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2022.06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2题,第3题,第5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7分)
【享冬奥之美】(8分)
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盛会,让冬奥之美更加璀璨夺目、文化之美(1)__________,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闭幕式“折柳”送别各国来宾,中华文化的魅力得到精彩演yì( ),为世界冰雪运动的宏阔画卷增添了别致色彩;竞技之美扣人心弦,从自由式滑雪大跳台1620度动作到花样滑冰阿克塞尔四周跳,竞技体育展现了运动健儿优雅、勇敢、爆发、灵巧,为观众呈现一道赏心悦目、游目骋怀的别致风景;精神之美振奋人心,冬奥赛场上冰雪健儿们意气风发,(2)__________,完美诠释着“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带给人们美一般的精神享受,向世界传递“美美与共”精神之美。
(选自2022年2月21日《人民网》,有删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演yì( )骋怀( )
2.填入横线(1)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目空一切 B.叹为观止 C.瞬息万变 D.漫不经心
3.填入横线(2)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为祖国争光 ②为自己添彩 ③为奥运增辉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4.修改语段中画横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撷诗文之英】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演讲词要有鲜明观点。《我一生中的重要扶择》提出了要扶植年轻人的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题目就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B.好的游记往往具有知识性。《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谈到长江考察热及中外勇士的探险,《一滴水经过丽江》谈到丽江的历史,谈到巴东文字,都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
C.说明文要有合理的说明顺序。《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逻辑顺序;《大雁归来》记录了大雁归来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大致采用了时间顺序。
D.经典作品内涵丰富。《北冥有鱼》这则寓言描绘了大鹏力气有限,因借助外物,所以能达到至高境界的形象;《虽有嘉肴》这则议论文揭示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6.潇潇同学分门别类辑古诗,请帮她完成。(9分)
【学生活之道】
7.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8分)
【材料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
【材料二】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B.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怒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C.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曾国藩)
【材料三】战国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上大夫,廉颇不服,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多次礼让;明代郑和受命出使西洋,把中国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平发展;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六尺巷”谦让的故事传为佳话。自古以来,我国一直崇和、尚和、护和。
(1)根据材料一,探究“和”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潇潇同学拟好了演讲提纲,准备从“‘和’是修身之道,‘和’是兴家之本,‘和’是强国之根”这样的顺序去演讲,潇潇同学想引用材料二中的话增强演讲效果,请帮她将材料二中的话排序并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第三则材料,模仿例句写一句话。(2分)
例句:将相和的故事让我懂得:只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促进国家和平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悟经典之思】名著阅读(12分)
8.(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幸事就是拥有了不起的引路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__________引领保尔成为有钢铁般意志的红军战士;《苏菲的世界》中,苏菲的引路人__________以神秘人写信的形式,引导苏菲思考“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青年人的引路人__________通过十二封信,与青年们谈了十二个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的话题。(3分)
(2)潇潇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被保尔钢铁般的意志所感动,决定写一篇读后感,请你帮她完成读后感提纲。(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中有一句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请从傅雷身为父亲和学者两个方面,结合《傅雷家书》内容,谈谈你对傅雷这位“赤子”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6分)
【甲】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乙】送人之荆门
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注】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9.(1)乙诗颔联和颈联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特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诗的尾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乙】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①,地又荒疠②,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③,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元和十年,例移④为柳州刺史。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⑤钱,过期则没⑥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①窜斥:贬逐。②荒疠(lì):指南蛮瘴疠之地。③其堙(yī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的感情。④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⑤质:抵押。⑥没:没收。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日光下澈( )
(3)二人者奇其才( ) (4)读者咸悲侧( )
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12.翻译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写法上看,【甲】【乙】两文的侧面描写都很出色,请你分别找出一例,简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1日16点02分,“一架搭载了133人,从昆明飞往广州的飞机在广西失事,引发了山火”的新闻,一下子揪住了很多人的心。
【材料一】
飞机上的黑匣子安装在什么部位?
