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六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xiū sè chóu yuàn rì kòu xuán yá zhǎn dīng jié tiě
( ) ( ) ( ) ( ) ( )
qí zhì shēn yín dǐ yù jǔ sàng bié chū xīn cái
( ) ( ) ( ) ( ) ( )
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壤(rǎng) 笨拙(zhuó) 单薄(bó) 一哄而散(hōng)
B.衣襟(jīn) 宾客(bīng) 沧海(cāng) 叱咤风云(chà)
C.鸣啭(zhuàn) 山涧(jiān) 瞻仰(zhān) 风靡全球(mí)
D.蒙古(měng) 妩媚(wǔ) 政府(zhèng) 惟妙惟肖(xiào)
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雕刻 干躁 念念有词 B.橡皮 斑点 忘乎所已
C.疙瘩 沙哑 粉身碎骨 D.点缀 宣告 暴露无疑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金沙水拍云崖暖 (高耸入云的山崖)
C.明月别枝惊鹊 (另外的树枝)
D.把酒话桑麻 (泛指庄稼)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他感到,只有在这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高一筹。
C.抱着心爱飞机模型,表弟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D.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6.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7.“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这能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吗?
B.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
C.这无疑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
D.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吗?
8.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着如画的风景,使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夫和桑娜自己受些苦。 他们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收养。(用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有美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雨后景色;《过故人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春日》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3)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无数最美逆行者位卑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医护人员不幸被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这让我对诸葛亮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新的思考。
10.名著阅读
(1)19.《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0.《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 )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A.六岁到十二岁 B.三岁到六岁 C.三岁到十岁 D.五岁到十岁
21.在阿廖沙遭到外祖父毒打时,他伸出胳膊去遮挡,在阿廖沙养伤期间,他亲切地去探望。他生性乐观、朴实,是外祖父家的工人,名字叫( )。
A.格里戈里 B.米哈伊尔 C.雅科夫 D.小茨冈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诗词并完成下面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1.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13.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飓风中的两个瞬间
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几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密西西比州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
飓风虽可怕,但人们的爱并没有退缩,爱心与奉献在这场灾难中演绎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飓风袭来时,有6个人刚刚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的一个法院里走出来,他们刚才还是法庭上的原告和被告。为避灾难,他们情急之下不约而同地就近躲在一个立交桥的桥墩旁。当时的风力达12级,连小汽车也被刮到了半空,仅靠着光秃没有把手的桥墩的6个人,随时都有被刮跑的危险。怎么办?危机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喊道:“快把手拉在一起!”喊声让人们恍然大悟,他们抛却了所有恩怨,围抱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那么重要。结果,飓风也对这同心连手的6个人无可奈何,6个人逃过了一劫。
飓风也使洪水泛滥成灾,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地区都被洪水淹没,有8个市民在洪水泛滥时坐在一条小船上逃生。但小船还没有走多远,就因为太重,在水里打转,并慢慢下沉,眼看着一船人就要葬身水中。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下去,大家就得救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要跳下去,要把生还的希望让给别人。但中年人向他们大声说:“谁也别争,跳下去的必须是我,因为我是所有人中最重的。”说完,他就跳下去了。小船停止了打转并开始上浮,船上的其他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飓风。不可否认,灾难常常令人类狼狈不堪,灾难常会带来惨不忍睹的毁灭,但每场灾难都是对人类的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
14.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到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1)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2)形容非常窘迫、十分难堪的样子。( )
15.读短文,判断对错。
(1)飓风“卡特里娜”使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几个州和密西西比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
(2)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坚持要跳下船去,是因为他觉得这样能让更少的人牺牲。( )
(3)飓风让刚刚走出法庭6个人感受到了别人的手对自己的重要性。( )
(4)灾难会使人类狼狈,它也会使人类更团结、更坚强。( )
16.文章最后说:“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读完文章,你看到的“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并完成下面题目
铁路旅客乘车须知
一、请按票面标明的日期、车次凭票乘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站。直达票中途下车,未乘区间失效。通票中途换乘需中转签证。
二、免费携带品: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动车组列车130厘米),超过规定需办理托运。禁止携带危险品及违章物品进站、乘车。
三、车站要在开车前停止检票,进站安检、验证排队人数较多,请提前至指定场所候车。
四、实名制车票需凭乘车人有效身份证原件,票、证、人一致方可进站、乘车。
五、未尽事项请参阅《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如有疑问,请拨打12306客服电话垂询。
18.判断以下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明的父母带他乘高铁去旅游,行李箱共48千克,肯定不需要办托运。( )
②老王从北京去上海,中途济南下了车,不再乘坐,车票即失效。 ( )
③乘坐高铁时,不许携带烟花、油漆、打火机等危险品及违章物品。 ( )
④旅客李刚忘记带身份证,他凭车票及身份证复印件是可以乘车的。 ( )
⑤列车马上就要开了,旅客小张为了能及时上车,可以拒绝安检。 ( )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茫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
20.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与表达。
22.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回忆你童年时一件有趣的事情,将这件事写具体,做到语言流畅,情感真实,字数不少于400字。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①. 羞涩 ②. 愁怨 ③. 日寇 ④. 悬崖 ⑤. 斩钉截铁 ⑥. 旗帜 ⑦. 呻吟 ⑧. 抵御 ⑨. 沮丧 ⑩. 别出心裁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涩、愁、寇、截、御、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项,“拙”读音为“zhuō”;“一哄而散”“哄”读音为“hòng”;
B项,“宾”读音为“bīn”;“咤”读音为“zhà”;
C项,“涧”的读音为“jiàn”;“风靡全球”的“靡”读音为“mǐ”。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