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培优卷
(范围:八下历史全册 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练习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检测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C.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其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的是(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3.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志愿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
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C.美国作战方针的失误
D.抗美援朝战争正义的性质
4.如表是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如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定
C.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大力援助
D.新中国的成立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5.下图所示为苏州市签发的一份女性选民的选民证。这张选民证直接见证了( )
A.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B.生产关系发生深刻的变革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妇女成为民主建设的主力
6.1952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调整后高等院校为184所,其中工业院校38所,新成立航空、钢铁、矿业、地质、石油、化工等专门学院。这一调整(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培养了国防建设人才
C.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巩固了土地改革成果
7.1956年,一名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这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相比是多么的渺小,虽然如此,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建立 B.一五计划即将胜利完成
C.手工业生产合作 D.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9.如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促使a到b段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八字方针”的调整 D.三大改造完成
10.“我们都是搞革命,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
A.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B.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1.老照片折射着历史,下面这幅老照片中人们在疯抢刊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报纸。图中的现象说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B.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国家大事日益关心
C.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报纸不出售,而是散发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大会
1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由此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适合发展的需求
C.目的是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重点在城市
13.从1984年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到1988年,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这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企业 B.对外开放成就巨大
C.乡镇企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 D.城乡差距基本消除
14.对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更通畅的绿灯”是指( )
A.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决定设立厦门为经济特区 D.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1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身思想理论建设,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 )
A.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B.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D.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7.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的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和壮族文字。这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中国和世界密不可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是个有力量的国家。”邓小平旨在强调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是( )
A.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B.谈判代表的特殊本领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9.下表为2017年和2018年台湾与大陆交往人数统计表。这说明( )
A.祖国统一已经实现 B.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海峡两岸交流加强 D.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20.习近平在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队建设是( )
A.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B.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C.扩展战略空间的需要 D.抵御外国侵略的需要
21.2023年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我们愿同洪都拉斯方面加强高层交往,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同洪都拉斯方面共同推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处理中洪关系要坚持(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一国两制”方针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缓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和国际争端。两国达成的共识( )
A.体现了平等互利的精神
B.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C.体现了互不干涉内政的精神
D.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
23.2023年3月,在中国南海之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知( )
A.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
B.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D.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充满矛盾冲突
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此决定( )
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
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25.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21世纪看网上(导航卫星实施报时)。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变化
B.科技发展促进生活的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张裕酿酒公司是我国葡萄酒生产中规模最大的公司,有着“百年民族品牌”的光荣称号。研究其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尽管我国葡萄种植、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但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实以张裕公司为开端。在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业救国浪潮中,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由此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
——摘编自兰振民《张裕公司志》
材料二 1916年后,张裕公司一度获得较好发展。进入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内政局动荡,外来的洋酒物美价廉,使得张裕葡萄酒销路日渐萎缩。据《张裕公司志》记载,1919年到1928年,公司开始靠变卖厂区空地、葡萄园甚至公司周围的房屋勉力维持,1927年公司亏损严重,全面衰败。到1930年亏损高达30万余元,公司濒临倒闭。
——摘编自贺俊花《张裕葡萄酒酒标百年变迁的视觉传播研究》
材料三 建国后,张裕葡萄酒厂被收归国有,股权归烟台市国资委。在全国名酒评选中,张裕葡萄酒公司的三款产品蝉联四届国家级名酒。目前,张裕酿酒公司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葡萄酿酒企业,在烟台、北京、辽宁、宁夏、新疆和陕西布局8座酒庄,在法国、西班牙、智利和澳大利亚布局6座酒庄。
——摘编自徐保安、刘佳欣《张裕酿酒公司故事》
(1)据材料一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公司一度获得较好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及同时期我国发展较快的其他行业。(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公司股权变更的背景和方式,并指出其取得斐然成绩的根本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张裕公司发展的认识。(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背景。(6分)
材料二: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中国外交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独立自主”“不结盟”。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党的十八大——“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
——摘编自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后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目的。(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当前中国外交的发展提出一点建议。(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2009年,我国将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顺利送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中国青少年参与研制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搭载了青少年提出的科学实验方案,建立了业余无线电空间通信,进行了太空摄影。2016年,我国首颗中学生全程参与的“八一少年行”卫星顺利升空,完成了对地拍摄、无线电通信、对地传输音频和文件以及快速离轨试验。2020年的“西柏坡号”科普卫星是中国研发的青少年科普卫星,主要用于航天科普教育推广,对地遥感、图像语音数据传输、在轨编程等科普实验活动。
——摘编自《中国教师报》2022年4月20日第4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天宫课堂”的特色。(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我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发展的因素。(4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青少年从航天科普中能感受到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29.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实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部分)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等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总结对外开放的特点?中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何区别?(6分)
(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4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D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才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内容仅说明《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并不能体现它的广泛性,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的是实现了民族独立,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西藏没有解放,排除A项;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还没有实现富强,排除C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