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5日
资源编号 39157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12-09 七年级上册 0 3,16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考古发现               D.学者推断

2.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是(     )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是谓小康。”材料中“今大道既隐”开始于(     )

A.西周                      B.商朝                      C.东周                      D.夏朝

4.王友平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说:“早期人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至少已经生存了上百万年。他们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书写了中国史前史上最古老的篇章。”以下属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状况的考古发现的是(     )

5.下图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6.2017年7月27日晚,“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之“甲骨文记忆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下列叙述中,有关甲骨文史实准确的是(     )

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④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改革不仅是一种治国方案的选择,更是利益的重新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下列能够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9.制作年代标尺,可以更有效的学习历史,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③处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10.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法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下图所示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建立的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前秦

13.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这体现出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A.勤俭治国               B.休养生息               C.以德化民               D.以武立国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王朝                                       D.统治期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

1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记载的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

A.毕异                      B.张仲景                   C.李时珍                  D.蔡伦

16.“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说明(     )

A.皇权至上               B.地方势力强大        C.边患危急               D.中央权力大

17.新疆古称西域,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汉朝时中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这个史实充分说明(     )

A.汉朝政府对西域实施有效管辖

B.西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C.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D.各民族为西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8.下图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为解决此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19.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赞誉他为“书圣”,“他”是(     )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曹操

20.“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而乐(626)”这首有趣的打油诗曾经帮助很多人来记忆圆周率。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谁吗? (     )

A.董仲舒                  B.祖冲之                   C.祖逖                      D.郦道元

21.如下思维导图中的内应填写(     )

A.漠北                      B.官渡                      C.赤壁                      D.避水

22.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概念.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填的是(     )

A.春秋、三国           B.东周、战国            C.春秋、战国           D.东周、三国

23.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如图)描述了一位宫女执灯坐姿的形象。这种坐姿到隋唐时期发生变化,李白有“床前明月光”句子。人们坐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汉巩固了大一统                                   B.汉代,佛教传入中原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魏晋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

24.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决定改革,具体措施有(     )

①迁都洛阳     ②改穿汉服     ③改用汉姓

④鼓励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用汉制,学汉礼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5.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三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历史学家夏曾佑

材料四  “天子始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指出“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指什么制度?“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材料二中,西周时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中国之政”主要指什么制度?此制度掌管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什么?秦皇的什么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材料四说明了西汉时期由于地方监察不利导致地方官吏豪强为非作歹。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哪位皇帝通过建立哪一制度,有效地对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进行了监督?

27.材料解析: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采用先进技术)

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5)结合以上材料以及你平时的所见所闻,谈谈对家乡开发的建议及在开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8.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和区域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权分立)

材料一如下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

(1)写出材料二中A处和B处的政权名称。哪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民族融合)

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孝文帝的改革中“汉化”的具体措施。(列举三点)

(区域发展)

材料三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处于史前时期,当时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考古发掘来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在我国早期人类的遗址中,科学家们所获的大量化石、石器和遗迹,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价值极高的研究资料,因而有助于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古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发掘中出现的化石遗存,C项正确;神话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但口说无凭,不能成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排除A项;史书记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但只能作为对考古发掘的情况提供旁证,而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排除B项;学者推断带有主观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①②符合题意;选项A正确;③尧、④舜都是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915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