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节》知识点讲义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1日
资源编号 20114

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节》知识点讲义

2021-10-14 六年级上册 0 1,76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节》知识点讲义

重点易错字读音

缀满(zhuì)  幽雅(yōu yǎ)  伏案(fú)  笨拙(zhuō)  参差(cēn cī)  单薄(bó)  芭蕉(bā)  妩媚(wǔ mèi)  模糊( hú)  花蕾(lěi )  花苞( bāo)  衣襟(jīn)  恍然(huǎng)  愁怨(yuàn)

会写的字

:“纟”两个撇折平行;右上部的横撇收缩。  组词:前缀  点缀

:“山”要宽些,中竖宜长;“幺”要紧凑。  组词:幽静  幽雅

:“牙”窄长,右部四横间距均匀。  组词:典雅  雅致

:起笔点在竖中线上。  组词:案件  悬案

:左窄右宽。“出”字中竖出头、居中。  组词:笨拙  粗拙

:“艹”要有覆盖之势;“氵”偏左,“專”要紧凑。  组词:单薄  刻薄

:“女”要写得细长一些,中横左出右缩。  组词:妩媚  妩媚动人

:“眉”撇长而舒展,“目”横间距均匀。  组词:妩媚  明媚

:“米”捺变点;“月”撇雨左部避让。  组词:糊涂  模糊

:“勹”要宽,竖弯钩舒展。  组词:花苞  苞蕾

:“林”笔画穿插迎让,“示”两点呼应。  组词:衣襟  对襟

:左部窄长,竖为垂露竖;右部竖画宜正。  组词:恍然  恍惚

:“⺋”的横短,“し”圆润,“夕”弧度协调。  组词:怨恨  愁怨

 多音字

báo(薄厚)

bó(薄弱)

hú(模糊)

hù(糊面)

 本节课重点字词

宅院  优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词语释义

朦胧:不清楚;模糊。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参差:不整齐,不一致。

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愁怨:忧愁怨恨。

 近义词

茂盛—茂密      格外—分外      仔细—认真      幽雅—幽雅

分辨—辨别      梦想—理想      确实—的确      参差—杂乱

浑浊—污浊      单薄—瘦弱      愁怨—忧愁      笨拙—愚笨

 反义词

茂盛—稀疏      仔细—马虎      笨拙—灵巧      幽雅—粗俗

浑浊—清澈      顺心—烦心      参差—整齐      平淡—精彩

迷蒙— 清晰      单薄—结实      平淡无味—有滋有味

 词语搭配

(格外)茂盛      (窗外)的莹白      (解不开)的愁怨

(参差)的绿      (幽雅)的甜香      (衣襟上)的盘花扣

 词语拓展

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  纷纷扬扬  匆匆忙忙  郁郁葱葱  勤勤恳恳  冷冷清清  飘飘洒洒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

 课文内容精析

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能做的是采取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

 课文结构图解

 写法探究

由事物引发联想,借物抒情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引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在《丁香结》中,作者由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到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继而引发了关于人生的思考,这不仅展现了一种心理活动方式,也体现了本文精巧的构思。那么,如何把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呢?

1、从“相关”的方面去联想。

2、抓住相似点展开联想。

3、朝着相反的方向去联想。

 品味语句

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赏析】这段话主要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它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2、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赏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难点解析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答: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她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3、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答:“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积雪”指簇簇白花堆叠的丁香花。从下文中的“雪色”“香气”等词语可以看出来,雪是没有味道的,“我”却闻到了香气,说明这并不是真的雪,而是盛开的簇簇白色的丁香花像极了团团白雪。

5、“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了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答:具有妩媚(姿态美好、可爱、吸引人)的特点。雨中的丁香呈现出与平时不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让人仿佛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久久回味,妙不可言。在作者眼里,丁香和微雨连在起,能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美,所以这样说。

6、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答:“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7、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台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面对丁香,一反古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味地哀愁,更没有产生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作者认为,人生中的问题永远存在,是解不完的;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当身处困境,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既然人生中的问题解决不完,何不乐观豁达一些呢?再者,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也许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乐。

 考试热点

本文常以理解句子的形式出题。

…………

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节》知识点讲义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上册 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节》知识点讲义 https://www.0516ds.com/2011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