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52417

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06-16 八年级下册 0 2,62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盐城景山中学2022春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审核人: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

类别 古诗文名句 评点
 

写“鸟”的语句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 。《关雎》 写出对爱情的追求
(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 。《北冥有鱼》 鹏鸟之大
(3) _________ ,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水色,怡然恬淡
(4) _______,寂寞沙洲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心境孤独,志趣高雅
 

写“忧”的语句

(5)凄神寒骨,___________。《小石潭记》 四境凄冷,心情悲伤
(6) ___________ ,一枝一叶总关情。《墨竹图题诗》 关心民生疾苦,胸怀天下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依依惜别,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8) ___________ ,__________。《卖炭翁》 通过矛盾心理反映生存艰难。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百年征程,百年跋涉,一脉相承的,是一代代青年对国家的爱始终炽热,是推动时代前行的青春脚步坚定而执着。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y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年犹如大地上zhuó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青年是中国阔步向前的中流砥柱,他们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甲】(A.镌刻  B.铭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炽(     )热     yì(     )立      zhuó(     )壮成长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文中【甲】处。(只填序号)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跋涉”“悠久”“朝阳”“始终”四个词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

B.“历史悠久”“朝气蓬勃”“磅礴力量”“坚定而执着”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青年是中国阔步向前的中流砥柱”一句的主干为:青年是中流砥柱。

D.“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复句。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南山中”与“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都是庐山;“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是指泰山。

B.“五经”指的是《大学》《论语》《诗经》《春秋》《周易》等五部儒家经典的总称。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表示谦称类的有“家母、鄙人、寒舍、见谅”等词,而表示尊称的有“令堂、贤弟、高寿、久仰”等词。

D.“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4.综合性学习

黄海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爱劳动更幸福”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名言我精选】围绕演讲主题,从下列古诗中选出2条(只写序号),以备演讲时引用。(     )

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悯农》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2)【新闻我分析】

5月6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9月起,小学和初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做菜做饭的本领,还要会设计营养食谱。

中小学生掌握烹饪和营养搭配的能力,益处颇多——不仅能让自己和家人吃得健康,还有益于心理的发展。不论是自己全程动手做,还是协助家长准备饭菜,都有积极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帮助准备食物改善了孩子对食物的感受,特别是一些他们曾经不大喜欢但有营养的食物,使他们对这类食物摄入更多;同时也表现得更加积极和自豪。

对于这次教育部的新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张妍表示,儿童青少年通过感知食物的颜色、软硬、味道、气味和形态等特性,了解食物的加工和营养价值,学习烹饪技法和饮食礼仪等,有助于促进语言、感官、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儿童青少年拥有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

探究上面的新闻,说说中小学生掌握做菜本领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古诗文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释:①城南:泛指边塞城堡的附近,非确指城的南边。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以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

6.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又 有 树 数 株 郁 郁 然 儿 女 啼 笑 鸡 犬 鸣 吠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2)余顾而慕之(     )

(3)自恨不如远甚也  (     )         (4)或如人,或如狮(     )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俱耘于田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B.偶舍骑步过一农家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C.其俗洵美矣              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D.惜无有以此为念者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本文与《桃花源记》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④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这种种观念培养出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厌恶劳动,轻视劳动,更有甚者成年后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和“啃老族”。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变化的只是劳动的内容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不可少,劳动教育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一则日本幼儿园里儿童们有条不紊地自己打饭、吃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视频刷爆网络,看到那些孩子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再看看我们的不少孩子,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更别说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这些一味溺爱孩子,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难道不感觉羞愧并深刻反思吗

⑤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例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正赶上某位明星结婚,前者的新闻关注度远远不及后者。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青少年一味崇拜娱乐明星,很多学生的理想也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王健林曾说年轻人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对此任正非痛心疾首道:这个国家不能像互联网一样,一天牢骚怪话,不干活,然后动不动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还得奋斗!任正非所痛批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忽视和漠视。

⑥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让我们对各个领域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应该警醒我们: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后才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在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并有所作为。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1.作者认为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啃老族”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前文,说说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这种社会氛围”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品味三春(李亚军)

①谷雨到,春天就过去了。天地永恒,春天年年如期而至。只是这个春天,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在等春、看春和品春,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春天。

②今年的立春在大年初四,只是那时北方仍寒风呼啸。从季节上讲,立春标志着冬去春来,但冬和春常常要缠绵好一阵子。到了元宵节前后,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像过山车一样,枝头看不出有动静,地上的枯草也没苏醒。二月二龙抬头时,气温连续几天超过10摄氏度,关中总算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

