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请注意:
1.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总字数约4100字,请合理分配阅读时间,把握阅读速度。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按要求答题。
(1)用正楷抄写下面一段文字。
时间在过去,悄悄地替换着昨天和明天,它给人们留下了露水、雾、蓓蕾的绽开,或者凋谢。然而它终究要留给人们一些什么,它不会白白的流逝。——王安忆《流逝》
(2)抄写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里有一个字写错了?这个错字是_____,正确的写法应该是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时间终究要留给人们一些什么的:给早起的人们,留下huò__亮的晨光;给拖tà__的人们,留下追悔的眼泪;给勤勉的人们,留下hān____然入梦的满足;给辜负它的人们,留下回首往事的遗hàn ____。
3. 按要求填空。
(1)本学期要求诵读的课外古诗词,这些句子你还记得吗?“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2)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句子里,都有一个“不”字:不起,不畏,不是,不知,不问。“不”字表示否定,在诗歌中,这个表否定的字是别有一番意味的,你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不”,说说你的理解呢?
4. 完成填空,使得句意完整。
嫉妒,是一种很不好的心态,因为嫉妒这把刀,两头都伤人:不是插在别人的身上,就是____________。
5. 某班举行“名字里的文化”综合性学习,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同学们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请你补全有关内容。
同学1:“我爸爸是江苏人,我妈妈是_____人,所以我的名字叫张苏皖。”
同学2:“我叫李思齐,我的名字来自于《论语》中的一句话:‘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同学3:“我姓杨,我叫杨国忠。”(大家哄堂大笑)你知道大家为什么笑吗?_____
同学4:“我是正月里出生的,爷爷说,我出生那天正好‘打春’,这可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就拿节气名给我取了个名,我叫赵___。”
同学5:“我叫孙瑜,我还有个双胞胎弟弟在隔壁班,叫孙瑾,我俩的名字都跟美玉有关,我爸妈给我们取这个名,是希望我们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37分)
阅读两段文言故事,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陈寔①晓喻梁上君子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陈)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②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③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①陈寔(shí):东汉时期的名士,因为清高有德行著称。②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③稽颡(qǐ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头触地,表示极度悲痛或感谢。稽,磕头至地。颡:额头。
6. 解释加点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②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③止于梁上 于:
④宜深克己反善 反:
7. 孙权劝吕蒙读书,与陈寔劝盗贼从善,都是“劝”,但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孙权是以自己的读书经验来劝,陈寔是以____________来劝。
8. 两则故事都交待了“劝”的效果。前文以鲁肃大惊,对吕蒙刮目相待来表现孙权的劝学之效,后文以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来表现陈寔的劝盗之效。这种表现手法叫做:________。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祥子没等她说完,就晃晃悠悠地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地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
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节选自《骆驼祥子》)
9. 祥子起初是拒绝和逃避小福子的,后来为什么又要想方设法寻找小福子呢?
10. 在坟地,祥子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这泪里,除了伤心,还有哪些情感蕴含其中呢?请你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11. 有人说,小福子的死,于祥子而言,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12. 祥子的泪,让人叹惋;而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作者也写了尼摩船长的数度流泪,这与他着力刻画主人公的果决、坚毅、甚至冷酷的“硬汉”形象是否矛盾?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门卫老宋
①老宋是我们单位的门卫。
②老宋一个人,全天候守着门,没有人换班,反正我们是小单位,一个门卫也够了。老宋不仅负责守门,还顺带着帮我们接收快递,帮阅览室接收邮局的报纸杂志,还兼管一栋楼的厕所打扫,以及楼梯和走道的保洁,事情其实也不少。
③老宋不识字,但他记性好,大凡有我的快递没及时取,经过楼下大门时,他总会喊住我,提醒我有快递;有时候他会问我,另外的快递是谁的,我就告诉他,然后他会念念有词地、把收件人姓名记下来,候着,等那人经过门口时,照例喊住他。
④老宋也不会说普通话,但他的苏北方言我能听懂,我的同事们也都能听懂,也许那是经过改良的苏北方言吧。我喜欢下班后接着做事,那时候状态好。往往夜幕降临时,老宋拖地也正好到我办公室门口,我们的招呼很简单,也几乎成了一种仪式:我说,老宋,你辛苦啦!老宋笑一笑,随即说,你辛苦欧!
