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其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形象描绘和对旧制度的深刻批判,而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列夫·托尔斯泰
2.他是19世纪俄国享誉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充分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万象和人生百态,堪称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下列与此描述相符的作品是( )
A.《人间喜剧》 B.《复活》 C.《高老头》 D.《唐吉坷德》
3.2019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里程碑”。影片中地球差点被木星引力捕获。与这一情节有关的科学理论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阅读如表,结合所学,请判断导致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不断增加 D.电灯的广泛使用
5.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6.英国曾有句俗语“男人耕地,女人守灶”。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约57.75%,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 )
A.表明英国完全实现男女平等 B.与工业革命的进行有重要关系
C.是《权利法案》的政治目标 D.有利于加速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7.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德国天才作曲家是( )
A.巴尔扎克 B.贝多芬 C.牛顿 D.达尔文
8.某同学分类梳理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迪亚士 B.华盛顿 C.巴尔扎克 D.列宁
9.19世纪的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简·爱》《小妇人》《南方与北方》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影响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10.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11.下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1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创新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科技革命与经济危机相互相成
C.科技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D.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形态更替
13.蒸汽动力首先实现了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人类开始摆脱对人力等直接动力的依赖,而电的利用则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工业提供了动力,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则材料从整体上反映了( )
A.蒸汽动力的作用 B.电力的作用 C.科学技术的力量 D.传统的力量
1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等来描述(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5.法国1913年颁布的《历史文物法》要求国家对从历史或艺术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进行列级保护,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经产权人的同意进行征收。这表明法国( )
A.阻碍城市化进程 B.推崇公共利益至上
C.注重城市的个性 D.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16.如图为某历史著作的部分章节,该章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革命风暴的来临 C.思想解放的潮流 D.世界大战的危机
1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18.如图①处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19.巴尔扎克(1799–1850)在说明写作小说的意图时说“拿破仑用剑没办到的,我用笔来完成”。这体现巴尔扎克的作品是( )
A.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B.对封建制度的维护
C.对一战的深刻反思 D.对追求金钱的赞扬
20.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它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英雄交响曲》,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十月革命 D.启蒙运动
21.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瓦特是仪表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C.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D.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22.“几十个大企业彼此之间容易成立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团难,产生了垄断趋势。”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B.法西斯势力影响企业生产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苏联模式带来的变化
23.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加快城市化进程 ②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③带来环境的变化 ④使妇女社会角色改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19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用“适者生存”来解释社会历史;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发表了《进化与伦理》。这说明进化论( )
A.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B.成为欧洲自然科学的绝对权威
C.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说的基础
25.下图为1870-1913年西方主要大国工业产值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成因主要是(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推动了近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百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 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另外,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领域。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远远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英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社会条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美国交通运输业的新发明。
(3)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7.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劳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乡村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
(1)根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请说出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成就的发明者。
(4)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2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著作是谁的作品?为什么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图二是一部小说集,它的作者是谁?这部小说集里有哪些经典之作?
(3)图三著作是谁的作品?他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4)《物种起源》的出版有何重大意义?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年1月 10日以来,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2013年3月29日北京下军令状,限三年治理大气污染。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摘要
(1)根据材料一判断人类环境恶化大致应开始于什么时期?”材料一中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倡议?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D
【详解】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 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 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D项正确;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排除A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排除B项;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家,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俄国享誉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万象和人生百态”可知“他”是列夫・托尔斯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B项符合题意,故选B;《人间喜剧》《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排除AC;《唐吉坷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排除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