飞机上有两个黑匣子,一个是飞行数据记录器,一个是驾驶舱通话记录器。
飞行数据记录器一般安装在飞机尾部部位,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这一部位往往保存较完整。它能将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况、耗油量、起落架放收时的这些飞机系统工作状况和发动机工作参数等飞行参数都记录下来。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一般安装在机首驾驶舱部位,它记载了舱内所有的对话录音,包括飞行员之间的对话、飞行员跟地面之间的通话、机组关于突发状况操作问题的探讨等等,还可能记录机载系统的提示音。这些资料于我们研判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选自2022年3月24日《中航未来》)
【材料二】
①___________________
黑匣子是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里面保存着很多重要信息。
以此次坠毁的波音737-800型号飞机为例,两个黑匣子,驾驶舱语音记录器,从飞机通电时开始记录,断电后停止记录。可以记录四个通道的声音,分别为机长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声音通道,记录时长大约两到三小时。
另一个数据记录器,从飞机发动机启动时开始记录,发动机停止后停止记录,记录时长25小时左右。记录参数详尽,约有1000个,例如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情况,如驾驶盘杆量、油门等重要参数。
(选自2022年3月26日《中国日报网》)
【材料三】
②___________________
“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这两个黑匣子,是公认的可以为破解空难谜团提供核心证据的关键设备,所以通常一架航班失事后,寻找黑匣子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但是,首先,黑匣子本身并非坚不可摧。在大多数空难中,黑匣子能经受住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破坏。但在少数案例中,也曾出现“语音记录器”因设置错误或电路故障只存下少量通话内容的状况。有的“数据记录器”因在深海浸泡两年之久,导致部分数据无法恢复。
其次,黑匣子是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首先得能找到黑匣子。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寻找黑匣子也常常是在“碰运气”。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有19架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至今未找到,其中就包括MH370的黑匣子。
(选自2022年3月24日《热词团小知》)
【材料四】
飞机失事概率是多少?
抛开你的恐惧,飞行真的非常安全!飞机出厂前会进行各种模拟测试,并且国际规例要求机翼必须能承受最大载重量的1.5倍,有些机翼哪怕是90度弯曲,也不会断裂。内饰均为阻燃材料构成,整个飞机的设计都便于迅速撒离。
(选自2022年4月22日《火车网》)
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死亡率对比
14.比较两个黑匣子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内容完成填空。(3分)
15.潇潇为了让同学们及时了解飞机黑厘子的相关资讯,准备将上面四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推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请你仿照材料一、四的两个小标题,再给材料二、三各拟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材料二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标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
16.材料三中说:“黑厘子是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首先得能找到黑厘子。”请依据前三则材料,说说其中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潇潇计划今年暑假到海南游玩,然而“3·21”空难事故,让她不敢坐飞机了。请你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劝说潇潇打消顾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郏县蓝桥记
张昆
①我从河南归返,路过著名的汝窑——随即想起了宋代,苏坟也在河南郏县。
