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5日
资源编号 33264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09-08 七年级上册 1 2,54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下列制度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汤                         B.禹                          C.周武王                  D.周平王

3.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B.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4.西周时期涌现出众多的诸侯国,其产生的方式是通过(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               D.青铜簋

6.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文物可以主要用于研究(      )

A.古代农业古代畜牧业                                B.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

C.古代商业古代手工业                                D.古代渔业古代畜牧业

7.文字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下列由永州市江永县某地的妇女创造和使用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是(       )

A.                             B.                             C.                             D.

8.图1、图2反映的主题是(      )

A.高超的冶铁水平    B.灿烂的青铜文明     C.成熟的文字艺术     D.严格的礼乐制度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10.生产工具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1.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政由方伯(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说明此时:(      )

A.诸侯争霸               B.中央集权               C.社会安定               D.国家灭亡

1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的哪些发明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

A.石制农具和牛耕    B.青铜农具和牛耕     C.木制农具和牛耕    D.铁制农具和牛耕

13.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地位,打出的旗号是(      )

A.尊王攘夷               B.唯我独尊               C.顺应天命               D.合纵连横

1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5.《孟子·离娄》描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成役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官渡之战

16.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该诗描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7.《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说明商鞅变法使秦国(      )

A.确立了皇帝制度                                       B.提升了周王威望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完成了全国统一

18.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经济迅速发展        B.奴隶制度确立        C.王朝更替频繁        D.诸侯兼并争霸

19.下图为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20.“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极富戏剧性故事,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这一成语故事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1.战国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其中提出法治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22.下列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主张“兼爱”“非攻”

C.对古代教有贡献很大                                D.主张“有教无类”

23.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世界教育领域的宝贵财富。下列名言属于孔子的是(      )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   ③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

A.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B.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

C.阻碍了私学教育的发展                             D.实现了社会思想的统一

25.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先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      )

A.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材料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12分)

(1)材料中的“周制”指的是哪一种制度?统治者实行该制度的目的?(8分)

(2)材料中“周制”的作用?(4分)

27.在2022年3月31日揭晓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位列其中。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图一: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葬内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随葬品1928件。墓葬中青铜礼器组合,体现了中原文明繁盛的青铜文化。

图二: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这段完全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通过考古发现揭示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区域文明。遗址中出土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等,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表现出浓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1)从以上图文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6分)

(2)根据上述图文介绍,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什么特征?(4分)

(3)结合上述图文介绍,说明考古发现对于历史研究有何意义?(2分)

28.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1)材料一示意图中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一示意图中夏、商、西周各自的建立者和灭亡者分别是谁?其中“家天下”局面的创立是从谁开始的?从这些朝代的更替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西周实行“封建”制度的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周王室和诸侯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四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录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及与周边族群的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5)从社会性质角度来看材料四中的“社会转型”指什么?(2分)

29.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

(1)材料一、二、三各自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3分)

(2)材料一、二代表的思想学派中,各自创始人是谁?两大学派创始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各是什么?他们分别给后世留下的经典代表和言论著作有哪些?(3分)

材料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商君”是谁?他代表哪个学派?(2分)

材料五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2分)

材料六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闻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节选

(5)根据材料六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意义在于什么?(4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强调的是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是宗法制的表现。分封制是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B项正确;禅让制注重选贤与能,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确立的中央官职,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B项正确;汤,即商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排除A项;武王是西周的第一位王,排除C项;周平王东周第一任君主,排除D项。故选B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1)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3)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326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