他们还有过很多惊险的经历,请在“土著人围攻”“搁浅”“受困冰层”三个情节中的任选一个,简要概括情节,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12. 小宜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很感动,准备和你一起赏析。
温暖留在喀喇昆仑
梁佳伟 程立
①西边的红艳云彩随着太阳的余晖渐渐消散,绵延起伏的山峰涂满了夕阳的金色。喀喇昆仑雪山之巅透出的光线,将最后的暖意洒向行驶在达坂上的车队。
②新疆军区某团运输分队行进在喀喇昆仑的群峰间。透过结霜的车窗,天空仿佛触手可及。军医对山坐在尾车,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随车队执行医疗保障任务了。
③“各车注意,前方即将翻越达坂,都打起精神来,保持好车距。”对讲机中传出的声音,瞬间打破车内的沉静。听到命令,对山把伴着杂音的对讲机紧紧贴在耳旁,生怕听不清。
④车队间距逐渐拉大,车身不停抖动,行驶速度也慢了下来。
⑤“军医,军医,后面有辆车鸣笛打双闪,要超咱们。”驾驶员紧握方向盘,在轰鸣声中告诉对山。对山听后,赶紧朝后望去,一辆拉煤的半挂货车正试探着超车。他转头提醒驾驶员:“这样太危险了!咱们在达坂顶靠边停车。”
⑥车停稳,半挂车也跟着停在了达坂顶。推开车门,高原的风像刀子一样划在每个人的脸上。顾不得裹紧大衣,对山顶着寒风快步朝后车走去。
⑦半挂车上跳下一名驾驶员,言语中掩不住慌张:“解放军,我们车上有伤员,要赶紧送到医院,能让我们先过去吗?”他的声音着急得有些打颤。“翻达坂超车太危险了,再着急也不能冒险啊,先让我看看,我是军医。”对山说完,赶忙上车查看情况。
⑧半挂车的后排躺着一个小伙子,嘴大张着,用力呼气,两只手不停地乱抓,不时发出呻吟。
⑨对山从半挂车驾驶员那里了解到,他们兄弟两人从外地来到高原打工,弟弟在工地施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腿摔折了。工地附近没有医疗站,伤员未做任何处理就被送上半挂车赶往县城。
⑩对山心里替伤员担忧,最近的医疗站在300公里外,伤员要是坐车颠簸三四个小时,肯定会有危险。
⑪“快把车上的医疗箱拿过来,给伤员测心率和血氧。”对山一边观察伤员情况,一边汇报情况,“指挥员,我是对山,我在达坂顶遇到地方群众左腿骨折……”
⑫“尽全力救治”,指挥员在对讲机另一头命令道。
⑬“血氧饱和度 72%,心率 100,让病人吸氧。”同行的卫生员随即卸下车内的氧气瓶,搬到半挂车上。对山一边安抚伤员的情绪,一边用急救创伤绷带和夹板对伤者小腿进行固定。
⑭伤员的哥哥在车旁,紧张得来回踱步,但望着眼前的这位军医,黯淡的眼里逐渐有了希望。
⑮天边最后一片挂着晚霞的云彩也消失了,夜色像幕布一样悄悄铺展开来。
⑯此时,半挂车旁停下了几辆过路的车,驻足的路人纷纷拿出手电,为对山照明。“我暖瓶里有热水”“我还有两罐氧气,我这就去拿”“医生,我给他拿点红景天”……寒夜里,大家纷纷从自己车上拿下物资站在半挂车旁,为伤员送去温暖。
⑰伤员的呼吸逐渐平顺。对山把军大衣披在伤员身上,拍了拍伤员哥哥的肩膀安慰道:“没事,你弟弟情况目前基本稳定,这是止痛药,每4个小时服用一片,你拿着。”
⑱此时,伤员哥哥激动得说不出话。他跑回车上,将馕和矿泉水全部拿了下来,硬要塞给对山。“感谢你们,我走得太着急,啥也没准备,这有些吃的,你们收下吧。”
⑲“到医院还得3个小时,心意我心领了,你们抓紧时间上路吧。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如果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对山握着伤员哥哥的手说道。
⑳伤员哥哥启动车辆,将头伸出车窗,不停地挥手,向对山喊着:“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了,解放军同志。”
㉑此刻的喀喇昆仑皓月当空,繁星明亮,映照着前方的道路。坐在车中,大家还牵挂着那兄弟二人。
㉒夜,依旧寒冷,但此刻官兵的心是暖的,半挂车上的兄弟和过路的游客也是如此。
㉓远处目的地的灯塔逐渐清晰,灯光变得愈发明亮。手机短信通知的声音传来,对山打开手机,是伤员哥哥发来的短信:谢谢您,我和弟弟已经到医院了,解放军都是好样的,我们永远相信人民子弟兵!
(1)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自然段加点字“贴”的表达效果。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⑮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小说标题为“温暖留在喀喇昆仑”,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中“温暖”的理解。
三、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60分)
13. 按要求写作。
同学们,我们的初一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首这一年,在他人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变得爱学习了,有的变得懂事了,有的变得坚强了……这一年,你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请以“这一年的变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写作;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 字。
…………
参考答案
1. ①. 万里赴戎机 ②. 往来无白丁 ③. 濯清涟而不妖 ④. 黄梅时节家家雨 ⑤.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⑦.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⑩.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⑪. 会当凌绝顶 ⑫. 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戎、濯清涟、柳、自缘”等字词容易写错。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