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8日
资源编号 40841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2022-12-28 八年级上册 0 2,24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前必刷卷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两部分。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部分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0分 共20道题目 每题3分)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2.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4.“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太平天国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优秀人物的伟大牺牲精神。”这里的“城”当时被太平军称为(   )

A.南京             B.北京             C.天京          D.东京

5. 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了(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7. “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   )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8.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

9. 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0. 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第二年,清政府被迫签(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 某班同学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准备编写一部关于孙中山的历史课本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成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领导辛亥革命                                 D.领导秋收起义

12.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3.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二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15.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16.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N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18.2020年是中国2共产党诞生99周年。下列所述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相符的是(   )

A.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9.毛泽东曾说,由于他们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秋收起义的失败                                    D.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多次会议。下列表述属于八七会议的是(   )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指出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2分)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2分)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分)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2分)

(3)结合材料及课本所学知识说一说五四运动的结果?(4分)

(4)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2分),并分析其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6分)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0分 共20道题目 每题3分)

1、C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吏治腐败,官吏大多吸食鸦片,包庇烟贩,C项正确。

2、B

【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先是大肆劫掠后又放火焚烧了圆明园。故选B项。

3、D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所以“严禁鸦片”不是条约主要内容。故选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084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