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现代文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
知识梳理
1 邓稼先
【文学文体常识】
1、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重要词语】
【谣言】yáoyán【背诵】bèisòng【昼夜】zhòuyè【昆仑】kūn lún
【选聘pìn】挑选聘用。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铤tǐng】疾走。(铤而走险)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
【知人之明】能认识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穷尽。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当dāng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选取的几个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了祖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突出表现了邓稼先为祖国的强大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重点突破】
1、《邓稼先》一文中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两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介绍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 不宜铺开来写。
2 说和做
【文学常识】
1、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代表作有诗集《烙印》。
2、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湖北省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重要词语】
【梳头】shū tóu 【校补】jiào 【深宵】xiāo 【抱歉】bàoqiàn 【秩序】zhìxù
【伴侣】bànlǚ 【小楷】xiǎo kǎi 【硕果】shuò guǒ 【卓越】zhuóyuè
【澎湃】péngpài 【大无畏】dàwúwèi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
同步训练
【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正向古代典jí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 (A、持之以恒 B、锲而不舍 C、水滴石穿)。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壳炯炯目光典jí目不kuī园
(2)根据语境,文段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填序号) 。
(3)“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义项有:①抬头;脸朝上(与“俯”相对)。②敬慕;佩服。③旧时公文用语,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上级对下级表示命令。④依仗;借助。根据语境,文段中的“仰之弥高”中“仰”的意思是(填序号) 。
(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2、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D、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B.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D.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
C、奥本海默是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5、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的,更真实的鲁迅。
B、《古典新义》由闻一多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汇集而成,是秦汉文学研究的代表著作。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D、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陛下”,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凜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1)qiào; jiǒng; 籍; 窥。 (2)B (3)①
(4)示例:望之弥远,越远,奔得越疯狂;学之弥苦,越苦,学得越登峰造极。
…………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文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