⑤同事们,无论资历深浅,也无论职务高低,对老宋都很客气,我感觉这客气,都是真诚的,不带一丝虚伪客套的,大家也从来没把老宋当外人,虽然他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一个临时工,但他毕竟是一个有着20年工龄的临时工了。有时候,我们在附近有因公或因私的宴请,酒席上的剩菜,大家就打包,然后带给老宋,我们不觉得那是剩菜,对老宋不敬;老宋呢,也满脸笑意地接过去,很自然的,觉得那是家里人,似乎不用见外的。有一次,记得还有小半瓶的白酒,我一并带给老宋,那天,他心情似乎也特别好,马上到楼梯下的笼子间——那里是他的厨房——去拿碗,拿筷子。
⑥老宋还养了一只狗,那狗不凶,但老宋怕它吓唬来办事的老师,用绳子把狗拴在办公楼花圃里面,没见过老宋啥时喂狗,但那狗长势也还好,估计能过上温饱生活。我们都下班了,这幢楼里就只有老宋,还有他的狗,这狗,是他的伴了。我喜欢在饭后溜达,有时也恶作剧地去逗引那狗,狗于是就狂吠,老宋就出来,呵斥狗,狗就老实了,如是几次,我再逗引它,它就不理我了。有一次我跟老宋开玩笑,说天冷了,狗肉大补呢,老宋不接茬,也不微笑,我知道他生气了,连忙岔开话题。
⑦老宋有他的做人原则。有一次,朋友给我快递了两盒进口猕猴桃,那时家里水果还有,怕吃不了坏掉,于是就跟老宋讲,送他一盒。老宋坚决不肯要,他拒绝的理由是,这个水果包装这么好,肯定很贵的,整盒子,可以拿去当礼物送人。我当着他的面,打开包装,给他拿了3个,他高兴地接过去了。
⑧有时候,我电话快递员上门取件,但他迟迟不来,我就把快递单、快递物品和钱都放在老宋那,老宋总会很尽心地办好,我也从来没觉得那是老宋的分外事,也从来没有当面跟他说声谢谢。
⑨忽然有一天,老宋跟我说,徐老师,我要走了。我一惊,以为他在开玩笑,再问,他说,单位马上合并,领导跟他说了,不要他了。说这话时,老宋眼睛红红的,用那双粗糙的手擦着眼睛。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说,不会的,不会的。
⑩有人就去找领导,建议留下老宋,但老宋确实年纪大了,早已超过退休的年龄,严重超龄的临时工,新单位没办法再继续留用。我知道留不住老宋,于是再见到老宋时,看着他的落寞和难受,只能敷衍地点下头,假笑一下,赶紧逃走。
⑪中秋节前一天,老宋跟我说,徐老师,我明天真的要走了。我一愣,似乎又觉得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答案,随即,我问他老家哪里的,家里还有什么人,回去靠什么生活,单位补发了多少钱……在老宋离开我们单位的前一天,我才知道他老家是泰州乡下的,才知道他是鳏夫,老家还有一个哥哥。
⑫作为“单位”,给老宋补助了一笔钱,确实不必苛责;可是作为这个“单位”的个人,我总觉得欠了老宋一点什么,欠了他什么呢?我也说不清。
⑬中秋节,单位发了月饼,是福利,我知道老宋不在编,没有他的份,就把那盒月饼送给了他。我想,在中秋节这天,门卫老宋,“退休”的老宋,回乡养老的老宋,总还是要吃月饼的,要过节的。
⑭本来,我还想着第二天,在老宋临走时,到楼下跟他道个别。可是第二天到办公室,手头事情很多,又想着反正已经送过月饼,表达过心意,不去送别似乎也说得过去,就没有下楼去。所以老宋怎么走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送送他,我也不知道。反正,老宋是走了。
⑮……
⑯今天,又到了下班的时间,我一个人慢慢敲击键盘,门外再没有老宋拖地的声音,楼里很安静。我心里悸动,忽然想问问:老宋,你过得还好么?
⑰可是,我从来没见老宋用过手机,也从来没问他要过电话号码。
13. 老宋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门卫,但这个“身边的普通人”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你觉得有哪些原因呢?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说。
14. 第⑨段,老宋说他要走了,领导不要他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说,不会,不会的。”这样的安慰确实差强人意,如果换做是你,设身处地,你会怎样安慰他?请代作者写下你对老宋的安慰。
15. 本文语言平实,但平中有味,比如第④段中,写了“我”和老宋之间简单的招呼,并把这种极平常的招呼称为“仪式”,就很耐人寻味,能说说你的理解么?
16. 杨绛在《老王》一文的结尾处,写道“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在本文中,作者其实多次含蓄地表达了“愧怍”,你发现了吗?请结合相关句子做简要分析。
17. 有人建议学学杨绛,把本文的题目改为《老宋》更好。你觉得本文的题目,用《老宋》好,还是用《门卫老宋》好?说说你的理由。
三、写作(40分)
18. 请以《谢谢你懂我》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自己的亲身经历。②文从字顺,要有生动的细节描写。③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1)时间在过去,悄悄地替换着昨天和明天,它给人们留下了露水、雾、蓓蕾的绽开,或者凋谢。然而它终究要留给人们一些什么,它不会白白的流逝。
(2) ①. 的 ②. 地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临摹。用正楷抄写,书写正确,美观即可。注意“雾、蓓蕾、凋谢、逝”等字词的书写。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文段中“白白的流逝”,“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流逝”是动词,形容迅速消逝,所以应该是“白白地流逝”,此处形容时间不会徒然的消逝,会给人们留下一些东西。
所以这个错字是“的”,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地”。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