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6 我看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丰润(rùn) 翅翼(yì) 吹熄(xī) 沉醉(chén)
B.忧戚(qī) 凝望(níng) 枉然(wǎng) 流盼(pàn)
C.红晕(yūn) 勃发(bó) 飞奔(bēn) 良铮(chā)
D.飘逸(yì) 摇曳(yè) 咏赞(zàn) 漫游(màn)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人深远的晴空里
B.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协奏里勃发。
C.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抒出咏赞的叹息。
D.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漂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B.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C.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D.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6.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 一生坎坷晓高低 C. 世事艰辛识人心 D. 人事沧桑见冷暖
7.文学常识填空。
穆旦(1918—1977),原名_________,曾用笔名_________,祖籍浙江省海宁人,_________ 、_________ 。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_________》《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 _________”的代表性诗人。
8.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等相关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红火,结合九年级开展的“触摸诗行”主题活动,学校也想举办类似节目。有的同学很是赞同,争相报名;但有的同学表示反对,不屑一顾。为此,针对是否举办《校园诗词大会》,校长室向九年级学生征询建议。请提出你的建议并阐述理由。
9.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关于“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认为:对于传统的生活文化,最好的方式不是整理成教材在教室里传授,而是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从小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怀。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播海霞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经典诗词诵读,尤其关注校园的“读书声”。她说:“传统文化就像母亲之河,不仅养育了华夏儿女,而且赋予我们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在这条长河中,古代经典诗词无疑是最美的浪花之一。读是最简单、最基础、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孩子们会在琅琅读书声中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在心中坚定文化自信,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材料二:下面是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表
传统节日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含义 | ||
影响很大 | 14% | 完全不了解 | 1% |
还有影响 | 65% | 略知一二 | 67% |
很难判断 | 10% | 大部分了解 | 24% |
还在消逝 | 11% | 完全了解 | 8% |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位委员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家庭或学校该怎么利用传统节日做好“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
★能力培优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看
穆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看》一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作者是著名诗人穆旦。
B.诗中作者将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连缀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而又辽阔的画面。C.“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诗句中的“你”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D.诗歌的最后一节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
1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我看》的前两节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落照图。
C.《我看》的第三节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D.《我看》的最后一节,”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要如鸟、如云、如树一样活得自由自在的愿望。
12.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赏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风”揉过”青草”,如同春风轻柔地抚摸着青草,给人以温暖柔和之感。
B.”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向晚春风的柔和,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C.”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燃起花朵”比喻”欢笑”,以”吹熄”花朵比喻”哀愁”,新颖贴切,生动形象。
D.”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运用反复,突出强调诗人在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时的兴奋和惊喜之情。
13.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傍晚,在瑰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B.诗人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观察并写作。当他写风的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是鸟,在天空静止,融人。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
C.诗人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景物的原始形态,对眼前,过去和未来做出了形象的描绘。
D.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捕捉到的意象大气而深远。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理 想
穆 旦
1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
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
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
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
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
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
2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底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14.结合全诗,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1)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2)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15.从诗中找出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句子。
16.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将其表现出来的?以第2部分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理想(节选)
流沙河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17.第1节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诗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这个意思?
18.试模仿第1节打个比方,说明理想的意义。
19.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意思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20.“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素养拓展
21.班级组织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
(1)为了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精神,班级准备去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班主任初步选定了三个地点,在班级里发起了投票。请你根据相关信息,选择一个地点并说明理由。
【备选地点】
材料一 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创建于1970年,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其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展馆区陈列有修渠时的文物,布设了21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线总长316米,更有影视厅全天滚动播放经典纪录名片《红旗渠》,让您追寻那段难忘的岁月。
材料二 焦裕禄烈士陵园于1966年建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安葬的墓地。陵园位于兰考县城关北黄河提顶上,紧靠兰考菏泽公路西侧,南跨五午千渠,占地约50000平方米,分堤顶堤下两段。如今,焦裕禄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基地。
材料三 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坐落在新县城南白马山东麓,园内陈列和珍藏着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超过13万名革命烈士,是全国建筑时间最早、烈士资料齐全、知名度高的陵园之一。
(2)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下面一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呼吁同学们遵守法律,守护革命烈士的荣誉。
(3)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写了下面一首诗歌表达对英雄烈士的赞美和缅怀,但诗歌尚未完成,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雄碑耸立,是你高大的身影,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蓝天白云,是你英魂的栖息地。
如今,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下,
手抚滚烫的赤心,充满壮志豪情;
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
你们未能走完的征程将由我们进行!
22.片段练笔
下面节选自抗疫女医生陈维锦组诗《我打开的光源,比春天明亮》中的一首。请从诗歌意象的角度,赏析画线的诗句。
正月十五,犹豫
陈维锦
我犹豫要不要回去看母亲
我知道只要蛇在梦中喊我
就是她想我了
我不知道她是否知道
瘟疫流行。
身在医院的我
带毒风险更大
她是否知道
有人已为此付出生命
我不知道母亲想我
能否换一种方式
比如,派干净的春风
来唤我的乳名
我的赏析: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C项“晕”应读“yùn”;查做姓氏读作“zhā”。
2.A
【解析】B项协——谐;C项抒——舒;D项漂——飘。
3.D
【解析】D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