②夜晚八时,我抵达郏县境内。村寨上空的炊烟袅袅,村民们开始烹饪饭菜了。望着白纱般的烟雾、安静的村庄、古朴的石街,我便在姓姚的人家夜宿。
③进屋时,天空雾蒙蒙的,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屋内的桌上摆放着一盏灯火,在风雨中摇曳,淡淡又微茫的火光,将门窗半掩的里屋弄得影影绰绰,如混沌的世界。透过那户窗口,汝河大抵也有百余米远。大雨瓢泼起来,像是从温婉的姑娘转瞬之间变成了咆哮的狮子。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思考他为何选择郏县。
④王剑冰在《郏县三苏园》一文写道:“踏足苏坟内外,薄雾笼罩着一切,却也是淡淡、几乎留意不到的一层。苏坟四周道路的一侧,栽植柏树、松树和桂树,林风茂茂。”
⑤这块风水宝地既见证过沧桑的文化,也诞生过美丽凄凉的故事。早年,听说郏县有蓝河,上架石桥,名唤“蓝桥”。蓝河又与汝河相连,犹如儿子和母亲的关系。汝河是上游的主流,蓝河则是下游的支流。在前往郏县前,我想,若追潮汝河的历史,也能体会蓝河的魅力。任何独具风韵的美丽,都必有名人遗迹跟文化、历史作敦厚的铺垫。
⑥当年,东坡选择郏县为万年吉地,也基于它自然风光和文化积淀出来的底蕴。文人都爱僻静,柏树和松枝代表“竹柏”一样的人生,而蓝桥象征着所经历的爱情,还有文人的风骨。
⑦夜色凝结,隔壁人家的灯火熄灭。瓦砾的房顶被雨珠打得铛挡作响,像某种暗示和借喻,泛指苍凉凄婉的一生。然而还看不见蓝桥,它被无尽的雨和茫茫的山崖所遮蔽。
⑧次日,我顺着汝河乘船至峰子口,再转至当伶处;传说这是清代名伶,因与达官贵人相恋,后被追逐并跳河之处。我看着汝河的水,涛涛东逝……
⑨蓝桥架在汝河与蓝河的交界,山壁陡峭,河岸优美。蓝河蜿蜒地绕着村庄,像护城河般庇佑。妇女和儿童裸足、嬉戏,一会儿踩着水花,划起双浆;不一会儿又撩起裙裾,翩翩起舞。我看见,蓝河水波倒映着粼粼光芒,五光十色地折射在舞女的袖口、裙子的底端。她的笑容,犹如两千年前浣纱的西施,素颜又不失高贵。郏县之美源于人文底蕴,蓝桥化作了陪衬,默默地驻守。
⑩蓝桥虽小,但游客踏访的足迹无数。我在观赏完舞蹈、欣赏蓝河后,由村寨的“末子坊”出来,行至蓝桥,由青石砖和汉白玉一样的碎石铺砌,像玉带架设在山间云廊的石桥,将人的情思牢牢锁住、升华。我想起电影《魂断蓝桥》中女子与男子相恋,但因战争的爆发,赶赴沙场的男人死掉,女的从此沉沦风月……凄美绝凉的故事。
⑪蓝桥的底下,就是蓝河。河水并非蓝色,我曾问过附近的村民“为何称作蓝河”。他们说,蓝代表着凄婉和忧郁,千年来的汝河及蓝河两岸,造窑的民工和烧瓷的匠人,生活艰苦,死了不少人,他们的爱情也是凄美而令人无奈的。我还站在蓝桥上,闻歌谣:“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漱如调饥。……”描写一位妇女在河岸边砍柴,思念远征未归的丈夫。这窃窃私语化作缕缕情思,密布字里行间,纯真感人。县蓝桥一带的民风淳朴,可见一斑。
⑫关于蓝桥,还有记载,东坡当年走过这里,乘舟远赴蓝桥。此后,纪的也曾三度到访郑县,研究郏县附近的裴李岗遗址和龙山遗址……这些都作为郏县蓝桥最深处的文化底蕴,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积淀。郏县的历史也可追溯至周代,周武王伐纣之后,建立的周代崇尚礼教,郏县和蓝桥,便是其中代表性的一例,年代久远、美名早成。
⑬我伫立于蓝桥上,看着那风韵犹存的石雕,印刻着斑驳印记的蓝桥石砖,徒生了一种无比的沉郁,仿佛当中也搀杂着喜悦、美好和黯然。历史的风烟,如构建郏县和蓝桥的先祖,他们的血脉,在中原大地正流淌着,依旧焕发着活力和朝气。而我此刻,正站在由文化、历史和传奇爱情的丰碑上,回望前人的心思、品味着历久铭心的历史。
(选自2022年6月7日《江山文学网》,有删改)
18.本文是篇游记散文,通读全文,把握作者的游踪。(2分)
抵达郏县,夜宿家→①_________→②_________→伫立于蓝桥上
19.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游记散文中往往会插入一些神话、传说等,说说第①段插入歌谣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游记散文,要感受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思。说说本文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高邮有优美的风景,如孟城驿、文游台、清水潭旅游度假区、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大美中国,祖国各地处处有美丽的风景。对于这些美景,你有怎样的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根据下表提示,任选其中一个任务,完成写作。
要求:
(1)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请认真书写。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7分)
1.(2分)绎chěng
2.(2分)B
3.(2分)C
4.(2分)在句子末尾加“的风采”。
5.(2分)D
6.(9分)(1)海内存知己; (2)潭影空人心; (3)零落成泥碾作尘;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