③从那以后,照进院子的第一缕光,会从窗子的顶框上慢慢下滑,落在花木上,逐一把它们叫醒。门口的杏树第一个醒来,枝干泛出青光、生出芽苞、开出白花,散发着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白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花箱里的牡丹,深紫色的芽苞像一个个小扇子,一天一格地打开,越开越大,颜色也随之亮丽起来。绣球的宿根上也顶出了一个个绿色小芽,偷偷看着春光,悄悄挺起身子。每天早晨,在一群小鸟的鸣叫中,所有的花木都活泛了起来。才七八天的功夫,光秃秃的院子里,很快出现了绿、红、紫、白,有了春天的样子。立春约一个月后,物候意义上的春天才真正到来。

④但是,春的脚步也并非一切顺利,不时会有恼人的插曲。九华山上的桃花刚刚开放,就迎来一场大雪,伤了一片早开的花。杜邑遗址公园,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南山下形成连片粉霞。可惜,一阵风雨后,吹落无数的“雪花”,让刚刚还丰姿绰约的枝头一下子萧瑟起来。

⑤忙着追春的我也有过几次教训。元宵节后,偶尔有几天阳光灿烂,那些娇嫩的花草,被心急的我搬出屋子,却在一个晚上冻蔫了。还有那盆养了多年的凤尾竹,原想着让春雨清洗一下叶上的灰尘,没想到,春雨下到后半夜竟然变成了雪,把它的枝条压断了。第二天一大早,看着翠竹上晶莹的冰雪,我的心与它们一样清冷又清醒,对春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春不是鸟鸣的某一瞬,也不是叶生的哪一片。它是一个为时不短的季节,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是百科全书式的厚书,也是生命演绎着的大剧。

⑥关于春,我也多是跟着季节、借着诗句来想象和表达,很少具体地观察和思考,觉得它来得轻松自然,好像天生就多姿多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鼓舞了我很多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我引用过好多次。诗和春一样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美好。可是,诗毕竟是心里的春,并非真能体会到一棵草的心声,了解一朵花的节奏。

⑦冬春交接有个过程,聪明的古人早就把春天分成三段。早春犹如襁褓里的孩子,还裹着厚厚的冬衣,把春心深深地藏着。仲春时节草木萌芽,但还没有长开来。只有到了盛春,草木全部转绿,百花竞相开放,鸟儿鸣,水流欢,那个魅力无限的春姑娘才惊艳出场。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过程,以为春天一到,大地就像舞台的灯光一开,四下马上会亮丽起来。

⑧这方面,人有时还不如草木。草木会跟着季节的轮转,随着气候的变化,凭着它们的感觉,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倒春寒会严重摧残刚刚萌芽的草木,但草木不改春心,脚步坚定,慢慢修复,用坚韧维持着生命长河的节律。相反,春天时很多人会凭空生出许多烦恼。悲观者感叹春日苦短,乐观者憧憬秋实。这些人多远离田野,手不沾水,脚不踩泥。只有那些与时光、草木一起成长者才明白,不是春季到了花就开,也不是花开了就会一定有结果。从立春到花开,天地在运作,从春花到秋实,人们在劳作,都需要耐心等待,也得接受可能的意外。

⑨谷雨到了,气温会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会慢慢多起来。草木和庄稼都准备大口喝水、顶着暴晒,一起迎接生命的又一个盛夏。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4.文章写“忙着追春的我也有过几次教训”,请简要概括“几次教训”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赏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缠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从“品味三春”的过程中,悟出了哪些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第⑧段画线句和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选自竺可桢《大自然语言》)

第⑧段画线句和链接材料句运用写作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7分)

填空(4分)

18.一部展现苏俄广阔历史画卷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被称为理想主义与人生的教科书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主人公保尔被疾病击倒后,________(填人名)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

19.《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0.“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而最终都会带来成长”,这句话在下列名著中如何体现?请任选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请以“不一样的感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①.在河之洲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山光悦鸟性    ④.潭影空人心    ⑤.拣尽寒枝不肯栖    ⑥.悄怆幽邃    ⑦.些小吾曹州县吏    ⑧.萧萧班马鸣    ⑨.可怜身上衣正单    ⑩.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洲、翼、潭、栖、怆、邃、萧萧、班马、炭。

2.(1)①.chì    ②.屹    ③.茁           (2)A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炽热,chì rè,非常热:~的感情|~的烈焰。

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茁壮,zhuó zhuàng,形容生长得旺盛、健壮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241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